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个全国爱耳日 一起聆听爱的声音
耳朵,是你听到这个世界美妙声音的唯一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耳机倾听这个世界。然而,长期使用耳机也许会让你的耳朵受到伤害。

第23个全国爱耳日 一起聆听爱的声音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2-03-04

耳朵,是你听到这个世界美妙声音的唯一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耳机倾听这个世界。然而,长期使用耳机也许会让你的耳朵受到伤害。

昨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10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爱耳日”的设立旨在加强耳聋预防、科普耳聋危害、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懂得“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耳朵和耳机的那些知识,来一起“聆听”专家们“爱耳”的声音吧!

耳朵很 “受伤”

32岁的李然(化名)是一位耳机的重度使用者。李先生从大学开始,就是一位网游爱好者。工作以后,打游戏更是成了李先生放松的有效途径。每天晚上,他都要玩上三四个小时的游戏。在这期间,耳机是李先生能够在游戏中身临其境的重要工具,“上大学到现在,我换过许多副耳机,都是包耳式的,我会选音质好的。”李先生回忆,他的耳机从最开始100多元一副,升级到现在4000多元一副,选择的重点一直都是隔音、音质要好。而且每天晚上打游戏,李先生都会把耳机音量调到完全听不到外界声音为止。

李先生从事软件运维行业,和甲方、同事需要随时沟通,他的耳朵里,大部分时间都塞着一只入耳式的蓝牙耳机,“一天起码要打好几个小时的电话,蓝牙耳机更方便。”

这样的生活,在今年2月出现了改变。因为李先生左耳突然有了明显疼痛,医院检查以后,诊断李先生患上了外耳道炎。究其原因,和他长时间使用耳机有很大关系,“现在就是每天擦药,而且医生建议暂时不要戴耳机。”

耳机“健康”吗?

昨日,记者搜索多个购物网站发现,不同的耳机商品多达上万种。主要分类为包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蓝牙耳机、骨传导耳机等等,价位在几元到上万元不等。其中,骨传导耳机因为新式的传音方式,在多个网站都是网友推荐的热门选择,“不用塞在耳朵里,不伤耳朵”“最新潮流,最特别的耳机”是不少网友选择骨传导耳机的原因。

在各种耳机推荐帖中,人们关于耳机选择原因最多的是“音效好”,其次是“性价比高”“佩戴方便”,但几乎看不到“对耳朵更好”之类的原因。

记者采访了10位在生活中日常佩戴耳机的受访者,其中只有1位提到,自己一般使用骨传导耳机和包耳式耳机,“因为它们没有东西塞进耳朵,感觉更健康。”

耳机使用常识

什么样的耳机对耳朵伤害更小?怎样的佩戴方式才是正确的?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何亚,了解了关于耳朵及耳机的很多常识。

听力如何自测?

在家可以利用单只耳机进行听力自测。用同一只耳机播放声音,放在左右耳来回分辨。如果双耳听到的声音大小、清晰度差异大,你的听力就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到耳鼻喉专科进行进一步诊治。

耳机如何选择?

入耳式耳机 会让耳道内封闭,耳道环境易潮湿,更易引起耳道炎。距离鼓膜非常近,对于听觉细胞的刺激大,长久使用可能造成鼓膜损伤,对内道也更容易造成损伤。

耳罩式耳机 相比入耳式耳机声音离鼓膜更远,对耳蜗刺激更小。但同样封闭耳道,长期使用也可能造成耳道的潮湿环境,引起外耳道炎。

骨传导耳机 不通过鼓膜和外耳道传输声音,经过颞骨传声,对外耳道和鼓膜没有影响。但对内耳仍有影响,不正确使用仍旧会影响听力。但比起其他类型耳机,伤害相对较小。

耳机怎样佩戴?

1.每持续使用耳机半小时左右要让耳朵休息,建议成年人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青少年不超过2小时。

2.使用耳机时,音量控制在80分贝以下。

3.睡前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很可能因为睡着了耳机仍在播放,伤害耳朵。睡眠中,侧卧会让耳机压迫耳朵,也可能造成耳道发炎。

4.尽量选择比较轻的一些生物材料耳机,它们大多有低致敏性,和耳朵的贴合度更高,佩戴更舒适。

“爱耳”七招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听力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听力损失不分年龄,要重视科学预防。高志强建议,科学预防听力损失,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伤的药物,防止药物性耳聋。例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病变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预防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2 避免接触噪声。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导致噪声性耳聋,强烈的噪声对听力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例如,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可以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3不要随便掏耳朵。不适当地挖耳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损伤和感染,引发一系列炎症。坚硬的挖耳勺还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4 科学饮食。建议多吃锌、铁、钙含量丰富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5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情绪。人在情绪激动或感到着急之后,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可导致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从而发生突发性耳聋。

6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在老化,听力器官也一样。60岁左右时,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改善微循环,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

7 勤做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干预,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听力损失。据新华社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第23个全国爱耳日 一起聆听爱的声音

2022-03-04 05:53:15 来源:

耳朵,是你听到这个世界美妙声音的唯一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助耳机倾听这个世界。然而,长期使用耳机也许会让你的耳朵受到伤害。

昨日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10个“世界听力日”。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爱耳日”的设立旨在加强耳聋预防、科普耳聋危害、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懂得“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耳朵和耳机的那些知识,来一起“聆听”专家们“爱耳”的声音吧!

耳朵很 “受伤”

32岁的李然(化名)是一位耳机的重度使用者。李先生从大学开始,就是一位网游爱好者。工作以后,打游戏更是成了李先生放松的有效途径。每天晚上,他都要玩上三四个小时的游戏。在这期间,耳机是李先生能够在游戏中身临其境的重要工具,“上大学到现在,我换过许多副耳机,都是包耳式的,我会选音质好的。”李先生回忆,他的耳机从最开始100多元一副,升级到现在4000多元一副,选择的重点一直都是隔音、音质要好。而且每天晚上打游戏,李先生都会把耳机音量调到完全听不到外界声音为止。

李先生从事软件运维行业,和甲方、同事需要随时沟通,他的耳朵里,大部分时间都塞着一只入耳式的蓝牙耳机,“一天起码要打好几个小时的电话,蓝牙耳机更方便。”

这样的生活,在今年2月出现了改变。因为李先生左耳突然有了明显疼痛,医院检查以后,诊断李先生患上了外耳道炎。究其原因,和他长时间使用耳机有很大关系,“现在就是每天擦药,而且医生建议暂时不要戴耳机。”

耳机“健康”吗?

昨日,记者搜索多个购物网站发现,不同的耳机商品多达上万种。主要分类为包耳式耳机、入耳式耳机、蓝牙耳机、骨传导耳机等等,价位在几元到上万元不等。其中,骨传导耳机因为新式的传音方式,在多个网站都是网友推荐的热门选择,“不用塞在耳朵里,不伤耳朵”“最新潮流,最特别的耳机”是不少网友选择骨传导耳机的原因。

在各种耳机推荐帖中,人们关于耳机选择原因最多的是“音效好”,其次是“性价比高”“佩戴方便”,但几乎看不到“对耳朵更好”之类的原因。

记者采访了10位在生活中日常佩戴耳机的受访者,其中只有1位提到,自己一般使用骨传导耳机和包耳式耳机,“因为它们没有东西塞进耳朵,感觉更健康。”

耳机使用常识

什么样的耳机对耳朵伤害更小?怎样的佩戴方式才是正确的?记者采访了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何亚,了解了关于耳朵及耳机的很多常识。

听力如何自测?

在家可以利用单只耳机进行听力自测。用同一只耳机播放声音,放在左右耳来回分辨。如果双耳听到的声音大小、清晰度差异大,你的听力就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到耳鼻喉专科进行进一步诊治。

耳机如何选择?

入耳式耳机 会让耳道内封闭,耳道环境易潮湿,更易引起耳道炎。距离鼓膜非常近,对于听觉细胞的刺激大,长久使用可能造成鼓膜损伤,对内道也更容易造成损伤。

耳罩式耳机 相比入耳式耳机声音离鼓膜更远,对耳蜗刺激更小。但同样封闭耳道,长期使用也可能造成耳道的潮湿环境,引起外耳道炎。

骨传导耳机 不通过鼓膜和外耳道传输声音,经过颞骨传声,对外耳道和鼓膜没有影响。但对内耳仍有影响,不正确使用仍旧会影响听力。但比起其他类型耳机,伤害相对较小。

耳机怎样佩戴?

1.每持续使用耳机半小时左右要让耳朵休息,建议成年人每天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青少年不超过2小时。

2.使用耳机时,音量控制在80分贝以下。

3.睡前不要使用耳机听音乐,很可能因为睡着了耳机仍在播放,伤害耳朵。睡眠中,侧卧会让耳机压迫耳朵,也可能造成耳道发炎。

4.尽量选择比较轻的一些生物材料耳机,它们大多有低致敏性,和耳朵的贴合度更高,佩戴更舒适。

“爱耳”七招

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高志强介绍,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听力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听力损失不分年龄,要重视科学预防。高志强建议,科学预防听力损失,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慎用或禁用对听神经有损伤的药物,防止药物性耳聋。例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引发耳蜗病变最多的一种耳毒性药物,避免滥用这类抗生素是预防药物性耳聋的一项重要措施。

2 避免接触噪声。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导致噪声性耳聋,强烈的噪声对听力的损失是不可逆的。例如,长时间高音量听音乐,可以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3不要随便掏耳朵。不适当地挖耳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损伤和感染,引发一系列炎症。坚硬的挖耳勺还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听力。

4 科学饮食。建议多吃锌、铁、钙含量丰富的食物,补充微量元素,有助于扩张微血管,改善内耳的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

5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情绪。人在情绪激动或感到着急之后,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可导致内耳小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小血管内血流缓慢,造成内耳供氧不足,从而发生突发性耳聋。

6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都在老化,听力器官也一样。60岁左右时,约有30%的人会对高频的尖细声产生听力困难。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可以改善微循环,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

7 勤做听力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干预,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听力损失。据新华社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石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