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这支听力康复团队要做“声音的守护者”

重庆这支听力康复团队要做“声音的守护者”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7-04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王懿瑶

11

康厚墉正在为患者做检查。记者 何赛格 摄/视觉重庆

6月23日,重庆医科大学“新声喜语”公益项目走进忠县特殊教育学校,这是重庆医科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系常务副主任,重医附一院耳鼻喉科教授、主任医师康厚墉的团队第三次来到这里,开展“新声喜语”康复软件试用后的短期效果评估、问题收集与调研。

一年多来,康厚墉的团队如同“声音的守护者”,进校园、进社区,致力于让孩子和老人听得清、说得明,走出聋哑世界、重获“新声”。

补国内人才短板 重庆高校听力学行业实现零的突破

康厚墉已在听力康复领域深耕数年,2010年博士毕业后,他前往全球顶尖听力专家云集的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所深造。“那段求学经历让我一窥国际听力学和言语康复的技术高峰。”

2011年,康厚墉初到重庆医科大学工作就接到一个任务:受重庆市卫健委之托开展助听器验配师培训,这个培训班连办了十年,为全国培训了1000多名助听器验配师。

这项工作让康厚墉获得很多一手资讯,他发现,我国在听力学教育方面存在巨大短板,专业人才的紧缺对于整个领域的进步来说是致命的。

“我国听力言语残疾、失语症、孤独症、脑瘫等存在听力言语障碍的患者已超578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听力障碍人群,国内能够提供专业听力学服务的人才却极度匮乏,听力学的教育模式和规模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康厚墉介绍,在2015年,全国不到十所高校开设听力学专业,当年的听力学本科毕业生只有几百人;而美国这样的高校有200多所,每年毕业生3万多人。听力师在美国是最流行的十大职业之一。

听力受损伤的人群越来越庞大,他们需要的是更为专业的听力服务,关注他们的听力和心理健康,从细节上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015年,康厚墉在重庆医科大学支持下开始筹备“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2018年经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审核通过,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已连续招生三届,每届40余名学生。

他认为,这样持续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将解决听力学、言语康复人才紧缺状况,为健康中国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使人人都能享有聆听世界的权利。

这个全新的学科除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由此,康厚墉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科研课题和实践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校内学有所得、在校外学有所用。

目前,学生们深度参与的“新声喜语”项目、“渝悦听”项目已获得重庆医科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金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重庆医科大学校赛总决赛三等奖。

这两个广受好评的项目,成为康厚墉团队开展公益活动的技术支撑。

“新声喜语”让语前聋少年听得清、说得明

忠县特殊教育学校16岁学生周航熊是先天性语前聋,在康厚墉的公益团队介入前,他听不见也不会说,现在他不仅可以听明白简单的词句,还可以主动说出“你好”“谢谢”之类的词语,进行基本问候。他身上的变化,源于“新声喜语”公益项目。

“先天性语前聋即没学语言之前就耳聋了,其相关疾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20年底,康厚墉链接社会资源,亲手为忠县23名先天性语前聋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其后一直关注他们的康复效果。

“几个月后,我实地回访,发现所有孩子都没戴人工耳蜗。”他解释说,因为人工耳蜗产生的声音刺激对于没有听过声音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吵闹的,这些孩子厌恶人工耳蜗的噪音,不喜欢枯燥的康复,就偷偷摘掉耳蜗,甚至还因为逃避戴耳蜗而和父母争执。

的确,这些孩子因年龄偏大(超过6岁),错过了听觉康复最佳阶段。但听觉中枢是可以重塑的,需要持续地听,反复的训练。怎样才能让他们愿意佩戴人工耳蜗、主动接受康复训练?康厚墉着手组建科研团队,希望打破国际上公认的大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者难以康复的结论。

他联合重庆师范大学高晓慧博士团队,获得医疗、特教、互联网、营销等多领域专家智力支持,“新声喜语”项目在市科技局立项,并得到50万元支持。

今年3月,前后100多人参与研发、投入100多万元的康复教育软件“新声喜语”在忠县特殊教育学校试点投用。这款软件基于青少年喜好,为听力言语障碍患者构建康复语料库,聚焦呼吸训练、发音训练、共鸣训练、构音训练等开发小游戏、动画短片,制定规范化远程康复流程,让聋哑青少年在玩中学习、康复。以后还有望通过不断更新升级,为失语症患者、孤独症患者等提供帮助。

近十次课程后,公益项目教师田彩欣喜于孩子们的进步:“他们特别喜欢这个软件,几乎没有人能抗拒里面的游戏和动画。教学前,绝大部分孩子在听说方面是最低水平,现在进步快的孩子可以说出简单的词句。”

田彩说,孩子们的表现虽稚嫩笨拙,但已经可以感受到他们在交流中的快乐。

“听力大篷车”让老年人“声声入耳”

除了青少年,老年人更是听力障碍的重点群体。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市有听力持证残疾人64465人,其中60岁以上的有31811人,占一半左右。

康厚墉团队针对老年人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三分之一65岁以上老人是中度或重度耳聋,75岁以上老人一半是重度耳聋。尽管如此,寻求听力服务的老人却少之又少,一百位老人中只有一位佩戴了助听器。“许多老人认为‘说大声点能听清’就没事,其实这时已是中度聋,再往后发展,医疗干预会越来越困难。”

为了向老年人科普听力健康的重要性,延缓他们听力下降,康厚墉牵头成立重庆医科大学“听力大篷车”公益组织,推动“听力大篷车”进社区。

今年5月,“听力大篷车”首次开进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古渡社区,重庆医科大学向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赠送了“听力宝”听力监测设备,务求从听力监测端把技术难度降低,让社区老人在家门口检测听力。

古渡社区老人李兰娟很爱听收音机,听力下降后也从不当回事,只是一味调高收音机音量。她浑然不觉扰民,却常常遭到邻居投诉。在“听力大篷车”公益活动中,李兰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检查,发现自己已是重度耳聋,需要佩戴助听器了。

“这次进社区的检查结果不容乐观,40多位老人中只有5位情况稍好,其他不是中度聋,就是重度聋。”康厚墉告诉记者,为帮助老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他的团队将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医疗资源的方式,把助听器价格从市面上的1万元左右降到1000元左右,让更多老人用得起、愿意用。

今年暑假,“听力大篷车”的覆盖面将扩大到20个点,唤醒更多市民听力健康意识。

“这些研发与公益活动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康厚墉介绍,他的近期目标是联合研发、产品、康复等上下游企业,在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听力康复集群,形成重庆听力大健康全产业链,用十年时间与国外优势企业同台竞技,实现国产替代。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这支听力康复团队要做“声音的守护者”

2022-07-04 07:17:43 来源:

记者 张莎 实习生 王懿瑶

11

康厚墉正在为患者做检查。记者 何赛格 摄/视觉重庆

6月23日,重庆医科大学“新声喜语”公益项目走进忠县特殊教育学校,这是重庆医科大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系常务副主任,重医附一院耳鼻喉科教授、主任医师康厚墉的团队第三次来到这里,开展“新声喜语”康复软件试用后的短期效果评估、问题收集与调研。

一年多来,康厚墉的团队如同“声音的守护者”,进校园、进社区,致力于让孩子和老人听得清、说得明,走出聋哑世界、重获“新声”。

补国内人才短板 重庆高校听力学行业实现零的突破

康厚墉已在听力康复领域深耕数年,2010年博士毕业后,他前往全球顶尖听力专家云集的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所深造。“那段求学经历让我一窥国际听力学和言语康复的技术高峰。”

2011年,康厚墉初到重庆医科大学工作就接到一个任务:受重庆市卫健委之托开展助听器验配师培训,这个培训班连办了十年,为全国培训了1000多名助听器验配师。

这项工作让康厚墉获得很多一手资讯,他发现,我国在听力学教育方面存在巨大短板,专业人才的紧缺对于整个领域的进步来说是致命的。

“我国听力言语残疾、失语症、孤独症、脑瘫等存在听力言语障碍的患者已超578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听力障碍人群,国内能够提供专业听力学服务的人才却极度匮乏,听力学的教育模式和规模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康厚墉介绍,在2015年,全国不到十所高校开设听力学专业,当年的听力学本科毕业生只有几百人;而美国这样的高校有200多所,每年毕业生3万多人。听力师在美国是最流行的十大职业之一。

听力受损伤的人群越来越庞大,他们需要的是更为专业的听力服务,关注他们的听力和心理健康,从细节上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2015年,康厚墉在重庆医科大学支持下开始筹备“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2018年经教育部、重庆市教委审核通过,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目前已连续招生三届,每届40余名学生。

他认为,这样持续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将解决听力学、言语康复人才紧缺状况,为健康中国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使人人都能享有聆听世界的权利。

这个全新的学科除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需要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由此,康厚墉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科研课题和实践创新活动,让学生在校内学有所得、在校外学有所用。

目前,学生们深度参与的“新声喜语”项目、“渝悦听”项目已获得重庆医科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赛金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选拔赛重庆医科大学校赛总决赛三等奖。

这两个广受好评的项目,成为康厚墉团队开展公益活动的技术支撑。

“新声喜语”让语前聋少年听得清、说得明

忠县特殊教育学校16岁学生周航熊是先天性语前聋,在康厚墉的公益团队介入前,他听不见也不会说,现在他不仅可以听明白简单的词句,还可以主动说出“你好”“谢谢”之类的词语,进行基本问候。他身上的变化,源于“新声喜语”公益项目。

“先天性语前聋即没学语言之前就耳聋了,其相关疾病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20年底,康厚墉链接社会资源,亲手为忠县23名先天性语前聋孩子植入人工耳蜗,其后一直关注他们的康复效果。

“几个月后,我实地回访,发现所有孩子都没戴人工耳蜗。”他解释说,因为人工耳蜗产生的声音刺激对于没有听过声音的孩子来说是陌生的、吵闹的,这些孩子厌恶人工耳蜗的噪音,不喜欢枯燥的康复,就偷偷摘掉耳蜗,甚至还因为逃避戴耳蜗而和父母争执。

的确,这些孩子因年龄偏大(超过6岁),错过了听觉康复最佳阶段。但听觉中枢是可以重塑的,需要持续地听,反复的训练。怎样才能让他们愿意佩戴人工耳蜗、主动接受康复训练?康厚墉着手组建科研团队,希望打破国际上公认的大龄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者难以康复的结论。

他联合重庆师范大学高晓慧博士团队,获得医疗、特教、互联网、营销等多领域专家智力支持,“新声喜语”项目在市科技局立项,并得到50万元支持。

今年3月,前后100多人参与研发、投入100多万元的康复教育软件“新声喜语”在忠县特殊教育学校试点投用。这款软件基于青少年喜好,为听力言语障碍患者构建康复语料库,聚焦呼吸训练、发音训练、共鸣训练、构音训练等开发小游戏、动画短片,制定规范化远程康复流程,让聋哑青少年在玩中学习、康复。以后还有望通过不断更新升级,为失语症患者、孤独症患者等提供帮助。

近十次课程后,公益项目教师田彩欣喜于孩子们的进步:“他们特别喜欢这个软件,几乎没有人能抗拒里面的游戏和动画。教学前,绝大部分孩子在听说方面是最低水平,现在进步快的孩子可以说出简单的词句。”

田彩说,孩子们的表现虽稚嫩笨拙,但已经可以感受到他们在交流中的快乐。

“听力大篷车”让老年人“声声入耳”

除了青少年,老年人更是听力障碍的重点群体。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市有听力持证残疾人64465人,其中60岁以上的有31811人,占一半左右。

康厚墉团队针对老年人做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三分之一65岁以上老人是中度或重度耳聋,75岁以上老人一半是重度耳聋。尽管如此,寻求听力服务的老人却少之又少,一百位老人中只有一位佩戴了助听器。“许多老人认为‘说大声点能听清’就没事,其实这时已是中度聋,再往后发展,医疗干预会越来越困难。”

为了向老年人科普听力健康的重要性,延缓他们听力下降,康厚墉牵头成立重庆医科大学“听力大篷车”公益组织,推动“听力大篷车”进社区。

今年5月,“听力大篷车”首次开进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古渡社区,重庆医科大学向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赠送了“听力宝”听力监测设备,务求从听力监测端把技术难度降低,让社区老人在家门口检测听力。

古渡社区老人李兰娟很爱听收音机,听力下降后也从不当回事,只是一味调高收音机音量。她浑然不觉扰民,却常常遭到邻居投诉。在“听力大篷车”公益活动中,李兰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去检查,发现自己已是重度耳聋,需要佩戴助听器了。

“这次进社区的检查结果不容乐观,40多位老人中只有5位情况稍好,其他不是中度聋,就是重度聋。”康厚墉告诉记者,为帮助老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他的团队将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医疗资源的方式,把助听器价格从市面上的1万元左右降到1000元左右,让更多老人用得起、愿意用。

今年暑假,“听力大篷车”的覆盖面将扩大到20个点,唤醒更多市民听力健康意识。

“这些研发与公益活动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康厚墉介绍,他的近期目标是联合研发、产品、康复等上下游企业,在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听力康复集群,形成重庆听力大健康全产业链,用十年时间与国外优势企业同台竞技,实现国产替代。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