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
8月17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当日,潼南区等21个区县及中心城区的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其中,北碚区国家站最高气温达44.6℃,为重庆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日最高气温极值。未来三天我市将持续晴热高温,最高气温仍可达44℃。

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8-18
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1
保供电。近日,南岸区110千伏龙门浩电缆隧道内,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的运维人员正在进行巡视,保障用电安全。(摄于8月9日)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2
保饮水。8月15日,丰都县虎威镇立石村二组,党员干部给村民送水。通讯员 熊波 摄/视觉重庆
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4
保出行。8月17日,重庆北站K201次列车员正在验票。暑期以来,铁路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旅客顺利出行。通讯员 钟洁 摄/视觉重庆

8月17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当日,潼南区等21个区县及中心城区的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其中,北碚区国家站最高气温达44.6℃,为重庆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日最高气温极值。未来三天我市将持续晴热高温,最高气温仍可达44℃。

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全市用电负荷需求也迅速攀升,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争取跨区跨省电力支援,千方百计增购外电,并首次实现从南方电网、东北电网送电入渝。

连晴高温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在奉节、南川等地,面对旱情,当地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不等不靠,合力寻找水源,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重庆电力首次实现从南方电网、东北电网送电入渝

7月以来,重庆遭遇连晴高温。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全市用电负荷需求也迅速攀升,持续高位,给今年的电力迎峰度夏带来了严峻考验。8月1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看看全市保供电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面对电力供应的严峻形势,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超前研究、精心部署。配合政府将地方电网、自备电厂和小水电纳入市级统筹调度管理,有力彰显电网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优势。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四级职员帅红介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尽最大努力向国家电网公司争取跨区跨省电力支援,千方百计增购外电,实现六大区域电网、15个省级电网及15条直流接续支援重庆,并首次从东北的辽宁、蒙东电网和南方电网送电入渝。

度夏期间,国网重庆电力1万余名一线运维人员坚守岗位,77个重要枢纽变电站全部恢复有人值守,每日出动6000余人实施特巡特护等运维措施,认真做好密集通道电力设施巡视保护,严防山火、外力破坏等情况,确保了重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主动走访企业客户,争取理解支持。电力客户也主动参与需求响应、避峰生产、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等错峰用电,形成全市保供合力,保障全市人民清凉用电。

(记者 杨铌紫 实习生 周渝文)

减少旱灾损失 四方面确保秋粮生产

8月17日,记者从全市农业生产抗旱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为千方百计减少旱灾损失确保秋粮生产有序,全市农业部门将开展四方面工作。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正值我市秋粮收获的关键期,7月以来的晴热高温已造成我市多数区县水稻、大豆、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受灾严重,特别是对海拔400—800米区域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考验。

为此,在我市部署战高温抗干旱保生产措施基础上,全市农业部门将围绕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加强技术指导、落实抗旱措施、抓好晚秋生产等方面,开展农业生产自救。

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方面,要保持同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建立监测预警、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用水调度一体化工作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等。

在加强技术指导方面,目前已成立15个抗旱工作指导组,派出19个技术指导组,深入受灾较重区县开展田间蹲点指导,各区县农业农村部门也要把“战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成立指导组,充实技术力量,下沉一线协调落实生产用水、抗旱技术措施等。

在落实抗旱措施方面,要紧盯水稻、玉米、红薯等作物,分类制定抗干旱、抗高温等技术措施。合理使用和调配现有水源,做好节水和分区分时供水以及提早制定灾后补救技术措施,及时抓好补改种,努力挽回旱灾损失。

在抓好晚秋生产方面,要树立“早秋粮损晚秋补”理念,大力发展晚秋生产,力争在常年基础上扩种50万亩秋马铃薯,因地制宜发展果园套种等模式扩大秋红苕、秋荞麦等晚秋种植,筑牢全年粮食及农业丰收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

2022-08-18 09:09:12 来源:
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1
保供电。近日,南岸区110千伏龙门浩电缆隧道内,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的运维人员正在进行巡视,保障用电安全。(摄于8月9日)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2
保饮水。8月15日,丰都县虎威镇立石村二组,党员干部给村民送水。通讯员 熊波 摄/视觉重庆
44.6℃!重庆日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 各地千方百计保供电保供水4
保出行。8月17日,重庆北站K201次列车员正在验票。暑期以来,铁路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保障旅客顺利出行。通讯员 钟洁 摄/视觉重庆

8月17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当日,潼南区等21个区县及中心城区的大部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其中,北碚区国家站最高气温达44.6℃,为重庆有气象资料记录以来的日最高气温极值。未来三天我市将持续晴热高温,最高气温仍可达44℃。

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全市用电负荷需求也迅速攀升,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争取跨区跨省电力支援,千方百计增购外电,并首次实现从南方电网、东北电网送电入渝。

连晴高温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在奉节、南川等地,面对旱情,当地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不等不靠,合力寻找水源,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重庆电力首次实现从南方电网、东北电网送电入渝

7月以来,重庆遭遇连晴高温。面对极端高温天气,全市用电负荷需求也迅速攀升,持续高位,给今年的电力迎峰度夏带来了严峻考验。8月1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看看全市保供电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面对电力供应的严峻形势,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超前研究、精心部署。配合政府将地方电网、自备电厂和小水电纳入市级统筹调度管理,有力彰显电网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优势。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四级职员帅红介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尽最大努力向国家电网公司争取跨区跨省电力支援,千方百计增购外电,实现六大区域电网、15个省级电网及15条直流接续支援重庆,并首次从东北的辽宁、蒙东电网和南方电网送电入渝。

度夏期间,国网重庆电力1万余名一线运维人员坚守岗位,77个重要枢纽变电站全部恢复有人值守,每日出动6000余人实施特巡特护等运维措施,认真做好密集通道电力设施巡视保护,严防山火、外力破坏等情况,确保了重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同时,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主动走访企业客户,争取理解支持。电力客户也主动参与需求响应、避峰生产、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等错峰用电,形成全市保供合力,保障全市人民清凉用电。

(记者 杨铌紫 实习生 周渝文)

减少旱灾损失 四方面确保秋粮生产

8月17日,记者从全市农业生产抗旱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为千方百计减少旱灾损失确保秋粮生产有序,全市农业部门将开展四方面工作。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正值我市秋粮收获的关键期,7月以来的晴热高温已造成我市多数区县水稻、大豆、玉米、甘薯等粮食作物受灾严重,特别是对海拔400—800米区域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考验。

为此,在我市部署战高温抗干旱保生产措施基础上,全市农业部门将围绕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加强技术指导、落实抗旱措施、抓好晚秋生产等方面,开展农业生产自救。

在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方面,要保持同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的紧密合作,建立监测预警、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用水调度一体化工作机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等。

在加强技术指导方面,目前已成立15个抗旱工作指导组,派出19个技术指导组,深入受灾较重区县开展田间蹲点指导,各区县农业农村部门也要把“战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成立指导组,充实技术力量,下沉一线协调落实生产用水、抗旱技术措施等。

在落实抗旱措施方面,要紧盯水稻、玉米、红薯等作物,分类制定抗干旱、抗高温等技术措施。合理使用和调配现有水源,做好节水和分区分时供水以及提早制定灾后补救技术措施,及时抓好补改种,努力挽回旱灾损失。

在抓好晚秋生产方面,要树立“早秋粮损晚秋补”理念,大力发展晚秋生产,力争在常年基础上扩种50万亩秋马铃薯,因地制宜发展果园套种等模式扩大秋红苕、秋荞麦等晚秋种植,筑牢全年粮食及农业丰收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