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清代才入川渝 那么,问题来了 古代川菜啥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滚滚而过的长江造就了巴渝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也造就了川菜“麻辣鲜香,复合重油”的独特口味。

辣椒清代才入川渝 那么,问题来了 古代川菜啥味?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2-03-30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滚滚而过的长江造就了巴渝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也造就了川菜“麻辣鲜香,复合重油”的独特口味。

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麻婆豆腐、来凤鱼、歌乐山辣子鸡、磁器口毛血旺等一道道经典川菜也随着口口相传,走向了全国。

那么,这些美食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其中蕴藏着怎样的美食文化?古时的川菜与现在的川菜究竟有何区别?

古时川菜曾以甜食为主

说起成渝味道,自然离不开对辛辣味的追溯。《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蜀之为国”,其地“尚滋味”“好辛香”。《艺文类聚》卷八九引《范子计然》写道:“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这些都说明蜀人对“辛香”的偏爱。

辣椒传入中国,对传统川菜造成了显著的影响。那么,辣椒是何时传入川渝一带的呢?“根据多种史料推测,辣椒进入川渝一带的时间较晚,乾隆十四年修《大邑县志》卷三《物产》写道:‘家椒、野椒、秦椒,又名海椒。’这或许是四川地区最早有关辣椒的记载。”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蓝勇说,直到清嘉庆年间,巴蜀地方志中关于辣椒的记录才多了起来。

相较于辣椒,花椒所代表的麻则拥有悠久的历史。《华阳国志》中的“德在少昊,故好辛香”就是指的花椒。“作为花椒的原产地,花椒有蜀椒、巴椒、川椒、汉椒等多种提法。仅从名字上看,我们就会发现,川渝地区自古就有吃花椒的传统。”蓝勇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古人食用辣椒,主要是由于辣椒可以祛湿;古人食用花椒,则更多是为了增加香味。

虽然川渝地区所在的长江上游有悠久的吃花椒历史,但实际上,在清代之前,川渝地区的菜肴是以甜食为主,并且相当清淡。

《蜀中广记》就称:“蜀人作食喜煮饴蜜以助味。”“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用蜜,客多不能下箸。”陆游所作的《饭罢戏作》一诗中也有“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之句,其中的“橙薤”就是用金橙切成细丝和酱的调味品。

为何当时川渝地区的人们喜吃甜食呢?这主要是由于这里制糖业的发达。

史料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巴蜀就盛产蜂蜜。宋代巴蜀的蔗糖业更是空前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蜀人喜欢吃糖也就不足为奇了。

之后,随着辣椒的引入,川渝地区的居民发现吃辣椒不仅可祛湿,还能给予自身无与伦比的味觉刺激,很快就变得无辣不欢了。

重庆江湖菜鼻祖是来凤鱼

辣椒的普遍使用,使得川菜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之后,随着川江航运的发展,江湖菜应运而生。

“江湖菜源自于重庆水码头,是典型的重口味,土、粗、杂、重,麻辣兼备。虽以川菜为底,却师承多家,不拘常法,复合调味,中菜西做,老菜新做,北料南烹,看似无心,很多菜乃妙手天成。”谈起巴蜀江湖菜的渊源,蓝勇说,众多江湖菜的“鼻祖”其实是来凤鱼。

作为重庆江湖菜颇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来凤鱼以麻、辣、鲜、香、嫩为主要特征。它的兴起还与来凤本身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关。

古时来凤驿与龙泉驿、双凤驿、白市驿、南津驿并称成渝古驿道上的五大名驿,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康熙年间,来凤驿有名的邓家鱼馆首度打出了来凤鱼的概念。之后,来凤鱼又吸收了江南、淮北等菜系的特征,逐步形成了麻辣、豆瓣、荔枝三种味道。

来凤鱼走红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在品尝了来凤鱼后,欣然写下了“鲜鱼美”三个字,让来凤鱼一炮而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凤驿上有几百家专营来凤鱼的食店。华灯初上,食客满座。”据来凤镇一餐馆老板王诗亮回忆,来凤鱼也被称为重庆“江湖菜”的鼻祖,对辣子鸡、芋儿鸡等江湖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重庆首家火锅店开在较场坝

相较于江湖菜和家常菜,更能体现巴人好辛香特点的,自然是重庆火锅。

民国初年,随着重庆城人口的增加和商贸活动的频繁,餐饮业开始逐渐发展,有人将船工吃的“开船肉”与北方火锅涮煮方法嫁接,并把廉价牛杂切成块片加入烫食。由于它来自水上,就被称为“水八块”,这就是现在毛肚火锅的雏形。之后,水手、纤夫又在锅中加入辣椒、花椒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久而久之,就成了重庆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

那么,重庆第一家火锅店是哪家呢?

翻阅相关史料后笔者发现,1921年,较场坝(现较场口)出现了重庆第一家毛肚火锅店。火锅虽然还是采用泥灶,但分格洋盆已换成了赤铜小锅。至于卤汁蘸料,也改为食客自行调配,以求干净,并适合个人的口味。命名之时,店主也费了一些心思,经过再三考量,他决定把这家店命名为“白乐天”。

火锅真正的兴盛是在抗战时期。当时的重庆火锅店内,有专人制作卤汁,管理炉火,桌上镶瓷,用铜锅,配金边瓷菜盘和茶壶。1942年,郭沫若五十大寿,还曾以火锅宴请当时戏剧界的名流。

而重庆火锅从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成为国民美食则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之后,重庆火锅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3月20日,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中国火锅之都”称号。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辣椒清代才入川渝 那么,问题来了 古代川菜啥味?

2022-03-30 06:58:27 来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滚滚而过的长江造就了巴渝地区独特的饮食习惯,也造就了川菜“麻辣鲜香,复合重油”的独特口味。

川菜作为我国八大菜系之一,麻婆豆腐、来凤鱼、歌乐山辣子鸡、磁器口毛血旺等一道道经典川菜也随着口口相传,走向了全国。

那么,这些美食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其中蕴藏着怎样的美食文化?古时的川菜与现在的川菜究竟有何区别?

古时川菜曾以甜食为主

说起成渝味道,自然离不开对辛辣味的追溯。《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蜀之为国”,其地“尚滋味”“好辛香”。《艺文类聚》卷八九引《范子计然》写道:“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这些都说明蜀人对“辛香”的偏爱。

辣椒传入中国,对传统川菜造成了显著的影响。那么,辣椒是何时传入川渝一带的呢?“根据多种史料推测,辣椒进入川渝一带的时间较晚,乾隆十四年修《大邑县志》卷三《物产》写道:‘家椒、野椒、秦椒,又名海椒。’这或许是四川地区最早有关辣椒的记载。”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授蓝勇说,直到清嘉庆年间,巴蜀地方志中关于辣椒的记录才多了起来。

相较于辣椒,花椒所代表的麻则拥有悠久的历史。《华阳国志》中的“德在少昊,故好辛香”就是指的花椒。“作为花椒的原产地,花椒有蜀椒、巴椒、川椒、汉椒等多种提法。仅从名字上看,我们就会发现,川渝地区自古就有吃花椒的传统。”蓝勇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古人食用辣椒,主要是由于辣椒可以祛湿;古人食用花椒,则更多是为了增加香味。

虽然川渝地区所在的长江上游有悠久的吃花椒历史,但实际上,在清代之前,川渝地区的菜肴是以甜食为主,并且相当清淡。

《蜀中广记》就称:“蜀人作食喜煮饴蜜以助味。”“食皆蜜也,豆腐、面筋、牛乳之类皆用蜜,客多不能下箸。”陆游所作的《饭罢戏作》一诗中也有“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之句,其中的“橙薤”就是用金橙切成细丝和酱的调味品。

为何当时川渝地区的人们喜吃甜食呢?这主要是由于这里制糖业的发达。

史料记载,早在汉晋时期,巴蜀就盛产蜂蜜。宋代巴蜀的蔗糖业更是空前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巴蜀人喜欢吃糖也就不足为奇了。

之后,随着辣椒的引入,川渝地区的居民发现吃辣椒不仅可祛湿,还能给予自身无与伦比的味觉刺激,很快就变得无辣不欢了。

重庆江湖菜鼻祖是来凤鱼

辣椒的普遍使用,使得川菜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之后,随着川江航运的发展,江湖菜应运而生。

“江湖菜源自于重庆水码头,是典型的重口味,土、粗、杂、重,麻辣兼备。虽以川菜为底,却师承多家,不拘常法,复合调味,中菜西做,老菜新做,北料南烹,看似无心,很多菜乃妙手天成。”谈起巴蜀江湖菜的渊源,蓝勇说,众多江湖菜的“鼻祖”其实是来凤鱼。

作为重庆江湖菜颇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来凤鱼以麻、辣、鲜、香、嫩为主要特征。它的兴起还与来凤本身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关。

古时来凤驿与龙泉驿、双凤驿、白市驿、南津驿并称成渝古驿道上的五大名驿,来往客商络绎不绝。康熙年间,来凤驿有名的邓家鱼馆首度打出了来凤鱼的概念。之后,来凤鱼又吸收了江南、淮北等菜系的特征,逐步形成了麻辣、豆瓣、荔枝三种味道。

来凤鱼走红于上世纪80年代。彼时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在品尝了来凤鱼后,欣然写下了“鲜鱼美”三个字,让来凤鱼一炮而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来凤驿上有几百家专营来凤鱼的食店。华灯初上,食客满座。”据来凤镇一餐馆老板王诗亮回忆,来凤鱼也被称为重庆“江湖菜”的鼻祖,对辣子鸡、芋儿鸡等江湖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重庆首家火锅店开在较场坝

相较于江湖菜和家常菜,更能体现巴人好辛香特点的,自然是重庆火锅。

民国初年,随着重庆城人口的增加和商贸活动的频繁,餐饮业开始逐渐发展,有人将船工吃的“开船肉”与北方火锅涮煮方法嫁接,并把廉价牛杂切成块片加入烫食。由于它来自水上,就被称为“水八块”,这就是现在毛肚火锅的雏形。之后,水手、纤夫又在锅中加入辣椒、花椒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久而久之,就成了重庆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

那么,重庆第一家火锅店是哪家呢?

翻阅相关史料后笔者发现,1921年,较场坝(现较场口)出现了重庆第一家毛肚火锅店。火锅虽然还是采用泥灶,但分格洋盆已换成了赤铜小锅。至于卤汁蘸料,也改为食客自行调配,以求干净,并适合个人的口味。命名之时,店主也费了一些心思,经过再三考量,他决定把这家店命名为“白乐天”。

火锅真正的兴盛是在抗战时期。当时的重庆火锅店内,有专人制作卤汁,管理炉火,桌上镶瓷,用铜锅,配金边瓷菜盘和茶壶。1942年,郭沫若五十大寿,还曾以火锅宴请当时戏剧界的名流。

而重庆火锅从众多美食中脱颖而出,成为国民美食则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之后,重庆火锅进入快速发展期,2007年3月20日,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中国火锅之都”称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