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动乡村振兴 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深入推动乡村振兴,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深入推动乡村振兴 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6-10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深入推动乡村振兴,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重庆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落实“五个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6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市级部门、部分区县和基层干部。

建防返贫监测体系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至关重要。”市乡村振兴局信息管理处处长颜彦说,我市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但仍有一些脱贫户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边缘户面临致贫风险,比如因生病、灾害等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

为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庆探索建立了“点上重点监测、线上专题监测、片上四级监测、面上大数据监测”立体防返贫监测体系,对出现返贫风险的群众实施精准、及时预警监测。

比如,“点上重点监测”方面,按照“不落一村、一户、一人、一项”的要求,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严重困难户开展全面排查,实施常态化监测、动态化管理,重点关注其收支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区县、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颜彦表示,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保证数据、信息联动,实时更新,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秀山县税务局派驻钟灵镇云隘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夕才说,除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外,要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

结合云隘村实际,工作队因地制宜发展山银花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销售平台”模式,让群众获得固定分红。目前,云隘村山银花种植面积达3400余亩,成品花和种苗年销售额达700余万元,户均增收近1.8万元。接下来,云隘村还将打造山银花品牌,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确保粮食安全

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市农业农村委粮油处二级调研员安传林说,目前我市“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生产正常,春播进度总体顺利。小春粮油作物已收获完毕,今年作物种植面积达562.52万亩,较上年增加4.77万亩,总产量122.92万吨,较上年增产1.86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实现双增长,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针对今年旱涝交替和病虫害偏重发生的不利形势,我市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在深化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基础上,重点抓好稳定粮食生产、全面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突出病虫害监测防控、推进“三夏”农机化生产、落实夏季粮油收购等五方面工作,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3012万亩、1087万吨。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南川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南川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尹付国表示,为扛稳粮食安全重要政治责任,南川认真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严禁乱占耕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等行为,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为提升耕地综合产能,大力实施“千年良田”工程、“七化”示范区建设,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为重点,今年将建成7万亩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2000亩,确保良田粮用。

作为我市产粮大区,梁平区把提高粮食产量、提升重要农产品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罗绍岳说,通过实施提高粮食单产攻坚计划,提升主要作物生产水平,实现“稳高产”“提中产”“带低产”,结合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提升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升效益方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等优良新品种;落实利农惠农强农政策,形成稻子、柚子、鸭子、竹子、豆子“五子”资源加工集群,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面子里子”一起抓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为我们打造美丽乡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农业农村委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处处长刘明说。

2018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村庄环境基本实现了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去年,我市又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印发《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从全面推开到整体提升转变。

刘明表示,为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当前我市正加紧制订《重庆市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细化全市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努力绘就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近年来,北碚区柳荫镇以农为源、以旅为向、以艺为魂、以学为品、以治为本,深耕在地“柳”文化、“渠”文化,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新路。柳荫镇党委书记何波介绍,以东升村为例,为把美丽田园变成“美丽经济”,该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形成了“又见柳荫·奇彩东升”全域旅游品牌,让画里乡村、梦里乡愁变成了现实。

而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则以文化为魂,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成为全市文创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村。丰文街道农服中心主任李强表示,三河村引入书画、陶瓷等艺术家和非遗文化传承人,打造了“三河村艺术家村落”,目前已签约“缙泉烧”“镜蓝染”等20多项艺术、休闲配套产业。通过“集体经济组织+艺术家+农户+产业”模式,三河村闲置的农房和土地被盘活,通过文创赋能村民户均增收3600元,三河村也成为了城里人安放“乡愁”的地方。

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红利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近年来,涪陵通过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三变’改革等,不断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余智勇表示,通过入股、联合出资、盘活闲置宅基地和承包地4种方式,去年底,涪陵新发展农村“三变”股份合作社255个,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779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余元。

为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渝北区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探索“三变+”新模式,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渝北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渝北将以合股联营为手段,实行现代股份制运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三变”改革参与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培育改革实施主体,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合作,打造一批农村“三变”改革合股联营经营主体。同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把“三变”改革经营利润通过规范分配,及时足额回流到集体经济组织,让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三变’改革激活了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实现‘产业连体’‘股权连心’,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市农业农村委政策改革处副处长刘勇俊说。截至目前,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市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13.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7亿元,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占比达99.8%,43%的村年经营收入超5万元,基本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接下来,我市将在总结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更多行政村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让更多农民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深入推动乡村振兴 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2022-06-10 06:13:07 来源: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深入推动乡村振兴,精心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

近年来,重庆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落实“五个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6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市级部门、部分区县和基层干部。

建防返贫监测体系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至关重要。”市乡村振兴局信息管理处处长颜彦说,我市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但仍有一些脱贫户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边缘户面临致贫风险,比如因生病、灾害等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

为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庆探索建立了“点上重点监测、线上专题监测、片上四级监测、面上大数据监测”立体防返贫监测体系,对出现返贫风险的群众实施精准、及时预警监测。

比如,“点上重点监测”方面,按照“不落一村、一户、一人、一项”的要求,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严重困难户开展全面排查,实施常态化监测、动态化管理,重点关注其收支情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区县、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颜彦表示,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立体防贫返贫监测体系,保证数据、信息联动,实时更新,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秀山县税务局派驻钟灵镇云隘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夕才说,除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外,要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的钱包鼓起来。

结合云隘村实际,工作队因地制宜发展山银花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销售平台”模式,让群众获得固定分红。目前,云隘村山银花种植面积达3400余亩,成品花和种苗年销售额达700余万元,户均增收近1.8万元。接下来,云隘村还将打造山银花品牌,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让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确保粮食安全

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市农业农村委粮油处二级调研员安传林说,目前我市“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生产正常,春播进度总体顺利。小春粮油作物已收获完毕,今年作物种植面积达562.52万亩,较上年增加4.77万亩,总产量122.92万吨,较上年增产1.86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实现双增长,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针对今年旱涝交替和病虫害偏重发生的不利形势,我市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在深化落实粮食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基础上,重点抓好稳定粮食生产、全面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突出病虫害监测防控、推进“三夏”农机化生产、落实夏季粮油收购等五方面工作,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3012万亩、1087万吨。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南川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南川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尹付国表示,为扛稳粮食安全重要政治责任,南川认真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严禁乱占耕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等行为,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为提升耕地综合产能,大力实施“千年良田”工程、“七化”示范区建设,以“改大、改水、改路、改土”为重点,今年将建成7万亩高标准农田,宜机化改造2000亩,确保良田粮用。

作为我市产粮大区,梁平区把提高粮食产量、提升重要农产品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罗绍岳说,通过实施提高粮食单产攻坚计划,提升主要作物生产水平,实现“稳高产”“提中产”“带低产”,结合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提升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升效益方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等优良新品种;落实利农惠农强农政策,形成稻子、柚子、鸭子、竹子、豆子“五子”资源加工集群,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面子里子”一起抓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为我们打造美丽乡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农业农村委人居环境和社会事业处处长刘明说。

2018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村庄环境基本实现了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去年,我市又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印发《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从全面推开到整体提升转变。

刘明表示,为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当前我市正加紧制订《重庆市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细化全市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努力绘就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近年来,北碚区柳荫镇以农为源、以旅为向、以艺为魂、以学为品、以治为本,深耕在地“柳”文化、“渠”文化,走出了一条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新路。柳荫镇党委书记何波介绍,以东升村为例,为把美丽田园变成“美丽经济”,该村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形成了“又见柳荫·奇彩东升”全域旅游品牌,让画里乡村、梦里乡愁变成了现实。

而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则以文化为魂,通过艺术赋能乡村,成为全市文创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村。丰文街道农服中心主任李强表示,三河村引入书画、陶瓷等艺术家和非遗文化传承人,打造了“三河村艺术家村落”,目前已签约“缙泉烧”“镜蓝染”等20多项艺术、休闲配套产业。通过“集体经济组织+艺术家+农户+产业”模式,三河村闲置的农房和土地被盘活,通过文创赋能村民户均增收3600元,三河村也成为了城里人安放“乡愁”的地方。

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红利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近年来,涪陵通过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三变’改革等,不断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余智勇表示,通过入股、联合出资、盘活闲置宅基地和承包地4种方式,去年底,涪陵新发展农村“三变”股份合作社255个,组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779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万余元。

为让农村“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分散的资金聚起来、增收的渠道多起来,渝北区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探索“三变+”新模式,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渝北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渝北将以合股联营为手段,实行现代股份制运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三变”改革参与集体经济发展,多元化培育改革实施主体,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合作,打造一批农村“三变”改革合股联营经营主体。同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把“三变”改革经营利润通过规范分配,及时足额回流到集体经济组织,让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三变’改革激活了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实现‘产业连体’‘股权连心’,对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市农业农村委政策改革处副处长刘勇俊说。截至目前,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市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13.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27亿元,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占比达99.8%,43%的村年经营收入超5万元,基本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接下来,我市将在总结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面向更多行政村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让更多农民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