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庆养老①丨探索医养结合,重庆有哪些解题思路?
到2025年,重庆市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聚焦重庆养老①丨探索医养结合,重庆有哪些解题思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4-25

编者按: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事关百姓福祉。

为全方位展示重庆养老事业和产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走访养老机构、街道社区、主管部门,推出《聚焦重庆养老》系列报道,聚焦老年产业、人才保障、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等现实问题,聚众智、汇众力,为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言献策。

照顾一个老人有多难?吃好喝好住好就够了吗?老人突发急病怎么办?慢性病又如何调理?医疗,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思考养老问题时绕不开的主题,老年人群对医养结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加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基数逐渐增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依赖性高、需求大,以不同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服务是大势所趋。

居家、社区还是机构?看重庆“医养结合”的解题新思路。

1宏善中医院院长任治武帮老人检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宏善中医院院长任治武帮老人检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思路一

养老院办医院 医养无缝衔接

“把老人交到这里,我们放心得很,你们真的很专业。”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宏善·康乐源养护中心,王女士一边扶着自己的母亲在楼道里散步,一边对医护人员说。

刚住进中心的时候,王女士的母亲不能行走,在宏善中医院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下,不到半年便可恢复行走了。

宏善中医院与宏善康乐源养护中心仅一墙之隔,老人们可以通过院内走廊,直接完成就医。自中心成立中医医院以来,宏善养老总经理朱丹亲眼目睹许多老人从卧床到坐起来,到走起来的过程。

朱丹说,“要做好养老,医疗支撑越来越重要。自从九龙坡区被选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来,我们中心也开始了以宏善中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团队建设,老人的整体康复情况和家属的满意度都显著提升。”

为何寻求这一方向?宏善中医院院长任治武向记者介绍,“我们看到养老中心的老人们,普遍有康复治疗、慢病管理和危重症转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些医疗服务需要有医保报销的资质。我们便下定决心,依托养老中心办一家自己的中医医院,让老人既能享受‘养’的专业,又能体验‘医’的方便。”

2018年5月,宏善中医院正式建院,同年10月获得一级综合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几年下来,不仅方便了养老中心的老人诊疗,更赢得了周边社区老人们的信任。

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与托老科入住老人。受访者 供图
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与托老科入住老人。受访者供图

思路二

社区医院开设托老科 医养深度融合

与宏善反其道而行之的,是沙坪坝区双碑社区服务中心托老科。

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成立于2003年,是沙坪坝区首家开在社区医院的托老场所,经过十年发展,形成了集医疗、护理、保健、娱乐于一体,注重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的特色科室。

2016年,该中心还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率先开展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为患脑卒中、颈肩腰椎病等疾病的老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我们托老科还依托全区中医名科,在中医治未病和中医调理养生等方面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伍永红介绍道,“中医师定期为老人开具健康处方,开展体质辨识,为患病老人提供康复指导,为健康老人提供养生指南。”

“江婆婆,自己慢慢走出来散散步吧。”穿着花衣裳的江流碧婆婆一步一步缓慢地走着。虽然行动不便,但她脸上笑意盈盈,精神矍铄,一点看不出今年已88岁高寿了。

江婆婆家住双碑社区,2022年3月入住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婆婆年纪大了,有高血压心脏病,她女儿把她送过来的时候,因为骨头脆导致了骨折,是动弹不得的,坐起来都很费劲,走路更是走不了。经过一个多月,现在婆婆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该中心托老科主任旷莉说。

家属对记者说,“我们就住在双碑,他们的门诊名医名声很大,中医康复科的口碑好,我们过去都晓得。现在老人到了这个年纪了,需要更专业的照顾,住在这里离家近也方便。”

和江婆婆一起住在这儿的老人,平均年龄约87岁,大多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

托老科不仅在生理上关怀老人,还通过开展各种花样的活动,看电视、下棋、打牌、唱歌、讲故事等,帮助老人解除孤独感,让老人感受到温暖和呵护。

记者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共有93个,占比55.36%。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达66.67%,效果明显。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的要求,在2022年和2030年,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90%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

目标

到2025年,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医养服务深度融合发展。记者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截止2021年年底,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173家,医养结合床位5.04万张,医养结合从业人员2.09万人。到2022年,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开通就诊绿色通道。每个区县有不少于1所独立的老年护理院或依托区县级医院附设的老年护理院,每个区县社区医养结合型机构不少于5个,人均预期寿命达78.5岁。

下一步,重庆市将围绕“健全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强化老年健康工作举措、加强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提升老年健康素养水平”四个方面重点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与此同时,重庆市将深化医养结合,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到 2025年,重庆市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将延伸养老服务链条,实现从健康管理、失能失智照护到安宁疗护的老年人生命周期全覆盖。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赵颖竹 连肖/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聚焦重庆养老①丨探索医养结合,重庆有哪些解题思路?

2022-04-25 06:00:00 来源:

编者按: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是当今世界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事关百姓福祉。

为全方位展示重庆养老事业和产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举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走访养老机构、街道社区、主管部门,推出《聚焦重庆养老》系列报道,聚焦老年产业、人才保障、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等现实问题,聚众智、汇众力,为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言献策。

照顾一个老人有多难?吃好喝好住好就够了吗?老人突发急病怎么办?慢性病又如何调理?医疗,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思考养老问题时绕不开的主题,老年人群对医养结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势加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基数逐渐增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依赖性高、需求大,以不同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医养服务是大势所趋。

居家、社区还是机构?看重庆“医养结合”的解题新思路。

1宏善中医院院长任治武帮老人检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宏善中医院院长任治武帮老人检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刘钊 摄

思路一

养老院办医院 医养无缝衔接

“把老人交到这里,我们放心得很,你们真的很专业。”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宏善·康乐源养护中心,王女士一边扶着自己的母亲在楼道里散步,一边对医护人员说。

刚住进中心的时候,王女士的母亲不能行走,在宏善中医院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下,不到半年便可恢复行走了。

宏善中医院与宏善康乐源养护中心仅一墙之隔,老人们可以通过院内走廊,直接完成就医。自中心成立中医医院以来,宏善养老总经理朱丹亲眼目睹许多老人从卧床到坐起来,到走起来的过程。

朱丹说,“要做好养老,医疗支撑越来越重要。自从九龙坡区被选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以来,我们中心也开始了以宏善中医院为核心的医疗服务团队建设,老人的整体康复情况和家属的满意度都显著提升。”

为何寻求这一方向?宏善中医院院长任治武向记者介绍,“我们看到养老中心的老人们,普遍有康复治疗、慢病管理和危重症转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些医疗服务需要有医保报销的资质。我们便下定决心,依托养老中心办一家自己的中医医院,让老人既能享受‘养’的专业,又能体验‘医’的方便。”

2018年5月,宏善中医院正式建院,同年10月获得一级综合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几年下来,不仅方便了养老中心的老人诊疗,更赢得了周边社区老人们的信任。

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与托老科入住老人。受访者 供图
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与托老科入住老人。受访者供图

思路二

社区医院开设托老科 医养深度融合

与宏善反其道而行之的,是沙坪坝区双碑社区服务中心托老科。

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科成立于2003年,是沙坪坝区首家开在社区医院的托老场所,经过十年发展,形成了集医疗、护理、保健、娱乐于一体,注重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的特色科室。

2016年,该中心还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率先开展康复医学诊疗服务,为患脑卒中、颈肩腰椎病等疾病的老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我们托老科还依托全区中医名科,在中医治未病和中医调理养生等方面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伍永红介绍道,“中医师定期为老人开具健康处方,开展体质辨识,为患病老人提供康复指导,为健康老人提供养生指南。”

“江婆婆,自己慢慢走出来散散步吧。”穿着花衣裳的江流碧婆婆一步一步缓慢地走着。虽然行动不便,但她脸上笑意盈盈,精神矍铄,一点看不出今年已88岁高寿了。

江婆婆家住双碑社区,2022年3月入住双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婆婆年纪大了,有高血压心脏病,她女儿把她送过来的时候,因为骨头脆导致了骨折,是动弹不得的,坐起来都很费劲,走路更是走不了。经过一个多月,现在婆婆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该中心托老科主任旷莉说。

家属对记者说,“我们就住在双碑,他们的门诊名医名声很大,中医康复科的口碑好,我们过去都晓得。现在老人到了这个年纪了,需要更专业的照顾,住在这里离家近也方便。”

和江婆婆一起住在这儿的老人,平均年龄约87岁,大多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

托老科不仅在生理上关怀老人,还通过开展各种花样的活动,看电视、下棋、打牌、唱歌、讲故事等,帮助老人解除孤独感,让老人感受到温暖和呵护。

记者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医疗机构共有93个,占比55.36%。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达66.67%,效果明显。根据“健康中国行动”的要求,在2022年和2030年,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90%及以上,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

目标

到2025年,养老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医养服务深度融合发展。记者从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截止2021年年底,全市有医养结合机构173家,医养结合床位5.04万张,医养结合从业人员2.09万人。到2022年,全市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开通就诊绿色通道。每个区县有不少于1所独立的老年护理院或依托区县级医院附设的老年护理院,每个区县社区医养结合型机构不少于5个,人均预期寿命达78.5岁。

下一步,重庆市将围绕“健全老年健康服务网络、强化老年健康工作举措、加强老年医学人才培养、提升老年健康素养水平”四个方面重点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与此同时,重庆市将深化医养结合,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到 2025年,重庆市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将延伸养老服务链条,实现从健康管理、失能失智照护到安宁疗护的老年人生命周期全覆盖。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赵颖竹 连肖/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