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绿色祭扫、生前契约……祭扫新风让清明更“清明”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又适逢疫情防控紧要时期。如何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保持传统节日文化传递和精神传承的意义,同时适应新时代新风潮,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祭扫观念并逐步接纳新式祭扫?
2022年清明节期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访重庆中心城区各公墓陵园,切身感受到在重庆,祭扫新风已吹入人心,绿色文明祭扫让清明更“清明”。
01
态度变了
带着孩子来扫墓,祭扫成为生命教育和家庭教育新方式
在位于南岸区的南山福座人文纪念园,记者看到了一个新设置的儿童休息厅。墙上温馨、可爱的绘画,在庄严肃穆的陵园中显得格外新奇。
据南山福座企划部经理王真介绍,儿童休息厅是今年刚布置出来的,也是重庆第一个在陵园内作此探索的,初衷是“来陵园的孩子越来越多,为了给他们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王真在墓地工作多年,这几年明显发现家长带孩子来祭扫的情形多了起来。“过去大家一般不愿意带孩子来陵园墓地,好像觉得这是大人的事情,而且会把孩子吓着,或者带来晦气。而现在,新一代的父母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让孩子自然地接受这一切。”
在陵园一处,记者看到一家人面对墓碑,大声整齐地读出墓碑上的家风家训“把勤奋朴实 学习创新 勇敢智慧的家风传下去”。一位家属对记者说,“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带孩子来,平时也会来。我们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让先辈的精神代代传承。”
02
祭品变了
从烧纸钱到照片、鲜花,更多人选择“个性化”祭扫
在崇兴生命纪念园,记者发现,前来祭扫的人们带着“奇奇怪怪”的东西。一张照片,一套茶具,几颗糖果,自己做的手工……
一位前来祭扫的市民指着墓碑上刚刚用鲜花摆出的图案对记者说,“小时候觉得扫墓单调无聊,除了烧纸求祖先保佑再没有其他可干的事情了。但现在不一样了,我带着小朋友来,让他给爷爷做个手工带来,今天早上,我带他去花店,让他自己挑选适合的鲜花,你看这是他自己摆出的形状。”
记者注意到一位市民带着一张“彩色双人照”,上前询问,他回答说,“这是我父母亲的墓,过去他们各自有一张黑白照片贴在上面,今年我突发奇想,觉得为什么不能放一张合照呢?于是我找到了他们年轻时的照片,翻拍后找人做成彩色的,今天刚好带过来。”
现场还有“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活动,市民们纷纷采取“灵牌位祭扫”代替骨灰盒祭扫,以鲜花祭扫、挂黄丝带等方式代替烧(洒)纸钱、燃放鞭炮。
重庆市养生健康服务业协会会长邱继烈表示,“清明节真正的传统是什么?是孔子的视死如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就是说,对死亡的重视,对死者的尊重。现在的家属祭扫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最关键是‘走心’了,这个过程是一个很好的疗愈,也是对传统的回归。”
03
观念变了
不再避讳谈“死” 购买生前契约、立遗嘱成为新选择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个新趋势,一些市民开始选择购买生前契约。
生前契约是指当事人就自己或亲人逝世后如何开展殡葬礼仪服务,在生前与殡葬服务公司订立的合约。它源自英国的遗嘱信托,目前在欧美国家已广泛普及。2019年,福寿园国际集团在重庆推出“生前契约”服务,购买人数越来越多,仅去年就卖了近1000份。
为什么会购买?市民张阿姨对记者说:“我年纪大了,只有一个娃儿,她要上班还要照顾孙子,根本没时间考虑我老太婆的身后事。一旦我走了,他们肯定会惊抓抓的,哪个晓得啷个整哟,我把契约签了,事情都办好了,就不得给娃儿增加负担。”
也有部分老人担心“子女不孝顺”,为自己的身后事引发家庭矛盾,出于这种考虑购买。此外,还有老人认为“个人的事情个人做主”,自主选择更自由,甚至还想“按照我的想法设计葬礼”。而年轻购买者想法稍有不同,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规避未来物价上涨,“提前购买生前契约”更像一种理财行为。
除了购买契约,许多年轻人开始主动“立遗嘱”。前不久,“中华遗嘱库”发布的《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8.59岁,2021年咨询办理遗嘱人数比2019年增长了20.8%。
重庆市慈善总会临终关怀慈善基金执行主任严贻馨也表示,随着生命教育的不断普及,大众不再避讳谈“死”,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无论是购买生前契约,还是主动立下遗嘱,都表明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死亡的正视和对生命的尊重。正视死亡,才能明白生命的价值,真正拥抱生命。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赵颖竹/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