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两江评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让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目前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运用也在不断发力,体现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地评线】两江评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让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3-24

史前遗珠、秦汉闳放、唐风宋韵……为我们留下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中,我们寻源溯根,唤醒历史的记忆;从中,我们触摸未来,用文明之钥开启幸福美好生活之门。

中华文明五千年,留下的非遗可谓汗牛充栋,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而“活态传承”,可以让非遗活在当下,活在传承人身上,活在保护区里,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平遥古城、西安城墙、太原市天龙山石窟等地,努力保护古迹的做法;让兵马俑留住“真彩”的探索;河南博物院用一系列文创产品留住游客;成都活用太阳神鸟这一传说中的动物,让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丽江古城阿六叔将古宅打造成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陕西省建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尝试将文物保护、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展示地方民俗相结合;浙江在良渚古城种水稻,传承耕作文化;河南省郑州市苑陵故城遗址公园,被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优选……

这些做法,就是将非遗的“保护”体现在“运用”的情形里,让非遗生存的环境变成一池活水,让文化的厚重传承与商业的价值实现共赢,这需要我们将历史文化、山水人文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文物保护等。

重庆也有不少非遗项目,譬如川江号子、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木洞山歌、秀山花灯、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截至目前,重庆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707项,区县级非遗项目3428项。在古遗址方面,重庆渝中老城区历史建筑林立,抗战历史遗产密布,还有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等,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25908处,其中古遗址类1542处。

目前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运用也在不断发力,体现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譬如,十八梯的精彩蝶变,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既激活了商业,又留住了乡愁记忆。现在,结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与生态保护,我们更迎来了历史文化遗产活化运用的更好契机,理当以更高站位和标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处理好保护与运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等国家重大战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作者:北鸣(渝北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两江评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让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2022-03-24 17:46:50 来源:

史前遗珠、秦汉闳放、唐风宋韵……为我们留下了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遗产。从中,我们寻源溯根,唤醒历史的记忆;从中,我们触摸未来,用文明之钥开启幸福美好生活之门。

中华文明五千年,留下的非遗可谓汗牛充栋,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而“活态传承”,可以让非遗活在当下,活在传承人身上,活在保护区里,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平遥古城、西安城墙、太原市天龙山石窟等地,努力保护古迹的做法;让兵马俑留住“真彩”的探索;河南博物院用一系列文创产品留住游客;成都活用太阳神鸟这一传说中的动物,让文化遗产与城市文明共生;丽江古城阿六叔将古宅打造成恒裕公民居博物馆;陕西省建凤堰古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尝试将文物保护、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展示地方民俗相结合;浙江在良渚古城种水稻,传承耕作文化;河南省郑州市苑陵故城遗址公园,被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优选……

这些做法,就是将非遗的“保护”体现在“运用”的情形里,让非遗生存的环境变成一池活水,让文化的厚重传承与商业的价值实现共赢,这需要我们将历史文化、山水人文与城乡发展相融合,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文物保护等。

重庆也有不少非遗项目,譬如川江号子、梁平木版年画、铜梁龙舞、木洞山歌、秀山花灯、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截至目前,重庆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707项,区县级非遗项目3428项。在古遗址方面,重庆渝中老城区历史建筑林立,抗战历史遗产密布,还有合川钓鱼城、奉节白帝城等,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全市有不可移动文物25908处,其中古遗址类1542处。

目前重庆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运用也在不断发力,体现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譬如,十八梯的精彩蝶变,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修复,既激活了商业,又留住了乡愁记忆。现在,结合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与生态保护,我们更迎来了历史文化遗产活化运用的更好契机,理当以更高站位和标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处理好保护与运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和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等国家重大战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服务当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

作者:北鸣(渝北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