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并重”促进国产工业软件“弯道超车”
——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主题演讲嘉宾热议行业发展趋势
数字化浪潮中,工业软件正成为“弄潮儿”。7月27日,在重庆举行的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参会演讲嘉宾均表示,创新工业软件,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设的“重头戏”。

“软硬并重”促进国产工业软件“弯道超车”
——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主题演讲嘉宾热议行业发展趋势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7-28
11

7月27日,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在渝州宾馆举行。图为主题演讲现场。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数字化浪潮中,工业软件正成为“弄潮儿”。

7月27日,在重庆举行的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参会演讲嘉宾均表示,创新工业软件,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设的“重头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工业软件和芯片,是企业生产高精尖产品的两个前提。我国工业软件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才进入发力阶段。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国产工业软件产业整体存在“小、散、差”等痛点,产业链并不完整。他表示,除了发展起步晚、技术被“卡脖子”,我国软件人才、研发投入等方面也存在“短板”。

正是看到工业软件的发展瓶颈,此前工信部出台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要补足国内产业链短板弱项,其中工业软件将是重点补强环节。

“发力工业软件,将是破局智能制造的关键一招。”国家制造业双创联盟专家、研究员宁振波表示,工业软件作为我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近年来展现出强大的产业生命力。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针对性强、支持力大的政策出台,工业软件将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核心技术与市场渗透力,将是未来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两个重点。

“无论从企业经营还是投资角度来说,国产工业软件板块都有广阔的提升空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表示,从产业格局来看,尽管目前国内软件产业链的上中游仍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但我国软件企业已经在中高端细分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随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国产工业软件板块的市场规模、发展增速都可圈可点。

王建民说,目前国内工业软件呈现出“融合应用”“软硬并重”的发展格局,产业链升级与国产化替代不断提速,大量新技术项目落地实施,为众多企业和资本进入赛道提供了机遇,再加上一批国家政策不断实施推进,让国产工业软件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特别是以建设工业软件生态合作平台为契机,国内多家软件产业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发力。

在演讲环节,广州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唐湘民、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刚表示,从产业发展趋势看,要弥补国内工业软件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必须要在资金、人才、技术等环节“下功夫”,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同时,要充分借助政策红利完善投融资机制,以此推动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建设软件产业生态的过程中,要协调工业软件开发商、市场用户及投资方等,共同推动生态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工业软件产品竞争力。

院士建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让工业软件“硬碰硬”解决制造业痛点

发展工业软件,关键是要“硬碰硬”,让它解决制造业实际问题,破解生产“痛点”。在企业中,机器人和工人是协同关系,工人通过操作系统平台,精准控制操作机器人作业,而机器人通过精准操作,可以完成不少人工无法完成的工序,这样的人工和机器两者通过互相作用以此增强工作效率,正是在工业软件的支持下进行的。

在工业化进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工业技术实现工业技术软件化,以此孕育出优秀的工业软件。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单位都需要以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为主线,通过信息化赋能创新,推动工业软件发展壮大。

要发展壮大工业软件,必须更加坚定自主创新信念,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提炼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才能培育出更多高水平的工业软件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

工业仿真软件市场增量前景可观

重庆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深厚,给工业仿真软件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工业软件是服务企业规划、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流程的产品,其本质是将工业知识软件化,特别是在工业软件的赋能下,企业的生产经验与软件系统融合,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工作效率。

当前工业仿真软件行业空间广阔,市场需求旺盛,我国自主工业仿真软件迎来时代性发展机遇。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宏观政策引导下,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发力、协同发展,今后我国自主工业仿真软件将在加强与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发展中,体现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具体表现为“多、快、好、省”四类特点——“多”即为企业解决更多生产问题,“快”即计算效率更高,“好”即计算结果更加高效准确,“省”即软件使用门槛和成本更低。

目前我国工业仿真软件市场增量前景可观,预计将在3年内达到200亿元产值规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

让数据流通融合推动全场景数字化

智能化不是取代人,也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通过智能化来释放繁重的人工,让人能够集中精力投身项目研发。

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就是采用工业互联网,让数据能够流通融合,推动全场景数字化。要推动工业软件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规划,尤其是要加强工业软件底层系统研发和投入。同时积极培育一批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研发机构,完善工业软件产业人才供给体系,通过深化数据、通信科学与工业机理等场景的融合,将数据采集变为信息沉淀,推动全场景数字化应用,助力企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

通过智能制造改变制造业“效益曲线”

智能制造就是通过“软硬兼施”,让工业软件运用于机器设备硬件,在技术、物料、装备、制造、管理5个维度,向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精益化、柔性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这8个方面加以推进。

在传统观念中,制造环节处在价值链底端,而产品附加值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制造环节痛点。我们通过智能制造,可以改变传统的“效益曲线”,让制造这个不怎么赚钱的环节,变成赚钱环节。

如何通过智能制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基于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和流程业务,将质量全过程控制纳入到信息化和数据化进程中,同时提升设备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实现产品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带动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

本版稿件由记者夏元、左黎韵、白麟,见习记者贺子桓,实习生周丹、王森孝采写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软硬并重”促进国产工业软件“弯道超车”
——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主题演讲嘉宾热议行业发展趋势

2022-07-28 07:11:32 来源:
11

7月27日,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在渝州宾馆举行。图为主题演讲现场。 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数字化浪潮中,工业软件正成为“弄潮儿”。

7月27日,在重庆举行的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主题演讲环节,多位参会演讲嘉宾均表示,创新工业软件,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设的“重头戏”。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工业软件和芯片,是企业生产高精尖产品的两个前提。我国工业软件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才进入发力阶段。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国产工业软件产业整体存在“小、散、差”等痛点,产业链并不完整。他表示,除了发展起步晚、技术被“卡脖子”,我国软件人才、研发投入等方面也存在“短板”。

正是看到工业软件的发展瓶颈,此前工信部出台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要补足国内产业链短板弱项,其中工业软件将是重点补强环节。

“发力工业软件,将是破局智能制造的关键一招。”国家制造业双创联盟专家、研究员宁振波表示,工业软件作为我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近年来展现出强大的产业生命力。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针对性强、支持力大的政策出台,工业软件将从高速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升核心技术与市场渗透力,将是未来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两个重点。

“无论从企业经营还是投资角度来说,国产工业软件板块都有广阔的提升空间,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王建民表示,从产业格局来看,尽管目前国内软件产业链的上中游仍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但我国软件企业已经在中高端细分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随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国产工业软件板块的市场规模、发展增速都可圈可点。

王建民说,目前国内工业软件呈现出“融合应用”“软硬并重”的发展格局,产业链升级与国产化替代不断提速,大量新技术项目落地实施,为众多企业和资本进入赛道提供了机遇,再加上一批国家政策不断实施推进,让国产工业软件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特别是以建设工业软件生态合作平台为契机,国内多家软件产业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发力。

在演讲环节,广州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唐湘民、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刚表示,从产业发展趋势看,要弥补国内工业软件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必须要在资金、人才、技术等环节“下功夫”,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的同时,要充分借助政策红利完善投融资机制,以此推动软件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建设软件产业生态的过程中,要协调工业软件开发商、市场用户及投资方等,共同推动生态协同发展,共同提升工业软件产品竞争力。

院士建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让工业软件“硬碰硬”解决制造业痛点

发展工业软件,关键是要“硬碰硬”,让它解决制造业实际问题,破解生产“痛点”。在企业中,机器人和工人是协同关系,工人通过操作系统平台,精准控制操作机器人作业,而机器人通过精准操作,可以完成不少人工无法完成的工序,这样的人工和机器两者通过互相作用以此增强工作效率,正是在工业软件的支持下进行的。

在工业化进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工业技术实现工业技术软件化,以此孕育出优秀的工业软件。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单位都需要以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为主线,通过信息化赋能创新,推动工业软件发展壮大。

要发展壮大工业软件,必须更加坚定自主创新信念,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提炼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才能培育出更多高水平的工业软件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

工业仿真软件市场增量前景可观

重庆工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深厚,给工业仿真软件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工业软件是服务企业规划、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流程的产品,其本质是将工业知识软件化,特别是在工业软件的赋能下,企业的生产经验与软件系统融合,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工作效率。

当前工业仿真软件行业空间广阔,市场需求旺盛,我国自主工业仿真软件迎来时代性发展机遇。在产、学、研、用一体化宏观政策引导下,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发力、协同发展,今后我国自主工业仿真软件将在加强与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发展中,体现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具体表现为“多、快、好、省”四类特点——“多”即为企业解决更多生产问题,“快”即计算效率更高,“好”即计算结果更加高效准确,“省”即软件使用门槛和成本更低。

目前我国工业仿真软件市场增量前景可观,预计将在3年内达到200亿元产值规模。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

让数据流通融合推动全场景数字化

智能化不是取代人,也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通过智能化来释放繁重的人工,让人能够集中精力投身项目研发。

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就是采用工业互联网,让数据能够流通融合,推动全场景数字化。要推动工业软件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规划,尤其是要加强工业软件底层系统研发和投入。同时积极培育一批服务中小企业的创新研发机构,完善工业软件产业人才供给体系,通过深化数据、通信科学与工业机理等场景的融合,将数据采集变为信息沉淀,推动全场景数字化应用,助力企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

通过智能制造改变制造业“效益曲线”

智能制造就是通过“软硬兼施”,让工业软件运用于机器设备硬件,在技术、物料、装备、制造、管理5个维度,向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精益化、柔性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这8个方面加以推进。

在传统观念中,制造环节处在价值链底端,而产品附加值低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制造环节痛点。我们通过智能制造,可以改变传统的“效益曲线”,让制造这个不怎么赚钱的环节,变成赚钱环节。

如何通过智能制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需要基于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和流程业务,将质量全过程控制纳入到信息化和数据化进程中,同时提升设备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实现产品质量更好、生产成本更低,带动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升级。

本版稿件由记者夏元、左黎韵、白麟,见习记者贺子桓,实习生周丹、王森孝采写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