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是怎样炼成的⑯|重庆华数掌握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 工业机器人产品自主化率超80%

“专精特新”企业是怎样炼成的⑯|重庆华数掌握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 工业机器人产品自主化率超80%

来源:重庆日报2022-06-07

企业名片

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致力于依靠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工业机器人。成立8年来,公司在被国外巨头垄断的工业机器人五大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领域,除减速机外全部实现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产品自主化率超80%。

走进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华数)的车间,只见一条白色的机械臂抓起一个圆形的铁饼,完成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闪转腾挪后,达到指定位置将铁饼放下。

“这是我们今年新研发出的一款三合一机器人,它臂展2米,最大负载达20公斤,可用于搬运、打磨、焊接。”重庆华数常务副总经理王旭丽介绍,这款看似普普通通的机器人,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却非常不简单:其核心部件中,除减速机外全部由重庆华数自主研制,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产品自主化率超80%。

而这只是重庆华数在国外机器人巨头围堵下,依靠自主创新奋力实现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突围的一个缩影。

5月6日,重庆华数车间研发测试区,研发人员在测试机器人的各项性能。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成立之初招不到专业人才

就自己培养研发团队

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长久以来,以ABB、库卡、发那科和安川等为代表的国外机器人巨头,垄断了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在中国占有了70%的市场蛋糕。

在巨头们的“围堵下”,很多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只能给它们“打工”,做组装和代加工。而重庆华数却不甘沦为国外巨头的“打工仔”。

早在2014年诞生时,重庆华数就把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灵魂,立志攻克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民族品牌工业机器人。

“短期而言,走自主创新这条路无疑会遭遇‘阵痛’。但从长期来看,我们只有通过创新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才不会受制于人,更有发展后劲。”王旭丽说。

但这条路注定非常难走。别的不说,光是人才问题就让重庆华数感到头疼不已。

重庆华数成立之初,正好是重庆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之时,招不到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最初只有3名伺服驱动器产品方面的科研人员。就这3人,还是重庆华数母公司华中数控支援的。

重庆华数研发团队负责人夏亮回忆,就这么他们几个人,只能支撑研发团队勉强运行,将近半年时间,由于缺乏人手,研发部门成果寥寥。

研发部门的困境,让负责公司团队建设的王旭丽伤透了脑筋。经过公司高层的商讨,一个新想法被提了出来:既然招不到专业技术人才,那就自己来培养人才。

说干就干。重庆华数开始在重庆高校里招聘学机械、运动控制等专业、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到2014年底,陆续招收了10多人。

这些人进入公司后,重庆华数按照每个人所学专业及技术强项,安排他们从事不同的研发工作。在夏亮的指导下,他们从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开始,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到2015年年末,一支近20人的研发团队终于成型,并在后来成为了重庆华数研发体系中的核心骨干。2016年下半年,这支研发团队经过反反复复的无数次试验,在伺服驱动器这项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成功研发出重庆华数第一代伺服驱动器。

协同创新破解研发难题

已攻克300余项关键技术

欲打造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品牌,仅靠重庆华数自己的研发团队还远远不够。

因为,一台工业机器人往往由上百个零件组成,涉及到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以及人机协作、高集成一体化关节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5月6日,重庆华数车间应用测试区,研发人员对机器人进行系统测试。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我们在研发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这些技术涉及面广,研发难度大,单靠一家企业或研究机构根本无法全部搞定。”夏亮说。

怎么解决上述难题?重庆华数拿出了应对之策:协同创新。即与机器人应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联手,根据各自技术优势分工合作,协同研发,以缩短研发时间,加快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2017年,重庆华数和重庆鲁班机器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一家笔电外壳加工企业合作,拿到重庆市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基于3C行业的打磨抛光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其中,鲁班研究院主要负责研发六维力传感器、自动换沙设备等关键技术,重庆华数负责研发机器人本体和离线示教编程技术及产业化,笔电外壳加工企业负责示范应用。这种分工合作很快收到效果,不到2年时间,便研发成功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金属部件表面处理的打磨抛光机器人。

尝到甜头,重庆华数趁热打铁:

2019年,重庆华数与重庆市科技局、两江新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数控和重庆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致力于聚焦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2020年,该研究院和重庆华数携手启动机器人驱控一体控制装置研发项目。此后,双方经过15个月的研发试验,成功开发出高性能机器人驱控一体装置。

凭借自己的研发团队及协同创新,成立8年来,重庆华数攻克了300余项关键技术及工业机器人核心系统难题,取得2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五大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司成功实现了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和机器人本体等四大技术的自主研发。

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产品创新

50余种工业机器人均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取得的成果,能不能转变为产品竞争力,关键看是不是围绕市场,开展产品创新。

重庆华数走的正是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产品创新这条道路。

比如重庆华数的一款明星产品——BR6双旋机器人,便是跟客户的需求创新开发出来的。

2017年,重庆华数在走访调研深圳某电子产品代工企业时发现,其厂房使用了上万台数控机床,机床之间的位置非常窄。这让想在生产线上添加机器人的该企业负责人犯起了难:市场上已有的体型较大的传统机器人,根本放不下。如果非要用,只有扩大厂房,但这会增加成本。

这时,重庆华数研发人员提出,可为其量身定制一款机器人。

对方随即抛出标准:如果能开发出占地小、速度高、负载6公斤以上、可用于上下料、喷涂等作业的机器人,且3个月之内能出成品,便会大量采购。

重庆华数迅速组织主要研发力量投入产品研发。仅用时2个月,便开发出国内首款双旋机器人。该产品从结构到控制算法上都进行了创新,比传统结构通用型六轴机器人多了内旋功能,打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仅能外旋的运动方式。其负载达6-8公斤,占地面积小于0.06平方米,能在狭小空间工位上进行作业,且在速度上比传统结构机器人提升30%以上。

这款产品在上述代工企业投入试用后,满足了该企业提出的所有要求,顺利拿到了数百台订单。之后,该产品还受到重庆、深圳等地多家电子产品代工企业青睐,市场反响非常好,并拿下了中国设计领域的“奥斯卡”奖——2017中国好设计银奖。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8年来,重庆华数依靠这种模式,成功打造出BR双旋、垂直多关节、水平多关节等六大系列、50余种规格的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市场逐渐从3C和家电行业,拓展至厨卫、五金、汽摩和鞋服等多个行业。

“目前,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机器人产品卖到了重庆、四川、安徽、江苏、广东、上海和北京等20多个省份,在数控机床加工、冲压、搬运、打磨、涂胶、焊接和装配等工艺环节形成了规模化应用。”王旭丽表示,得益于此,重庆华数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2020以来,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公司机器人产品年均销量增幅也达到了30%以上。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专精特新”企业是怎样炼成的⑯|重庆华数掌握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 工业机器人产品自主化率超80%

2022-06-07 16:09:35 来源:

企业名片

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致力于依靠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工业机器人。成立8年来,公司在被国外巨头垄断的工业机器人五大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领域,除减速机外全部实现自主研发,工业机器人产品自主化率超80%。

走进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重庆华数)的车间,只见一条白色的机械臂抓起一个圆形的铁饼,完成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闪转腾挪后,达到指定位置将铁饼放下。

“这是我们今年新研发出的一款三合一机器人,它臂展2米,最大负载达20公斤,可用于搬运、打磨、焊接。”重庆华数常务副总经理王旭丽介绍,这款看似普普通通的机器人,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却非常不简单:其核心部件中,除减速机外全部由重庆华数自主研制,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产品自主化率超80%。

而这只是重庆华数在国外机器人巨头围堵下,依靠自主创新奋力实现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突围的一个缩影。

5月6日,重庆华数车间研发测试区,研发人员在测试机器人的各项性能。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成立之初招不到专业人才

就自己培养研发团队

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长久以来,以ABB、库卡、发那科和安川等为代表的国外机器人巨头,垄断了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在中国占有了70%的市场蛋糕。

在巨头们的“围堵下”,很多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只能给它们“打工”,做组装和代加工。而重庆华数却不甘沦为国外巨头的“打工仔”。

早在2014年诞生时,重庆华数就把自主创新视为企业灵魂,立志攻克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民族品牌工业机器人。

“短期而言,走自主创新这条路无疑会遭遇‘阵痛’。但从长期来看,我们只有通过创新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才不会受制于人,更有发展后劲。”王旭丽说。

但这条路注定非常难走。别的不说,光是人才问题就让重庆华数感到头疼不已。

重庆华数成立之初,正好是重庆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之时,招不到好的专业技术人才,公司最初只有3名伺服驱动器产品方面的科研人员。就这3人,还是重庆华数母公司华中数控支援的。

重庆华数研发团队负责人夏亮回忆,就这么他们几个人,只能支撑研发团队勉强运行,将近半年时间,由于缺乏人手,研发部门成果寥寥。

研发部门的困境,让负责公司团队建设的王旭丽伤透了脑筋。经过公司高层的商讨,一个新想法被提了出来:既然招不到专业技术人才,那就自己来培养人才。

说干就干。重庆华数开始在重庆高校里招聘学机械、运动控制等专业、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到2014年底,陆续招收了10多人。

这些人进入公司后,重庆华数按照每个人所学专业及技术强项,安排他们从事不同的研发工作。在夏亮的指导下,他们从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开始,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到2015年年末,一支近20人的研发团队终于成型,并在后来成为了重庆华数研发体系中的核心骨干。2016年下半年,这支研发团队经过反反复复的无数次试验,在伺服驱动器这项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成功研发出重庆华数第一代伺服驱动器。

协同创新破解研发难题

已攻克300余项关键技术

欲打造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品牌,仅靠重庆华数自己的研发团队还远远不够。

因为,一台工业机器人往往由上百个零件组成,涉及到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以及人机协作、高集成一体化关节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5月6日,重庆华数车间应用测试区,研发人员对机器人进行系统测试。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我们在研发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这些技术涉及面广,研发难度大,单靠一家企业或研究机构根本无法全部搞定。”夏亮说。

怎么解决上述难题?重庆华数拿出了应对之策:协同创新。即与机器人应用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等联手,根据各自技术优势分工合作,协同研发,以缩短研发时间,加快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2017年,重庆华数和重庆鲁班机器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一家笔电外壳加工企业合作,拿到重庆市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基于3C行业的打磨抛光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示范。其中,鲁班研究院主要负责研发六维力传感器、自动换沙设备等关键技术,重庆华数负责研发机器人本体和离线示教编程技术及产业化,笔电外壳加工企业负责示范应用。这种分工合作很快收到效果,不到2年时间,便研发成功可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金属部件表面处理的打磨抛光机器人。

尝到甜头,重庆华数趁热打铁:

2019年,重庆华数与重庆市科技局、两江新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数控和重庆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重庆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致力于聚焦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2020年,该研究院和重庆华数携手启动机器人驱控一体控制装置研发项目。此后,双方经过15个月的研发试验,成功开发出高性能机器人驱控一体装置。

凭借自己的研发团队及协同创新,成立8年来,重庆华数攻克了300余项关键技术及工业机器人核心系统难题,取得2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五大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司成功实现了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和机器人本体等四大技术的自主研发。

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产品创新

50余种工业机器人均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取得的成果,能不能转变为产品竞争力,关键看是不是围绕市场,开展产品创新。

重庆华数走的正是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产品创新这条道路。

比如重庆华数的一款明星产品——BR6双旋机器人,便是跟客户的需求创新开发出来的。

2017年,重庆华数在走访调研深圳某电子产品代工企业时发现,其厂房使用了上万台数控机床,机床之间的位置非常窄。这让想在生产线上添加机器人的该企业负责人犯起了难:市场上已有的体型较大的传统机器人,根本放不下。如果非要用,只有扩大厂房,但这会增加成本。

这时,重庆华数研发人员提出,可为其量身定制一款机器人。

对方随即抛出标准:如果能开发出占地小、速度高、负载6公斤以上、可用于上下料、喷涂等作业的机器人,且3个月之内能出成品,便会大量采购。

重庆华数迅速组织主要研发力量投入产品研发。仅用时2个月,便开发出国内首款双旋机器人。该产品从结构到控制算法上都进行了创新,比传统结构通用型六轴机器人多了内旋功能,打破了传统工业机器人仅能外旋的运动方式。其负载达6-8公斤,占地面积小于0.06平方米,能在狭小空间工位上进行作业,且在速度上比传统结构机器人提升30%以上。

这款产品在上述代工企业投入试用后,满足了该企业提出的所有要求,顺利拿到了数百台订单。之后,该产品还受到重庆、深圳等地多家电子产品代工企业青睐,市场反响非常好,并拿下了中国设计领域的“奥斯卡”奖——2017中国好设计银奖。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8年来,重庆华数依靠这种模式,成功打造出BR双旋、垂直多关节、水平多关节等六大系列、50余种规格的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市场逐渐从3C和家电行业,拓展至厨卫、五金、汽摩和鞋服等多个行业。

“目前,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机器人生产基地,机器人产品卖到了重庆、四川、安徽、江苏、广东、上海和北京等20多个省份,在数控机床加工、冲压、搬运、打磨、涂胶、焊接和装配等工艺环节形成了规模化应用。”王旭丽表示,得益于此,重庆华数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2020以来,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公司机器人产品年均销量增幅也达到了30%以上。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