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通道建设路线图 共享通道合作大机遇
七月二十二日,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二○二二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现场。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7月22日,作为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内容,2022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论坛现场,6位嘉宾以“陆海新通道:绘就‘一带一路’工笔画”为主题,多角度对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建言献策。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
陆海新通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吉喆表示,陆海新通道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网络的重要骨架之一。随着通道的国际辐射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通道后续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把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重要平台。他认为,建设陆海新通道,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更好地发挥RCEP作用,稳定发展亚太地区产业链、供应链。
二是以建设陆海新通道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他建议,各方立足通道发展,加大开放力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运输通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三是把陆海新通道打造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示范。他建议,各方应该加强国际交流平台对接,促进通道沿线各国高层互访联动,加强重点项目对接,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陆海新通道沿线集聚,着力培育开放合作新增长点。
重庆市政府副市长郑向东:
陆海新通道建设探索了西部地区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发展新路径
郑向东谈到,陆海新通道建设已近五年,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巨大的合作成果。5年来,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1.8万列,网络覆盖107个国家和地区的319个港口。陆海新通道建设探索了西部地区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的发展新路径。
郑向东说,重庆作为运营组织中心,向各方提出四点倡议。一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打破市场垄断、行业分割和地区保护,促进商品要素流通顺畅。二是密切产业链、供应链联系,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通道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网络。三是持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共建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带,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四是构建有序高效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提升政策信息透明度,构建良性市场秩序。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
借陆海新通道探索更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王磊表示,阿斯利康是最早受益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中欧班列的制药公司,未来,阿斯利康将搭乘陆海新通道建设东风,与重庆、与中国中西部地区、与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机会。
王磊介绍,下一步,阿斯利康将通过陆海新通道,将更多优质药品进口到重庆甚至中国。同时,阿斯利康将依托陆海新通道的物流优势,尝试打造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进出口业务。
此外,阿斯利康将用好陆海新通道,结合重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医疗资源以及地方龙头医药企业的优势,在疫苗、创新药、数字化医疗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专家郑新立:
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和完善可促进东南亚各国均衡发展
郑新立认为,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为重庆以开放带动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东盟国家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带来良机。
他表示,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超大型城市,正在成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贸易物流中心、现代金融中心,经济辐射能力强,与东盟国家在产业上处于垂直分工状态。
“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和完善,必将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优化配置,建立起面向全球市场的产业链、供应链,使各国和地区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成倍增加,从而促进东南亚各国的均衡发展。”郑新立说。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高泉庆:
陆海新通道深化了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的产业连接
高泉庆表示,陆海新通道深化了中国西部与新加坡及东盟国家的产业连接,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联通为着力点,从新加坡和重庆的“点对点”合作,带动中国西部、东盟各国“面对面”的互联互通,为共赢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机遇。
他认为,陆海新通道不仅是一条商业贸易发展的通道,更承载着共享发展果实的美好愿景。包括实现中国西部和沿线国家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协同发展、互补共赢,同时促进东盟与中国实现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由此铺下更长远的合作跑道。
下一步,各方应围绕陆海新通道做细做实多边产业合作寻求共赢,前瞻谋划科技创新的重点合作方向,加强数字经济一体化和网络安全,并结合RCEP,为“造福人类”打开一条经济“康庄大道”。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家生:
陆海新通道是西部地区高水平开放重要动能
廖家生认为陆海新通道从无到有、从倡议到共建,经历近五年的培育发展,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运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已成为推动整个西部地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动能。
他为积极共建陆海新通道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地方政府赋能。支持物流运输企业优化国际铁路、海铁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加大对通道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和多式联运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国家部委统筹。发挥省部级联席会议机制的作用,指导相关主体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运力运价支持机制,出台推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多项陆海开放政策措施。三是加强区域国家协作。在RCEP正式生效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共建一批跨国物流园区。 本报记者 陈钧 杨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