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
未来几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打造立足成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未来产业动力源和战略产品策源地,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4-17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冉罗楠)未来几年,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学城。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未来几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打造立足成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未来产业动力源和战略产品策源地,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

“大学城现有14所高校,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目的是发挥大学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以‘大学城与科学城深度融合’为一条主线,实现‘科教优势到创新优势’‘载体打造到生态营造’两个跃升。”牵头起草《实施方案》的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表示,科学城将大力推动大学城校地协同创新项目落地,通过建成一批致力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多功能科研平台机构,构建高校院所、大中小企业多主体深度协作体系,持续完善科学城科技创新全链条,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根据《实施方案》明确的功能布局,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将按照“关联功能集中、专业空间集聚、土地高效利用”空间布局原则,科学规划可建地块,提升改造存量楼宇,在大学城塑造科创园区、主题大厦和特色街区,构建“一区一带N个小生态”空间格局。

其中,“一区”即大学城中央科创核心区,“一带”即大学城科创经济带,“N个小生态”即围绕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形成的若干(N个)创新小生态。

在此基础上,科学城将加快实施“科创平台强基、特色载体领航、创新成果熟化、创新活力激发”四大工程共14项重点任务,持续拓展“校—院—企—地”合作深度和广度。

实施科创平台强基工程,包括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优化重组,鼓励高校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基础,联合打造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智能装备研究院、重庆先进病理研究院等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实施特色载体领航工程,包括建设集科技研发、创业孵化、商务办公、商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城中央科创核心区,打造“校区—街区—园区—社区”融通发展的大学城科创经济带,通过做大做强重庆大学科学中心、深度挖掘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作用、支持重庆医科大学体外诊断研究院开展深度研发等,打造N个环校小生态。

实施创新成果熟化工程,包括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协同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联合区内外高等院校及行业头部企业组建校地协同创新联盟,重点推动各方在项目对接、技术攻关、创新创业、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协作。

实施创新活力激发工程,包括加快引培科技创新人才,聚焦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和产业人才培育,推动打造一批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优化“高新金服”平台服务,构建企业创新精准画像,实现科技金融服务高效对接。

《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打造各类科技创新基地65个,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超40万平方米,引育科技型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引聚高层次人才200人,培养专业技术经理人50名,汇聚各类创投基金总规模达到20亿元,基本建成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成为全市产教融合、高校成果转化示范引领区。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

2022-04-17 07:12:51 来源: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张亦筑 实习生 冉罗楠)未来几年,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大学城。近日,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未来几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打造立足成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未来产业动力源和战略产品策源地,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

“大学城现有14所高校,建设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目的是发挥大学城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以‘大学城与科学城深度融合’为一条主线,实现‘科教优势到创新优势’‘载体打造到生态营造’两个跃升。”牵头起草《实施方案》的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邓敏军表示,科学城将大力推动大学城校地协同创新项目落地,通过建成一批致力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等多功能科研平台机构,构建高校院所、大中小企业多主体深度协作体系,持续完善科学城科技创新全链条,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根据《实施方案》明确的功能布局,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将按照“关联功能集中、专业空间集聚、土地高效利用”空间布局原则,科学规划可建地块,提升改造存量楼宇,在大学城塑造科创园区、主题大厦和特色街区,构建“一区一带N个小生态”空间格局。

其中,“一区”即大学城中央科创核心区,“一带”即大学城科创经济带,“N个小生态”即围绕重庆大学、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和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形成的若干(N个)创新小生态。

在此基础上,科学城将加快实施“科创平台强基、特色载体领航、创新成果熟化、创新活力激发”四大工程共14项重点任务,持续拓展“校—院—企—地”合作深度和广度。

实施科创平台强基工程,包括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优化重组,鼓励高校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基础,联合打造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智能装备研究院、重庆先进病理研究院等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实施特色载体领航工程,包括建设集科技研发、创业孵化、商务办公、商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城中央科创核心区,打造“校区—街区—园区—社区”融通发展的大学城科创经济带,通过做大做强重庆大学科学中心、深度挖掘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作用、支持重庆医科大学体外诊断研究院开展深度研发等,打造N个环校小生态。

实施创新成果熟化工程,包括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协同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中心,联合区内外高等院校及行业头部企业组建校地协同创新联盟,重点推动各方在项目对接、技术攻关、创新创业、科技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领域展开深度协作。

实施创新活力激发工程,包括加快引培科技创新人才,聚焦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和产业人才培育,推动打造一批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优化“高新金服”平台服务,构建企业创新精准画像,实现科技金融服务高效对接。

《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打造各类科技创新基地65个,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超40万平方米,引育科技型企业5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引聚高层次人才200人,培养专业技术经理人50名,汇聚各类创投基金总规模达到20亿元,基本建成环大学城创新生态圈,成为全市产教融合、高校成果转化示范引领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