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曾家岩、虎头岩 红色三岩 全国十佳!
重庆这座英雄城市,孕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革命先辈崇高的思想境界,绘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也为后辈留下了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3月24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评选结果,由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申报的“‘红色三岩’(以重庆红岩村、曾家岩周公馆、虎头岩重庆新华日报总馆旧址为主的革命遗址群)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从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166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居公布名单第二位)。让我们走近这些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守护”故事。
“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 最大限度保存真实历史风貌
2021年,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旧址在修缮竣工后,开始面向公众试开放,引起社会关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52号,是1939年秋至1946年5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办公地。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秦邦宪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先后在此办公和住宿。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曾在此住宿40多个日夜,成功指挥了上党战役,作出了向东北进军的重大战略部署,并于此地重书了名篇《沁园春·雪》。
据了解,该旧址全面保护修缮工程坚持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最大限度保存革命文物的真实历史风貌。开放后,还展出了诸多实物和珍贵图片,并通过说话声、脚步声、发报声等交互体验方式,带给观众更接近历史原貌的观展体验。
该旧址的“回归”,仅仅是“红色三岩”焕发新生的缩影之一。近年来,重庆发布了《重庆市红岩革命旧址保护区管理办法》及《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保护规划》《红岩村及新华日报总馆旧址保护提升专项规划》等文件,划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红线”,明确了管控要求。
“我们加强对文物本体、周边环境的科学监测,加大文物周边城市建设项目的管控;核定文物遗址最大承载量,实行实地限流参观和网络虚拟参观相结合,减轻文物本体保护压力。”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雷莹介绍,针对南方特殊气候条件和易破损的文物建筑结构,中心专门就“城市化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庆近现代砖木文物建筑营造技术与保护”等27个专题进行了研究。同时,相关部门还运用3D建模技术,突出重点,修缮文物遗址31处,推动革命旧址连片保护,确保革命文物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
“电影+舞台剧” 让文物“活”起来“用”起来
“前程是天上的云霞,人生是海里的浪花;卿!莫愁徊,趁这黄金的时代,努力着你的前途,发出你灿烂的光华!”这是南方局隐蔽战线的革命烈士张露萍的诗句。随着京剧《张露萍》上演,这位巾帼英烈的传奇人生,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党委书记朱军看来,革命文物“活”起来后,还得“用”起来。他介绍,相关部门将文物遗址和故事搬上荧幕和舞台,策划拍摄制作电视剧《重庆谈判》、电影《最后的58天》,排演京剧《张露萍》、话剧《幸存者》,打造《红岩魂》实景剧,制作革命遗址纪录片《渣滓洞》和革命人物故事片《郭德贤》等。以多种形式,推进革命文物研究成果创造性转化。
同时,在坚持“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基础上,相关部门借助文物、文献,深入开展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大后方抗战统战史、川东地下党革命斗争史、渣滓洞和白公馆狱中斗争史等历史研究,还出版了《馆藏文物目录大全》《民众抗日救亡》《红岩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故事读本》以及小说《最后的58天》等图书23部,深入开展文物背后的历史研究,挖掘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
“线上+线下” 让革命文物“动”起来
丰富的陈展,也成为提升“红色三岩”品质的动力。相关部门创新展示手段,注重线上线下展示相结合,改陈“千秋红岩”基本陈列,全面提档升级红岩革命遗址复原陈列,制作专题展53个。同时,还联动推出“重庆革命遗址掠影展”;联合全国24家革命类纪念馆,共同推出“中国革命精神联展(1921-1949)”等,还建设网上数字展馆,制作数字展览47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红岩文化景区陈列馆中,还展现出了珍贵文物“特殊的五星红旗”的制作过程、“狱中八条意见”的形成过程和警示意义,以此呈现江竹筠、王朴、陈然等无数红岩英烈“愿以我血献厚土,换得神州永太平”“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愿把这牢底坐穿”的坚定信仰、浩然正气和英雄壮举。
“文物+产业” 推动融合发展,彰显情感温度
目前,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正推动“文物+教育”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红岩特色教育基地。
红岩党性教育基地(红岩干部学院)已入选中组部干部培训机构备案目录和中央国家机关党校党性教育基地名录,与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10家单位和高校建立基地共建联盟。2015年9月开班以来,专题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7.72万人次。
在推动“文物+旅游”融合发展中,“红色三岩”还立足自身优势,依托红岩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牵头组建重庆研学旅游协会,探索建立重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暨红色旅游发展联盟。同时利用开放的文物遗址区,研发“行走红岩”等六大特色课程,打造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实践基地,专题培训学生近2万人次,经验做法获教育部肯定,并在全国性培训会上交流。
接下来,“红色三岩”还将继续推动“文物+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创新思维,把革命文物利用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展览展示、影视制作、教育培训、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等六大产业,坚持活化利用,彰显情感温度,全方位发挥博物馆的力量。
据重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