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祭扫寄哀思
陈伯青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三月以来,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全国各省市都在努力抗击疫情。降低人员流动、避免人群聚集,是疫情防控的题中应有之义。
该如何在减少出行、避免聚集的同时寄托哀思?其实,寄托哀思不一定要回乡祭扫。“丧,与其易也,宁戚。”祭祀的重点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祭祀者是否真诚。中国有句老话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始也”。疫情还未散尽,聚集不合时宜,带着一颗诚心,选择“云”上祭扫,对先祖也算不上不尊重。“云”上祭扫,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诚挚的哀思和对先人的尊重。
当前,各地纷纷推出“云”祭扫服务,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献花、点烛、寄语,通过云端缅怀先烈、凭吊故人。近日,重庆西郊福寿园举行清明“云”共祭活动,通过诵读祭文、敬献花环、奉清果、行礼茶、系黄丝带等绿色文明方式寄托哀思。回想2020年,全国人民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彼时我们并未聚集于一处,但哀悼之情不减半分。
网上祭扫并非什么新生事物。早前,社会上便有倡导网上祭扫的声音。通过云端实现文明祭扫、绿色祭扫,是时代潮流,更是民心所向。重庆市石桥铺殡仪馆举办特别的集体公益代祭,现场录制祭扫视频发送给未能到场的亲友,实现“天涯共此时”;江苏镇江倡导“鲜花换纸钱”,既文明又美观;云南昆明升级网上公祭平台,在祭奠先人的同时也能致敬革命先烈、抗疫英雄。
缅怀先烈、凭吊先祖,是人之常情。当情感遇上病毒,当习俗遇上现实,选择“云”祭扫,或许是寄托哀思最好的办法。
(作者系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指导老师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