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艺界缅怀“人民艺术家”秦怡 她在重庆开启艺术人生
5月9日,“人民艺术家”秦怡于4时0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0岁。秦怡的去世,引发了重庆文艺界的集体缅怀。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程联群表示:“她的去世是中国戏剧界,尤其是抗战话剧的一大损失。”

重庆文艺界缅怀“人民艺术家”秦怡 她在重庆开启艺术人生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5-10

5月9日,“人民艺术家”秦怡于4时0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0岁。秦怡的去世,引发了重庆文艺界的集体缅怀。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程联群表示:“她的去世是中国戏剧界,尤其是抗战话剧的一大损失。”

1922年1月,秦怡出生于上海。她16岁开启舞台生涯,随后走上大银幕。秦怡是我国文艺界公认的德艺双馨艺术家,在她充满传奇色彩的80余载艺术生涯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出演《农家乐》《铁道游击队》《女篮五号》《青春之歌》《摩雅傣》《海外赤子》等数十部影片,在新中国电影艺术长廊留下浓墨重彩。美丽、优雅、坚韧、富有正义感,是她特有的银幕“标识”,其中她在《铁道游击队》中扮演的芳林嫂,成为银幕经典。

16岁来渝,因《大地回春》一炮走红

秦怡与重庆的缘分始于16岁。1938年,武汉保卫战打响,16岁的秦怡瞒着家人登上由上海驶向武汉的邮轮,一心投奔抗日前线,那是秦怡第一次离家出走。后来,她又辗转来到重庆。

秦怡生前曾回忆当初踏上朝天门码头时的感受:“无论后来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受多少坎坷,初到重庆第一晚的感受是那么美好,那么神奇,那么诱人。”不久,刚到重庆的秦怡,偶然遇上素不相识的导演应云卫、史东山,他们介绍秦怡加入了当年驻扎在观音岩51号(抗建堂旁)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由此,秦怡开启了她的艺术人生。

1939年初,秦怡第一次站上话剧舞台,在位于解放碑的国泰剧院上演的《中国万岁》一剧中,饰演一位群众。1940年,中华剧艺社在重庆成立,由著名导演应云卫担任社长。应云卫邀请秦怡加入了中华剧艺社。

1941年冬,中华剧艺社的开锣大戏《大地回春》在国泰大戏院上演后轰动重庆,连续演出22场,场场爆满。秦怡也因饰演剧中人物黄树蕙一炮走红。

据统计,秦怡在表演艺术生涯中一共演出了30余部话剧,有16部是抗战时期在重庆、成都演出的。其中,又以在抗建堂、国泰大戏院的演出为主。

为《中国话剧的重庆岁月》题词,曾期待再次回重庆

秦怡在重庆的岁月,成为了她一生不可磨灭的记忆。

原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退休干部刘晓电曾在2007年编辑《中国话剧的重庆岁月——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文集》一书时,向秦怡等在重庆经历过话剧黄金时代的老艺术家们征稿。“在约稿的那段日子里,正值大型交响诗剧《吁天》上演,这部剧有40位新老实力派话剧艺术家参加演出,当时86岁高龄的秦怡老师正是其中之一。”刘晓电说,秦怡在电话里讲,虽然她还有很多纪念活动需要参加,但是约稿一定如期寄出。没过多久,他们便收到秦怡老师为该书写的题词——“话剧百年辉煌,话剧人辉煌百年”。

2015年,刘晓电还曾为抗战戏剧博物馆筹建工作专程去上海拜访秦怡。“听说重庆开始筹建抗战戏剧博物馆,老人家兴奋不已,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那段‘中国话剧黄金时代’里自己的故事。”刘晓电回忆道,“她和我们交流,非常平易近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惜,秦怡老师后来因病住进了医院,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正式开馆那一天,她没能回到自己演艺生涯的起步之地。”

用经典传承抗战戏剧文化

秦怡的离世,引发了重庆文艺界的集体缅怀。

“她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生都在从事艺术工作。”程联群认为,秦怡是非常优秀的“人民的艺术家”。“她对艺术全力以赴、兢兢业业,有情操且深受大家尊敬。同时,她的孩子身患疾病,她悉心照料,多年陪伴。我觉得她身上体现了中国女性伟大的情操和气节,因而深受人民的尊敬和喜爱。”

重庆市话剧院院长张剑表示,重庆市有关部门和重庆市话剧院高度重视抗战戏剧精神的保护与传承,继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又启动了经典抗战话剧排演工程和抗建堂驻场演出项目,用经典照耀现实,将中国话剧黄金时代创作的那些优秀作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他们的精神和作品永放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秦怡在93岁高龄时,还曾筹拍《青海湖畔》,歌颂为高原铁路梦而奋斗的女科学家。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王弋谈道,秦怡坚持和剧组成员一起登上青藏高原,坚持工作在拍摄第一线,坚持活到老、干到老的事迹让她感动,“秦怡老师曾说过,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任何东西都要学一点,这是必须的。她对艺术的热爱让她的艺术创作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重庆日报记者 刘一叶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文艺界缅怀“人民艺术家”秦怡 她在重庆开启艺术人生

2022-05-10 07:59:49 来源:

5月9日,“人民艺术家”秦怡于4时08分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0岁。秦怡的去世,引发了重庆文艺界的集体缅怀。重庆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程联群表示:“她的去世是中国戏剧界,尤其是抗战话剧的一大损失。”

1922年1月,秦怡出生于上海。她16岁开启舞台生涯,随后走上大银幕。秦怡是我国文艺界公认的德艺双馨艺术家,在她充满传奇色彩的80余载艺术生涯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出演《农家乐》《铁道游击队》《女篮五号》《青春之歌》《摩雅傣》《海外赤子》等数十部影片,在新中国电影艺术长廊留下浓墨重彩。美丽、优雅、坚韧、富有正义感,是她特有的银幕“标识”,其中她在《铁道游击队》中扮演的芳林嫂,成为银幕经典。

16岁来渝,因《大地回春》一炮走红

秦怡与重庆的缘分始于16岁。1938年,武汉保卫战打响,16岁的秦怡瞒着家人登上由上海驶向武汉的邮轮,一心投奔抗日前线,那是秦怡第一次离家出走。后来,她又辗转来到重庆。

秦怡生前曾回忆当初踏上朝天门码头时的感受:“无论后来在漫长的岁月中遭受多少坎坷,初到重庆第一晚的感受是那么美好,那么神奇,那么诱人。”不久,刚到重庆的秦怡,偶然遇上素不相识的导演应云卫、史东山,他们介绍秦怡加入了当年驻扎在观音岩51号(抗建堂旁)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由此,秦怡开启了她的艺术人生。

1939年初,秦怡第一次站上话剧舞台,在位于解放碑的国泰剧院上演的《中国万岁》一剧中,饰演一位群众。1940年,中华剧艺社在重庆成立,由著名导演应云卫担任社长。应云卫邀请秦怡加入了中华剧艺社。

1941年冬,中华剧艺社的开锣大戏《大地回春》在国泰大戏院上演后轰动重庆,连续演出22场,场场爆满。秦怡也因饰演剧中人物黄树蕙一炮走红。

据统计,秦怡在表演艺术生涯中一共演出了30余部话剧,有16部是抗战时期在重庆、成都演出的。其中,又以在抗建堂、国泰大戏院的演出为主。

为《中国话剧的重庆岁月》题词,曾期待再次回重庆

秦怡在重庆的岁月,成为了她一生不可磨灭的记忆。

原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退休干部刘晓电曾在2007年编辑《中国话剧的重庆岁月——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文集》一书时,向秦怡等在重庆经历过话剧黄金时代的老艺术家们征稿。“在约稿的那段日子里,正值大型交响诗剧《吁天》上演,这部剧有40位新老实力派话剧艺术家参加演出,当时86岁高龄的秦怡老师正是其中之一。”刘晓电说,秦怡在电话里讲,虽然她还有很多纪念活动需要参加,但是约稿一定如期寄出。没过多久,他们便收到秦怡老师为该书写的题词——“话剧百年辉煌,话剧人辉煌百年”。

2015年,刘晓电还曾为抗战戏剧博物馆筹建工作专程去上海拜访秦怡。“听说重庆开始筹建抗战戏剧博物馆,老人家兴奋不已,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那段‘中国话剧黄金时代’里自己的故事。”刘晓电回忆道,“她和我们交流,非常平易近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可惜,秦怡老师后来因病住进了医院,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正式开馆那一天,她没能回到自己演艺生涯的起步之地。”

用经典传承抗战戏剧文化

秦怡的离世,引发了重庆文艺界的集体缅怀。

“她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生都在从事艺术工作。”程联群认为,秦怡是非常优秀的“人民的艺术家”。“她对艺术全力以赴、兢兢业业,有情操且深受大家尊敬。同时,她的孩子身患疾病,她悉心照料,多年陪伴。我觉得她身上体现了中国女性伟大的情操和气节,因而深受人民的尊敬和喜爱。”

重庆市话剧院院长张剑表示,重庆市有关部门和重庆市话剧院高度重视抗战戏剧精神的保护与传承,继重庆抗战戏剧博物馆建成开放后,又启动了经典抗战话剧排演工程和抗建堂驻场演出项目,用经典照耀现实,将中国话剧黄金时代创作的那些优秀作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让他们的精神和作品永放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秦怡在93岁高龄时,还曾筹拍《青海湖畔》,歌颂为高原铁路梦而奋斗的女科学家。国家一级演员、重庆市话剧院副院长王弋谈道,秦怡坚持和剧组成员一起登上青藏高原,坚持工作在拍摄第一线,坚持活到老、干到老的事迹让她感动,“秦怡老师曾说过,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任何东西都要学一点,这是必须的。她对艺术的热爱让她的艺术创作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重庆日报记者 刘一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