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2高考 | 这篇高考作文你会咋写?作家郑劲松这样写
今年,重庆考生的作文题目是一篇材料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创造·未来”写作。

关注2022高考 | 这篇高考作文你会咋写?作家郑劲松这样写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6-07
1 高考作文题目
202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连肖)“破题不难,精彩不易。”看到202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西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重庆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家郑劲松这样评价。

今年,重庆考生的作文题目是一篇材料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创造·未来”写作。

郑劲松认为,该题目思辨色彩很浓,紧扣科学家精神、自主创新、传统文化坚守等热点话题。他也写下了一篇“高考作文”。

 

今天的选择,创造明天的美好

郑劲松

WechatIMG47
郑劲松在授课。受访者供图

刷抖音时,不经意间又看到一个古老的民俗游戏:抓周。

一个刚满周岁、牙牙学语的孩子被放在桌上,离他两尺左右,摆有纸、笔、算盘、糖果、玩具以及人民币,孩子一会儿抓笔,放下,一会儿抓起算盘,又放下,再一会儿,抓起那张人民币,又放下,最后抓起的是那颗糖果……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大人们不应该笑,童蒙之初的孩子,很难按照成年人的意愿作出选择。选择应该是一种成长,是一种心智的逐渐成熟,一种自我的觉醒与认知。

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我们不能选择出生,却能选择今天的活法,因为今天的选择,往往意味着明天的未来。人们往往用路来比喻人生,一条路有一条路的走法,也有一条路的风景,有一条路的结果。选择什么样的路,往往决定着什么样的终点与归宿。

100年前的一个秋天,重庆朝天门,天气异常闷热。一个教师模样的年轻人上了岸,走进大田湾体育场附近——当时的巴县中学大门。他是当时的四川、重庆的党团负责人,川东师范学校毕业生童庸生。他要传达中央会议精神,与重庆的杨闇公等人一起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重庆地区的青年团组织如何改组,讨论哪些同志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是一群平均年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在那个黑云压城、布满恐怖气息的时代,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为了信仰,为了千疮百孔的国家明天的美好,为了民族崛起的未来,也为了饿殍遍地的人间早日变成幸福的花园,他们舍弃了高官厚禄、安逸与自由,甚至舍弃并背叛了自己的家庭,选择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业。

所以,选择首先意味着一种信仰,一种“小我”到“大我”的升华,意味着对一条道路终点的美好向往。这群人中的杨闇公,在1927年的“331”惨案后,前往武汉中央汇报途中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被反动派“断手、断足、挖双眼、补三枪”,鲜血浸透了今天的网红景点“轻轨穿楼”那一大片土地。

杨闇公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为后人铺开了一条“开往春天的列车”那繁花似锦的景观带。所以,每次坐着轨道2号线,我总要深情地往山上凝视一会儿。我想对烈士说:英雄,如你所愿,如今国泰民安。

和平年代,我们很难再次面临生与死、黑暗与光明的艰难选择。然而,该安于现状“躺平”,还是依然“奋起”追梦,依然是我们必须作出的回答。有个哲人说得好:“今天,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甚至读什么书,往往决定你五年后的命运!”是的,我们必须作出选择,选择从今天出发,才能创造明天的美好!

就在几天前的端午节假期,我收看了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升空的全过程直播。短短十余年间,神舟系列已经到达“十四”号,我们的科学家无愧于“厉害了,我的国”的惊叹。可很难有人知道,那些科学家们选择了多少个寂寞清冷的夜晚,面对数不清的程序、密码做出一次次失败的演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就是他们作出的选择和可以预料到的现实。

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决定放弃美国最优厚的待遇和优渥的研究条件,被无理软禁五年而报国初心不改,坚持回到了祖国,最终,让罗布泊沙漠升起的“蘑菇云”震惊世界!

就在重庆北碚的东阳街道,有个复旦大学遗址,那里也是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后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旧址。1949年秋天,抗战时期曾在重庆度过近10年青少年时光的袁隆平,不顾母亲的反对,志愿学农,选择逆流而上,考到相辉学院农学系,而后成就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传奇。

所以,选择有时候就意味着逆行,意味着放弃,意味着斗争。袁隆平在攻克杂交水稻难关过程中,也充满了“逆行”甚至“反叛”。他敢于怀疑权威,放弃当时流行的苏联“米丘林”学说,转而回到遗传分子学说,终于靠着“一棵野稗子”找到杂交水稻育种的密码。“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老的不断创新,让种子“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咱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

同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选择坚守敦煌半个多世纪,在弥天黄沙中守护敦煌,守护中华传统文脉。这样的选择,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守,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更不容易。敦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归根到底是中国的,是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瑰宝,这时的选择,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一种理想主义者的沉默情怀。

所以,选择坚守,也就是选择了创造,选择了认同。就像那位摄影家说的, “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樊锦诗之所以坚守敦煌,就是要把敦煌变成一所中华文化大学校,让孩子们从这里认识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敦煌永恒,而中国永恒。

选择,在今天作出,在明天得到证明。童庸生、杨闇公的选择,钱学森、袁隆平、樊锦诗的选择,莫不如此: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青年选择时代,时代也在选择青年。面对未来,选择创造,今天的创造,就意味着明天的收获。这是前辈给我的启示。

当然,选择同样也是难的,因为我们往往会面临很多选择而无所适从,面临很多诱惑而心浮气躁,面临很多失败而动摇信心。况且,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也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也许有人会说,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机遇好。可是,列宁说得好:“机遇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今天的准备迟早会成为明天的积累,应该是长远的,超越现实功利的。所以,选择本身应该是一种智慧,一种审时度势的判断,也是一种自信的笃定,一种力排众议的勇气。“认准了一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响彻中国的一句铿锵话语。所以,选择需要一种意志,更需要为这种选择付出的行动,而不是空想与夸夸其谈。

选择也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选择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而创造则是选择的内在特质。创造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魂。创造决定着选择的品质,高质量的选择,高质量的创造,才能迎来高质量的未来。

一粒种子,不能凭空成长,需要土壤、阳光和水,才能发芽、拔节、抽穗、开花、结果。袁隆平院士说得好,“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青年,就是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一粒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好种子。

环视当今世界,我们应该感恩生在这个和平美好的国度。拥抱时代,就把自己的选择和国家民族的复兴大业融为一体,这不是大话,更不是空话,而是发自内心的良知。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园,更是我们——一粒种子必需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今天,我们选择奋斗,胸怀国之大者,明天就一定能够鲜花盛开。

如果此刻,带着这样的心智,让我梦回童年,回到那个亲人们围着的抓周现场,我该抓起什么呢?

无需回答,但我一定能够清晰地看到母亲的微笑,就像田野里芬芳的花朵一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关注2022高考 | 这篇高考作文你会咋写?作家郑劲松这样写

2022-06-07 16:01:11 来源:
1 高考作文题目
202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连肖)“破题不难,精彩不易。”看到202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西南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重庆散文学会副会长、作家郑劲松这样评价。

今年,重庆考生的作文题目是一篇材料作文,围绕主题“选择·创造·未来”写作。

郑劲松认为,该题目思辨色彩很浓,紧扣科学家精神、自主创新、传统文化坚守等热点话题。他也写下了一篇“高考作文”。

 

今天的选择,创造明天的美好

郑劲松

WechatIMG47
郑劲松在授课。受访者供图

刷抖音时,不经意间又看到一个古老的民俗游戏:抓周。

一个刚满周岁、牙牙学语的孩子被放在桌上,离他两尺左右,摆有纸、笔、算盘、糖果、玩具以及人民币,孩子一会儿抓笔,放下,一会儿抓起算盘,又放下,再一会儿,抓起那张人民币,又放下,最后抓起的是那颗糖果……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

大人们不应该笑,童蒙之初的孩子,很难按照成年人的意愿作出选择。选择应该是一种成长,是一种心智的逐渐成熟,一种自我的觉醒与认知。

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我们不能选择出生,却能选择今天的活法,因为今天的选择,往往意味着明天的未来。人们往往用路来比喻人生,一条路有一条路的走法,也有一条路的风景,有一条路的结果。选择什么样的路,往往决定着什么样的终点与归宿。

100年前的一个秋天,重庆朝天门,天气异常闷热。一个教师模样的年轻人上了岸,走进大田湾体育场附近——当时的巴县中学大门。他是当时的四川、重庆的党团负责人,川东师范学校毕业生童庸生。他要传达中央会议精神,与重庆的杨闇公等人一起召开专题会议,讨论重庆地区的青年团组织如何改组,讨论哪些同志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是一群平均年龄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在那个黑云压城、布满恐怖气息的时代,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勇敢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为了信仰,为了千疮百孔的国家明天的美好,为了民族崛起的未来,也为了饿殍遍地的人间早日变成幸福的花园,他们舍弃了高官厚禄、安逸与自由,甚至舍弃并背叛了自己的家庭,选择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事业。

所以,选择首先意味着一种信仰,一种“小我”到“大我”的升华,意味着对一条道路终点的美好向往。这群人中的杨闇公,在1927年的“331”惨案后,前往武汉中央汇报途中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被反动派“断手、断足、挖双眼、补三枪”,鲜血浸透了今天的网红景点“轻轨穿楼”那一大片土地。

杨闇公们义无反顾的选择,为后人铺开了一条“开往春天的列车”那繁花似锦的景观带。所以,每次坐着轨道2号线,我总要深情地往山上凝视一会儿。我想对烈士说:英雄,如你所愿,如今国泰民安。

和平年代,我们很难再次面临生与死、黑暗与光明的艰难选择。然而,该安于现状“躺平”,还是依然“奋起”追梦,依然是我们必须作出的回答。有个哲人说得好:“今天,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甚至读什么书,往往决定你五年后的命运!”是的,我们必须作出选择,选择从今天出发,才能创造明天的美好!

就在几天前的端午节假期,我收看了神舟十四号飞船发射升空的全过程直播。短短十余年间,神舟系列已经到达“十四”号,我们的科学家无愧于“厉害了,我的国”的惊叹。可很难有人知道,那些科学家们选择了多少个寂寞清冷的夜晚,面对数不清的程序、密码做出一次次失败的演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就是他们作出的选择和可以预料到的现实。

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决定放弃美国最优厚的待遇和优渥的研究条件,被无理软禁五年而报国初心不改,坚持回到了祖国,最终,让罗布泊沙漠升起的“蘑菇云”震惊世界!

就在重庆北碚的东阳街道,有个复旦大学遗址,那里也是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后创办的私立相辉学院旧址。1949年秋天,抗战时期曾在重庆度过近10年青少年时光的袁隆平,不顾母亲的反对,志愿学农,选择逆流而上,考到相辉学院农学系,而后成就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传奇。

所以,选择有时候就意味着逆行,意味着放弃,意味着斗争。袁隆平在攻克杂交水稻难关过程中,也充满了“逆行”甚至“反叛”。他敢于怀疑权威,放弃当时流行的苏联“米丘林”学说,转而回到遗传分子学说,终于靠着“一棵野稗子”找到杂交水稻育种的密码。“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老的不断创新,让种子“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咱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

同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选择坚守敦煌半个多世纪,在弥天黄沙中守护敦煌,守护中华传统文脉。这样的选择,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守,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更不容易。敦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但归根到底是中国的,是中华文明献给世界的瑰宝,这时的选择,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一种理想主义者的沉默情怀。

所以,选择坚守,也就是选择了创造,选择了认同。就像那位摄影家说的, “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樊锦诗之所以坚守敦煌,就是要把敦煌变成一所中华文化大学校,让孩子们从这里认识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敦煌永恒,而中国永恒。

选择,在今天作出,在明天得到证明。童庸生、杨闇公的选择,钱学森、袁隆平、樊锦诗的选择,莫不如此: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青年选择时代,时代也在选择青年。面对未来,选择创造,今天的创造,就意味着明天的收获。这是前辈给我的启示。

当然,选择同样也是难的,因为我们往往会面临很多选择而无所适从,面临很多诱惑而心浮气躁,面临很多失败而动摇信心。况且,未来的不确定因素也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也许有人会说,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机遇好。可是,列宁说得好:“机遇属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今天的准备迟早会成为明天的积累,应该是长远的,超越现实功利的。所以,选择本身应该是一种智慧,一种审时度势的判断,也是一种自信的笃定,一种力排众议的勇气。“认准了一条路,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是改革开放之初,响彻中国的一句铿锵话语。所以,选择需要一种意志,更需要为这种选择付出的行动,而不是空想与夸夸其谈。

选择也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选择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而创造则是选择的内在特质。创造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魂。创造决定着选择的品质,高质量的选择,高质量的创造,才能迎来高质量的未来。

一粒种子,不能凭空成长,需要土壤、阳光和水,才能发芽、拔节、抽穗、开花、结果。袁隆平院士说得好,“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青年,就是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一粒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好种子。

环视当今世界,我们应该感恩生在这个和平美好的国度。拥抱时代,就把自己的选择和国家民族的复兴大业融为一体,这不是大话,更不是空话,而是发自内心的良知。因为这是我们的家园,更是我们——一粒种子必需的阳光、土壤、空气和水分。今天,我们选择奋斗,胸怀国之大者,明天就一定能够鲜花盛开。

如果此刻,带着这样的心智,让我梦回童年,回到那个亲人们围着的抓周现场,我该抓起什么呢?

无需回答,但我一定能够清晰地看到母亲的微笑,就像田野里芬芳的花朵一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露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