习声回响 | 华溪村的小康生活 日子越过越红火
去年中益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新引进6家经营主体,121名青年主动返乡创业,感恩奋进、努力奔跑已经成为了群众自觉。

习声回响 | 华溪村的小康生活 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2-27

编者按:

春满重庆,生机盎然。

华溪村的花,早早开好了,蜜蜂忙着采蜜,村民们的日子像“蜜”一样甜;

下庄村的路,汽车来来往往,一摞摞土特产运出去,一批批游客进山来;

果园港的码头,塔吊林立,一艘艘货船在汽笛声中,载着希望扬帆远航……

“这里大有希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重庆留下的殷殷嘱托,还言犹在耳,巴渝大地上,正呈现出新的蓬勃气象。

画好“同心圆”、唱好“双城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加快落地,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正在崛起。

3400万重庆人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

2月25日,2022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重庆启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走过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过的重大先进典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发展战略等主题,奔赴基层深入采访。

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习声回响》系列报道,记录踔厉奋发向前的重庆人,如何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巴渝大地上!

微信截图_20220226165614
中益乡华溪村一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镜头回放】

2019年4月15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就转乘火车、汽车前往石柱县,山路蜿蜒,坡急沟深,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大山深处的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

【循着足迹看变化】

“两年前,总书记就是站在这里,拉着我的手,问我们‘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决情况的。”89岁的马培清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结束,老党员马培清多了一个新身份,作为“初心”小院志愿讲解员,为游客讲述华溪村脱贫攻坚历史。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益乡处处都有新变化。

中益乡党委书记刘登峰介绍,去年中益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新引进6家经营主体,121名青年主动返乡创业,感恩奋进、努力奔跑已经成为了群众自觉。

在华溪村,农家乐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在华溪村,农家乐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小康,在富足的生活里

每个周末,都是花仁淑最忙的时候。她开了一家食宿一体农家乐,一到周末常是一房难求,不少熟客提前两周才能订到房间。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前来中益乡寻找乡愁的游客越来越多。

花仁淑家有6张床位,通过重庆餐饮商会的对口帮扶,他们一家人系统掌握了农家乐开办技能,城里的大厨还手把手教会了他们“拿手菜”。仅去年一年,花仁淑年收入就达到10万元。“在家门口就能当老板,有钱赚,真好。”

在华溪村,农家乐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仅去年一年,就新增41户,为华溪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介绍,去年华溪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村民们的收入进一步得到提高。

栽种黄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村民正在栽种黄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小康,在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里

在华溪村黄精育种大棚,10亩黄精种苗已经成熟。村民们正忙着挖苗去土、选苗分类装袋。

近年来,华溪村将产业发展的目光瞄准产量高、价格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的中药材黄精。

王祥生算了一笔账:黄精种植3年后可上市,一亩地能产3000公斤左右,按16元/公斤的行情价格计算,一亩地就能收入四五万元。即使除去成本,还能有约两万元的收入。现在,全村已发展黄精700亩。

农业兴、百姓旺,乡村才会有活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

在华溪村,黄精面条、黄精桃片生产线建设如火如荼。未来,这两条黄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村集体经济将最少增收30万元。

“去年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王祥生说,村集体经济收入越来越高,村民分红也越来越多,将来的日子也肯定会越过越好。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赵紫东/文 罗杰/图/视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习声回响 | 华溪村的小康生活 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2-02-27 06:00:00 来源:

编者按:

春满重庆,生机盎然。

华溪村的花,早早开好了,蜜蜂忙着采蜜,村民们的日子像“蜜”一样甜;

下庄村的路,汽车来来往往,一摞摞土特产运出去,一批批游客进山来;

果园港的码头,塔吊林立,一艘艘货船在汽笛声中,载着希望扬帆远航……

“这里大有希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重庆留下的殷殷嘱托,还言犹在耳,巴渝大地上,正呈现出新的蓬勃气象。

画好“同心圆”、唱好“双城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加快落地,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正在崛起。

3400万重庆人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

2月25日,2022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重庆启动“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走过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过的重大先进典型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发展战略等主题,奔赴基层深入采访。

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习声回响》系列报道,记录踔厉奋发向前的重庆人,如何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巴渝大地上!

微信截图_20220226165614
中益乡华溪村一景。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镜头回放】

2019年4月15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就转乘火车、汽车前往石柱县,山路蜿蜒,坡急沟深,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大山深处的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

【循着足迹看变化】

“两年前,总书记就是站在这里,拉着我的手,问我们‘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解决情况的。”89岁的马培清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结束,老党员马培清多了一个新身份,作为“初心”小院志愿讲解员,为游客讲述华溪村脱贫攻坚历史。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益乡处处都有新变化。

中益乡党委书记刘登峰介绍,去年中益乡接待游客15万人次,新引进6家经营主体,121名青年主动返乡创业,感恩奋进、努力奔跑已经成为了群众自觉。

在华溪村,农家乐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在华溪村,农家乐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小康,在富足的生活里

每个周末,都是花仁淑最忙的时候。她开了一家食宿一体农家乐,一到周末常是一房难求,不少熟客提前两周才能订到房间。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前来中益乡寻找乡愁的游客越来越多。

花仁淑家有6张床位,通过重庆餐饮商会的对口帮扶,他们一家人系统掌握了农家乐开办技能,城里的大厨还手把手教会了他们“拿手菜”。仅去年一年,花仁淑年收入就达到10万元。“在家门口就能当老板,有钱赚,真好。”

在华溪村,农家乐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仅去年一年,就新增41户,为华溪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介绍,去年华溪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7万元,村民们的收入进一步得到提高。

栽种黄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村民正在栽种黄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小康,在高质高效的农业产业里

在华溪村黄精育种大棚,10亩黄精种苗已经成熟。村民们正忙着挖苗去土、选苗分类装袋。

近年来,华溪村将产业发展的目光瞄准产量高、价格稳定、抗风险能力强的中药材黄精。

王祥生算了一笔账:黄精种植3年后可上市,一亩地能产3000公斤左右,按16元/公斤的行情价格计算,一亩地就能收入四五万元。即使除去成本,还能有约两万元的收入。现在,全村已发展黄精700亩。

农业兴、百姓旺,乡村才会有活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

在华溪村,黄精面条、黄精桃片生产线建设如火如荼。未来,这两条黄精深加工生产线投产,村集体经济将最少增收30万元。

“去年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王祥生说,村集体经济收入越来越高,村民分红也越来越多,将来的日子也肯定会越过越好。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赵紫东/文 罗杰/图/视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