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城经济圈全域大健康产业发展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双城经济圈全域大健康产业发展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8-04

王春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域内现代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双城引领空间格局的打造为全域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进入新征程,要立足全域、放远视野、借势造势,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域大健康产业发展。

完善联动机制,吸引要素集聚,培育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借鉴荷兰建立多层面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经验,探索研究共同组建跨区域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协调实体组织或机构,统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产业发展,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产业对口协调专门体系。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发挥圈内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大平台的引力效应,带动大健康产业人才、资金、科技等核心要素集聚。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产业发展“1+N”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系统支持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产业配套用地落实等,依托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努力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国大健康产业高地,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立足区位差异,探求梯次发展,完善大健康产业供应链。结合不同区位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统筹推动城区、城镇、乡村大健康产业协调发展,系统健全以“医、药、养、健、管”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以重庆、成都中心城区为集聚核,联动成渝发展主轴线上的永川、大足、内江、遂宁等市(区)共同培育大健康产业集群,打造大健康产业链的高端供给,为其他市(区)县、乡镇和乡村大健康产业提供新兴产品导向和管理服务模式,发挥引领作用。在其他市(区)县充分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组建大健康产业共同体,强化大健康产业链中端供给,延展中心城市大健康产业链,承接乡村健康产业需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乡村地区结合乡村资源禀赋和乡村振兴进程,搭建大健康产业资源、市场和服务平台以及健康医疗、康养等远程协作服务平台,强化健康食品、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的资源供给,发挥基础保障作用。

打造发展平台,探索示范试点,下好大健康产业先行棋。充分立足四川省6市17县(分布在8个市州)与重庆13个区(县)毗邻基础,借助川渝高竹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合作平台载体,进一步探索全面融合、一体发展体制机制。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平台探索以“绿色生态”为主基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业态方向,进行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合作示范区的前期论证。同时,坚持“一盘棋”“下跳棋”思维,注重打破物理空间隔阂,高水平探索非毗邻地区在大健康产业方面的合作,积极支持非毗邻地区探索共建大健康产业园区、组建数字化大健康产业园区、探索跨区域资源共享模式等,形成一批大健康“飞地”产业园示范试点。

健全产业体系,强化多方联动,坚固大健康产业大后方。当前,大健康产业体系内部,传统医疗医药服务业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比较健全,而新兴的保健产品、医疗美容、康体养生、健康保险等健康服务业行业标准和规范相对缺失。要进一步加强对域内健康管理业、健康服务业等行业分类标准的研究,共同搭建集“标准—指标—评估—监测”等于一体、“传统业态+新兴业态”“科技+人才+园区”的互联互通大健康产业体系。注重革新数据统计和调查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借助“互联网+智慧健康”,构建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健康企业、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体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健康产业建言献智平台、众创平台、监管平台。

(作者单位: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2019PY39成果)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推进双城经济圈全域大健康产业发展

2022-08-04 09:09:51 来源:

王春

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大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域内现代产业的发展、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双城引领空间格局的打造为全域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进入新征程,要立足全域、放远视野、借势造势,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域大健康产业发展。

完善联动机制,吸引要素集聚,培育大健康产业新高地。借鉴荷兰建立多层面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经验,探索研究共同组建跨区域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协调实体组织或机构,统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产业发展,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产业对口协调专门体系。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着力发挥圈内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大平台的引力效应,带动大健康产业人才、资金、科技等核心要素集聚。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健康产业发展“1+N”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系统支持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产业配套用地落实等,依托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努力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全国大健康产业高地,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立足区位差异,探求梯次发展,完善大健康产业供应链。结合不同区位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统筹推动城区、城镇、乡村大健康产业协调发展,系统健全以“医、药、养、健、管”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体系。以重庆、成都中心城区为集聚核,联动成渝发展主轴线上的永川、大足、内江、遂宁等市(区)共同培育大健康产业集群,打造大健康产业链的高端供给,为其他市(区)县、乡镇和乡村大健康产业提供新兴产品导向和管理服务模式,发挥引领作用。在其他市(区)县充分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组建大健康产业共同体,强化大健康产业链中端供给,延展中心城市大健康产业链,承接乡村健康产业需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在乡村地区结合乡村资源禀赋和乡村振兴进程,搭建大健康产业资源、市场和服务平台以及健康医疗、康养等远程协作服务平台,强化健康食品、生态康养、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的资源供给,发挥基础保障作用。

打造发展平台,探索示范试点,下好大健康产业先行棋。充分立足四川省6市17县(分布在8个市州)与重庆13个区(县)毗邻基础,借助川渝高竹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合作平台载体,进一步探索全面融合、一体发展体制机制。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等区域平台探索以“绿色生态”为主基调的大健康产业发展业态方向,进行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合作示范区的前期论证。同时,坚持“一盘棋”“下跳棋”思维,注重打破物理空间隔阂,高水平探索非毗邻地区在大健康产业方面的合作,积极支持非毗邻地区探索共建大健康产业园区、组建数字化大健康产业园区、探索跨区域资源共享模式等,形成一批大健康“飞地”产业园示范试点。

健全产业体系,强化多方联动,坚固大健康产业大后方。当前,大健康产业体系内部,传统医疗医药服务业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比较健全,而新兴的保健产品、医疗美容、康体养生、健康保险等健康服务业行业标准和规范相对缺失。要进一步加强对域内健康管理业、健康服务业等行业分类标准的研究,共同搭建集“标准—指标—评估—监测”等于一体、“传统业态+新兴业态”“科技+人才+园区”的互联互通大健康产业体系。注重革新数据统计和调查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借助“互联网+智慧健康”,构建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健康企业、社会公众与新闻媒体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健康产业建言献智平台、众创平台、监管平台。

(作者单位: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培育项目:2019PY39成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