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 西南大学“十四五”期间将引进领军拔尖人才200名
。据悉,“十四五”期间,西南大学将汇聚、培育杰出人才、学术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200人以上。

筑巢引凤 西南大学“十四五”期间将引进领军拔尖人才200名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6-09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刘钊 摄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刘钊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6月9日,西南大学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据悉,“十四五”期间,西南大学将汇聚、培育杰出人才、学术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200人以上。

会上,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围绕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创新人才引育新模式、健全人才评价新生态、构建人才激励新机制、营造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学校“十三五”以来人才工作的主要成绩。

人才资源是高校的第一资源,西南大学接下来又将如何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指出,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战略性、最具决定性的发展因素。要精准破解制约学校人才工作重难点问题。李旭锋表示,“十四五”期间,西南大学将汇聚和培育杰出人才、学术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200人以上。为此,学校将围绕重点领域,实施人才特区建设、创新团队支持、战略科学家孵化和青年人才创新发展四大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后备人才培育,制定“一人一策”培育方案,重点支持一批科研基础好、培养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高层次青年后备人才,为国家级人才项目提供人才储备。

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西南大学将实施“聚贤工程”,着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引进。实施“英才工程”,调整和优化高层次人才支持方式,按照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分类,同层次的人才给予相同的支持政策,统筹考虑引进和培育人才,倾斜支持青年人才科研发展。强化“含弘研究员”“含弘优青”系列青年人才品牌,重点支持一批科研基础好、培养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高层次青年后备人才。

“对于像我这样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而言,来到西南大学、并长期留在西南大学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走的齐头并进路线。”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贾韬告诉记者,2015年9月至今,他一直在西南大学工作。他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复杂系统理论和复杂网络,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而西南大学这样综合类大学,为这样的融合学科提供了天然土壤。对他个人而言,工作更看重前景和培育机制,而西南大学针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聚贤工程,在发展学科的同时,制定“一人一策”培育方案也为其创造了良好发展条件。“2021年第一次续签,相信下一个五年我还会继续选择西南大学。”他说道。

据悉,根据规划,到2025年,西南大学将形成杰出人才10人左右、领军拔尖人才200人左右、骨干创新人才1000人左右的“十百千”高层次人才队伍和若干高水平创新团队,有效支撑学校建成研究型大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筑巢引凤 西南大学“十四五”期间将引进领军拔尖人才200名

2022-06-09 21:00:00 来源: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刘钊 摄
会议现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刘钊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秦思思)6月9日,西南大学召开全校人才工作会。据悉,“十四五”期间,西南大学将汇聚、培育杰出人才、学术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200人以上。

会上,西南大学校长张卫国围绕形成人才工作新格局、创新人才引育新模式、健全人才评价新生态、构建人才激励新机制、营造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学校“十三五”以来人才工作的主要成绩。

人才资源是高校的第一资源,西南大学接下来又将如何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西南大学党委书记李旭锋指出,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战略性、最具决定性的发展因素。要精准破解制约学校人才工作重难点问题。李旭锋表示,“十四五”期间,西南大学将汇聚和培育杰出人才、学术带头人、拔尖创新人才200人以上。为此,学校将围绕重点领域,实施人才特区建设、创新团队支持、战略科学家孵化和青年人才创新发展四大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后备人才培育,制定“一人一策”培育方案,重点支持一批科研基础好、培养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高层次青年后备人才,为国家级人才项目提供人才储备。

为了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西南大学将实施“聚贤工程”,着力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引进。实施“英才工程”,调整和优化高层次人才支持方式,按照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分类,同层次的人才给予相同的支持政策,统筹考虑引进和培育人才,倾斜支持青年人才科研发展。强化“含弘研究员”“含弘优青”系列青年人才品牌,重点支持一批科研基础好、培养潜力大、发展势头好的高层次青年后备人才。

“对于像我这样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而言,来到西南大学、并长期留在西南大学的根本原因,是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走的齐头并进路线。”西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贾韬告诉记者,2015年9月至今,他一直在西南大学工作。他的研究方向集中于复杂系统理论和复杂网络,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而西南大学这样综合类大学,为这样的融合学科提供了天然土壤。对他个人而言,工作更看重前景和培育机制,而西南大学针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聚贤工程,在发展学科的同时,制定“一人一策”培育方案也为其创造了良好发展条件。“2021年第一次续签,相信下一个五年我还会继续选择西南大学。”他说道。

据悉,根据规划,到2025年,西南大学将形成杰出人才10人左右、领军拔尖人才200人左右、骨干创新人才1000人左右的“十百千”高层次人才队伍和若干高水平创新团队,有效支撑学校建成研究型大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一懿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