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生态底色 提升城市品质 “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注入新动能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重庆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不断扮靓生态底色,提升城市品质,绘制了一幅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好画卷。

扮靓生态底色 提升城市品质 “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注入新动能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4-05

3月27日,周末,广阳岛上游人如织,环岛而立的梧桐树舒展开嫩绿的叶芽,几只白鹭停靠在江岸草丛间,扑腾着翅膀追逐嬉戏。

广阳岛位于重庆铜锣山、明月山之间,是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岛。近年来,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性修复,这个曾经的“大工地”,正逐渐成为“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庆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我市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不断扮靓生态底色,提升城市品质,绘制了一幅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好画卷。

修复生态

重塑长江自然岸线

长江流经重庆辖区长达691公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自然生态持续向好,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水土流失治理难,蓄水保土能力不够等难题,区域生态依旧脆弱。

长江生态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中,我市通过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重塑了自然岸线,保持了长江流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

广阳岛北侧,兔儿坪湿地林木葱茏,生态保安张永刚正忙着为苗木修剪枝条。兔儿坪曾是一片滩涂,去年完成生态修复后,滩涂地种上了芭茅草、狗牙根等地被植物,变得郁郁葱葱。“岛上生态好了,小动物越来越多。”张永刚说。

沿江裸露的坡地,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我们通过‘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在生态脆弱区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以草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水土治理、岸线整治、湿地修复保护等工作。”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具体而言,在长江干流坡地耕地集中区域、石漠化区域,我市结合植树种草、水利工程实施等,完善坡面集水排水系统,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从而减轻水土流失强度,降低土壤侵蚀模数;同时,对沿江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等进行整治,强力关停拆除了一批非法码头并实施生态复绿,加快环境污染隐患企业整体搬迁;此外,我市还依托退耕还湿、退渔还湿、补植补造等举措,构建起人工与自然复合湿地系统,净化了湿地水质,丰富了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

譬如,开州区通过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打通水系鱼道,最大限度修复了汉丰湖湿地生态,使其成为越冬候鸟的“天堂”;万州区在消落带沿线栽种了上千亩中山杉,填补了江岸沿线一道道“疮疤”;涪陵区则以中化涪陵化工厂区搬迁为契机,完成了沿江土地治理、覆土复绿等,让废渣场变身绿草地,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

截至去年12月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十四五”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长江流域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打造绿地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阳春三月,连通云阳北部新区和老城区的云阳县迎宾大道绿意盎然。5.1公里的公路沿线栽种着小叶榕、红枫、杜鹃花等乔灌木,错落有致,吸引了不少市民游玩踏青。可去年之前,这里还是裸露的荒坡,遇上暴雨天气,坡上偶尔还有碎石滚下。“以前每次经过这里,都得特别小心,要不就绕行。”家住附近的邓恩超告诉记者。

重庆依山傍水,特殊的地域特性为沿江城区营造了近可亲水、远可观山的多维休闲空间。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我市部分地方仍存在着“有山不便游山、有水难以亲水、见绿却不近绿”等问题,距离“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为了进一步完善山水格局,这几年,我们便将园林绿化、‘两江四岸’提升等工作与千里林带建设结合起来,搭建山水相依的城市绿地通廊,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处处花香’的城市生态。”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宏观层面,我市主要对中心城区“四山”(即缙云山、铜锣山、中梁山、明月山)进行了保护提升,通过拆除违建、矿山修复、植树造林等增强了城市绿肺功能。同时,在两江四岸区域,统筹江、岛、岸、城空间关系营造了一批生态水岸、亲水空间,让滨江区域面貌焕然一新。

微观层面,我市则通过造林绿化和林相改造等,对遍布交通道路沿线的坡坎崖进行了绿化美化;整合街头绿地,打造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小游园、口袋公园等。

“在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同时,我们还充分考虑到城区绿地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让绿化园林与城市肌理、居民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居民体验感、幸福感。”市城市管理局该负责人表示。

渝北盘溪河,沿河而建的双层休闲步道兼具了游憩观光和亲水性。“盘溪河治理提升后,不仅美化了城市,还给我们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市民李淑芬说,天气晴好时,她总会约上几位好友沿着步道散步、赏花。

在江北区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顺着坡地而建的登山步道成为居民的健身场所。“这里以前是个荒坡,杂草丛生,变身体育公园后,家门口就能锻炼,好安逸。”市民汪朝厚对社区环境提升很满意。

数据显示,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的打造,目前我市城市绿地率达到39.43%。“十四五”期间我市每年还将新增城市绿地2500万平方米以上,不断提升沿江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深挖文脉

八方游客近悦远来

长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还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巧妙融合,用一片片生态景观林、文化树讲好长江故事,使两岸青山既有自然之美,又显人文之魅。”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位于渝中区的轨道交通2号线佛图关段,碧水环绕,花团锦簇,“开往春天的地铁”火出圈。来自北方的游客王新宇搭乘单轨列车穿越花海。“和北方平原相比,山城的春天富有层次感,很美,很治愈。”王新宇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我们对轨道佛图关段沿线景观进行了升级。”渝中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山城地形地貌,扩大了植物种植规模和品种,丰富了这一区域的植物层次和色彩季变化,使其更有“重庆味”。

“我们希望通过文旅双修,让‘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赋予文旅发展更多活力,吸引八方游客在重庆‘行千里·致广大’。”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我市重点推进了一批资源品位高、配套条件好、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同时丰富旅游业态,进一步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

比如,位于渝中区的红岩公园依托“红色三岩”文化IP,打造了红梅林、红梅栈道等景点,将历史人文与观光旅游巧妙融合。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詹家春在游完红岩公园后感慨:“现在的重庆,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美,文化味更浓了。”

“高低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的树林,重庆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背包客朱清清说,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旖旎的三峡风光让他流年往返,“每一次来重庆,都有不同的体验”。

山水缱绻,层林叠翠。如今,千里林带正让长江沿线成为我市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承载地,为推动重庆文旅高质量发展,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充满活力的“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注入了新动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扮靓生态底色 提升城市品质 “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注入新动能

2022-04-05 06:58:51 来源:

3月27日,周末,广阳岛上游人如织,环岛而立的梧桐树舒展开嫩绿的叶芽,几只白鹭停靠在江岸草丛间,扑腾着翅膀追逐嬉戏。

广阳岛位于重庆铜锣山、明月山之间,是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岛。近年来,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性修复,这个曾经的“大工地”,正逐渐成为“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庆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我市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不断扮靓生态底色,提升城市品质,绘制了一幅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美好画卷。

修复生态

重塑长江自然岸线

长江流经重庆辖区长达691公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自然生态持续向好,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水土流失治理难,蓄水保土能力不够等难题,区域生态依旧脆弱。

长江生态问题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中,我市通过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重塑了自然岸线,保持了长江流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

广阳岛北侧,兔儿坪湿地林木葱茏,生态保安张永刚正忙着为苗木修剪枝条。兔儿坪曾是一片滩涂,去年完成生态修复后,滩涂地种上了芭茅草、狗牙根等地被植物,变得郁郁葱葱。“岛上生态好了,小动物越来越多。”张永刚说。

沿江裸露的坡地,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我们通过‘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在生态脆弱区采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以草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生态治理模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水土治理、岸线整治、湿地修复保护等工作。”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具体而言,在长江干流坡地耕地集中区域、石漠化区域,我市结合植树种草、水利工程实施等,完善坡面集水排水系统,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从而减轻水土流失强度,降低土壤侵蚀模数;同时,对沿江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等进行整治,强力关停拆除了一批非法码头并实施生态复绿,加快环境污染隐患企业整体搬迁;此外,我市还依托退耕还湿、退渔还湿、补植补造等举措,构建起人工与自然复合湿地系统,净化了湿地水质,丰富了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

譬如,开州区通过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打通水系鱼道,最大限度修复了汉丰湖湿地生态,使其成为越冬候鸟的“天堂”;万州区在消落带沿线栽种了上千亩中山杉,填补了江岸沿线一道道“疮疤”;涪陵区则以中化涪陵化工厂区搬迁为契机,完成了沿江土地治理、覆土复绿等,让废渣场变身绿草地,重现水清岸绿的美景。

截至去年12月底,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为Ⅱ类,74个“十四五”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6%,长江流域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打造绿地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阳春三月,连通云阳北部新区和老城区的云阳县迎宾大道绿意盎然。5.1公里的公路沿线栽种着小叶榕、红枫、杜鹃花等乔灌木,错落有致,吸引了不少市民游玩踏青。可去年之前,这里还是裸露的荒坡,遇上暴雨天气,坡上偶尔还有碎石滚下。“以前每次经过这里,都得特别小心,要不就绕行。”家住附近的邓恩超告诉记者。

重庆依山傍水,特殊的地域特性为沿江城区营造了近可亲水、远可观山的多维休闲空间。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我市部分地方仍存在着“有山不便游山、有水难以亲水、见绿却不近绿”等问题,距离“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为了进一步完善山水格局,这几年,我们便将园林绿化、‘两江四岸’提升等工作与千里林带建设结合起来,搭建山水相依的城市绿地通廊,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处处花香’的城市生态。”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宏观层面,我市主要对中心城区“四山”(即缙云山、铜锣山、中梁山、明月山)进行了保护提升,通过拆除违建、矿山修复、植树造林等增强了城市绿肺功能。同时,在两江四岸区域,统筹江、岛、岸、城空间关系营造了一批生态水岸、亲水空间,让滨江区域面貌焕然一新。

微观层面,我市则通过造林绿化和林相改造等,对遍布交通道路沿线的坡坎崖进行了绿化美化;整合街头绿地,打造了生态良好、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小游园、口袋公园等。

“在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同时,我们还充分考虑到城区绿地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让绿化园林与城市肌理、居民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居民体验感、幸福感。”市城市管理局该负责人表示。

渝北盘溪河,沿河而建的双层休闲步道兼具了游憩观光和亲水性。“盘溪河治理提升后,不仅美化了城市,还给我们一个休闲的好去处。”市民李淑芬说,天气晴好时,她总会约上几位好友沿着步道散步、赏花。

在江北区大水井体育文化公园,顺着坡地而建的登山步道成为居民的健身场所。“这里以前是个荒坡,杂草丛生,变身体育公园后,家门口就能锻炼,好安逸。”市民汪朝厚对社区环境提升很满意。

数据显示,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的打造,目前我市城市绿地率达到39.43%。“十四五”期间我市每年还将新增城市绿地2500万平方米以上,不断提升沿江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深挖文脉

八方游客近悦远来

长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还将‘两岸青山·千里林带’项目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巧妙融合,用一片片生态景观林、文化树讲好长江故事,使两岸青山既有自然之美,又显人文之魅。”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位于渝中区的轨道交通2号线佛图关段,碧水环绕,花团锦簇,“开往春天的地铁”火出圈。来自北方的游客王新宇搭乘单轨列车穿越花海。“和北方平原相比,山城的春天富有层次感,很美,很治愈。”王新宇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我们对轨道佛图关段沿线景观进行了升级。”渝中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山城地形地貌,扩大了植物种植规模和品种,丰富了这一区域的植物层次和色彩季变化,使其更有“重庆味”。

“我们希望通过文旅双修,让‘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赋予文旅发展更多活力,吸引八方游客在重庆‘行千里·致广大’。”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我市重点推进了一批资源品位高、配套条件好、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增强城市发展能级、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同时丰富旅游业态,进一步提升软实力和竞争力。

比如,位于渝中区的红岩公园依托“红色三岩”文化IP,打造了红梅林、红梅栈道等景点,将历史人文与观光旅游巧妙融合。土生土长的重庆人詹家春在游完红岩公园后感慨:“现在的重庆,空气更清新,景色更美,文化味更浓了。”

“高低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的树林,重庆是一座极具魅力的城市。”背包客朱清清说,沿着长江顺流而下,旖旎的三峡风光让他流年往返,“每一次来重庆,都有不同的体验”。

山水缱绻,层林叠翠。如今,千里林带正让长江沿线成为我市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承载地,为推动重庆文旅高质量发展,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充满活力的“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注入了新动能。

[责任编辑: 谭周]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