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跳线将通车 再添一条快捷客运通道
江津与中心城区同城化
全程仅需28分钟,江津区与重庆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更近了。
8月3日,备受市民关注的重庆市域(郊)铁路江津-跳磴线正式官宣通车时间,将于8月6日13时58分发出首班车。
作为全市首条市郊铁路,江跳线的开通不仅为江津再添一条连接重庆中心城区的快捷客运通道,更让当地在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上迈出坚实一步。
助力江津加快融城步伐
“以前坐公交车要2个多小时,开车也要40分钟。”说起即将开通的江跳线,江津市民郑先生用出行用时举起了例子,“现在,从起点圣泉寺站到终点跳磴站,只需要28分钟就能跑拢。”
“对于我们出行来说,确实太方便了。”郑先生激动地说,他打算第一时间乘坐首班列车。
郑先生的话,是众多江津市民的共同心声。尤其是当地开始加快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后,大家对于这条通向中心城区的“大动脉”更为期待。
2020年4月,重庆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召开,会上明确提出把“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并作出推进江津、长寿、南川、璧山4个区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决定。
作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江津承担着与中心城区率先同城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江津区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江津立下目标:在今后5年中,将锚定“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总要求,率先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江跳线的即将通车,无疑将进一步加快江津高质量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步伐。
“四网”真正实现“融合”
对于江津而言,江跳线意味着什么?首先带来的改变,便是交通本身。
江津区住建委主任简军介绍,江跳线为江津再添一条连接中心城区的更加便捷快速的客运通道,还将有效缓解江津乃至重庆主城都市区的交通拥堵。
“江跳线推动了江津滨江新城、双福片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全域和重庆中心城区的交通一体化发展。”简军表示,这将带动江津区域公共交通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提升江津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效。
为了与江跳线配合,沿途公交接驳如今也实现无缝衔接。江津区交通局局长朱文良介绍,目前江津全区共有14条公交线路、96辆公交车途经江跳线江津辖区4个站点,并保证首末班运营时间保持一致。
从全市“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角度上看,江跳线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2021年10月,全市交通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提出加快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四网融合”,着力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此次江跳线通车,便标志着“四网”真正实现了“融合”。
“重庆再添一条贯穿主城都市区南北的发展大动脉。”简军表示,江跳线将有力地助推重庆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加快形成“1小时通勤圈”“1日生活圈”。
助推江津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作为一条交通大动脉,江跳线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同样作用显著。
“江跳线加速了沿线的科学城江津片区,乃至江津全域及其周边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便利流通。”简军说,这将促进经济要素、生产要素加速向江津集聚,助推江津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这是引领构建江津同城化发展新格局标志性项目。”江津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江津区优化沿线城区布局和园区生产力布局,推动双福-滨江新城-德感集中连片发展和产城融合发展。
通过推动“产业园”升级为“产业城”,当地正在构建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率先实现同城化发展的新格局。
力争年内动工建设的江跳线过江段项目,同样也将进一步优化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该负责人表示,届时将推动长江以北的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和长江以南几江半岛、支坪及先锋等区域的互联互通、空间融合、功能耦合,全面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江津城市功能品质和经济社会发展能级。
可以预见,江跳线必将在促进江津旅游经济发展、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力助推江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力争实现“半小时中心城区”
对于市郊铁路的建设,江津依旧“火力全开”。
除了江跳线过江段项目,目前当地正在推进江(津)鱼(洞)线前期工作,积极争取轨道交通17号线、19号线延伸至江津。推进城市轨道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融合发展,加强枢纽站场、站点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模式综合开发,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
围绕建设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江津区还有更多布局。
“江津正积极打造‘快速化、多通道、大运量、一体化’融城交通体系。”简军告诉记者,江津已基本形成以九永高速、九江大道、西江大道等为骨架的综合性、立体化、快速化的融城运输通道体系,力争全面实现“半小时中心城区,一小时江津全域,两小时周边城市”发展目标。
“下一步,江津还将积极推动双福至陈家坪、珞璜至鱼洞、滨江新城至西彭等同城公交线路的开行,进一步完善同城公交网络,努力实现重庆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覆盖江津全域。”简军表示。
重庆晨报记者 陈竹 王梓涵 通讯员 苏盛宇 摄影报道
江跳线“黑科技”揭秘
作为全国首条双流制线路,江跳线采用了很多“黑科技”,无论土建施工、车辆制造,还是运营维护,多项关键技术属国内首创。
基建创新
2021年8月28日晚,两座长约90米、重约4500吨的大桥用时2小时30分完成顺时针98度转体。大桥“站立着”完成如此精细的转体动作,像极了踮着脚尖表演的芭蕾舞演员。
为何大桥要跳“芭蕾”?原来,这两座江跳线大桥上跨渝贵铁路,且与渝贵铁路的水平距离只有8.8米,垂直最小距离只有2米。不仅如此,这两座大桥还紧挨华福大道和两条110千伏的高压线,施工场地异常狭小。
为减少施工对周边的影响,他们先按照平行于渝贵铁路的方向建桥。建成后,再把大桥转向至近乎与渝贵铁路垂直的方向。于是,便有了两座大桥跳“芭蕾舞”的奇观。
制式创新
我国轨道交通供电制式通常分为两种:交流25千伏和直流1.5千伏。交流25千伏制式供电距离远,适用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直流1.5千伏制式供电距离近,适用于地铁和单轨。因为供电制式的不同,地铁、单轨列车与市域(郊)铁路列车,通常不能跨线路运行。
“江跳线列车可在行驶中自动完成交、直流电转换,这是该线路列车的最大亮点。这项名为‘双流制’的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重庆交通开投铁路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车辆创新
爬坡能力方面,江跳线要与5号线贯通运营,车辆需要保证最大爬坡能力达到50‰,由于江跳线车辆搭载了两套供电系统,整车重量增加8t左右,重庆中车长客特别进行技术攻关,在牵引传动方面进行系统能力提升,保证了车辆50‰的最大爬坡能力。
在故障自救方面,江跳线列车每个车厢都有动力,当一个车厢动力出现故障时,其他车厢可“带”故障车厢回到车库,实现故障工况的车辆自救。
运维创新
记者在江跳线各车站看到,电扶梯等设备上都贴着一张二维码。站台工作人员称,这些二维码就是设备的“身份证”,设备维护人员只需拿手机扫一扫,就可获得设备的BIM模型、维修履历及技术图纸等。这项给设备办“身份证”的创新非常有必要。由于轨道交通各部分的修建分属不同的建设单位,而且运营单位也不一样。如不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对相关资料进行管理,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就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去翻阅图纸、资料。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