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渝发布调研报告显示 近七成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课外培训班
4月16日,“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重庆两江新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学校(以下简称中旭学校)举行。

“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渝发布调研报告显示 近七成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课外培训班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4-18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张凌漪)4月16日,“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重庆两江新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学校(以下简称中旭学校)举行。论坛发布的《“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查》显示,“双减”后,73%的学生感觉作业负担明显减轻,近70%的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课外培训班。

据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介绍,《“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查》这份调研报告历时半年形成,样本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城市、郊区和农村中具有代表性的义务教育学校,近5万师生、家长参与了问卷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情况、课后服务质量、家校合作关系、孩子和家长的亲子关系、社会的协同性等方面。

“我们调研发现,‘双减’背景下,学校作业设计质量有明显提高,73%的学生感觉作业负担明显减轻。”陈珍国说,调研显示,学生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幅提高,有96.32%的学生对学校表示喜欢。学生参加学科类课外培训数量明显减少,近70%的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课外培训班;剩下的30%中,60%选择的培训内容是艺体类。

同时,学生课后服务托管内容和质量有较大提升,58%的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兴趣选修课程;学生居家活动内容也丰富起来。学科类的练习占比在12%左右,87%指向的则是艺体活动、家庭劳动、课外阅读、休闲娱乐等。

陈珍国称,针对教师队伍转型、课后服务托管内容和质量、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等方面,调研报告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应该是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发力。”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表示,这需要守好学校“主阵地”,绘好家校“同心圆”,用好社会“资源库”,推动建设覆盖“社区全域、家庭全类型”的社区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努力建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加油站”等。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渝发布调研报告显示 近七成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课外培训班

2022-04-18 06:57:04 来源:

重庆日报讯 (记者 张凌漪)4月16日,“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重庆两江新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学校(以下简称中旭学校)举行。论坛发布的《“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查》显示,“双减”后,73%的学生感觉作业负担明显减轻,近70%的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课外培训班。

据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介绍,《“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查》这份调研报告历时半年形成,样本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城市、郊区和农村中具有代表性的义务教育学校,近5万师生、家长参与了问卷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情况、课后服务质量、家校合作关系、孩子和家长的亲子关系、社会的协同性等方面。

“我们调研发现,‘双减’背景下,学校作业设计质量有明显提高,73%的学生感觉作业负担明显减轻。”陈珍国说,调研显示,学生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大幅提高,有96.32%的学生对学校表示喜欢。学生参加学科类课外培训数量明显减少,近70%的家长不再为孩子报课外培训班;剩下的30%中,60%选择的培训内容是艺体类。

同时,学生课后服务托管内容和质量有较大提升,58%的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兴趣选修课程;学生居家活动内容也丰富起来。学科类的练习占比在12%左右,87%指向的则是艺体活动、家庭劳动、课外阅读、休闲娱乐等。

陈珍国称,针对教师队伍转型、课后服务托管内容和质量、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等方面,调研报告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应该是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发力。”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表示,这需要守好学校“主阵地”,绘好家校“同心圆”,用好社会“资源库”,推动建设覆盖“社区全域、家庭全类型”的社区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努力建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加油站”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