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最美医生”杨培增:让世界看到中国医生的力量
他迎面走来,脚下生风,自带几分儒雅和豪气;他眼镜后面,一双明眸,充盈着睿智和笑意;一开口,中气十足,言语条理分明……杨培增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被誉为“中国葡萄膜炎诊治第一人”。
见到他的人,总会被他特殊的气质吸引。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重庆市“最美医生”发布仪式上,他荣获重庆市“最美医生”称号。
“中国葡萄膜炎诊治第一人”
在欧洲著名权威机构公布的2021年最新“全球葡萄膜炎专家”的国际排名中,杨培增教授在全球近5万名葡萄膜炎领域的研究者中,位列全球第四。
葡萄膜是眼球壁的中间层,像紫色葡萄皮,如果这层膜生病,可导致视力下降或视力丧失,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的病因和类型非常复杂,被誉为眼科学中的“一块硬骨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杨培增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将葡萄膜炎作为研究方向。从此以后,他开始一生只追这一只“羊”。
为了研究葡萄膜炎,他曾在博士研究生期间经常往郊区屠宰场跑,目的就是奔着屠宰场的牛眼去的。因为,牛眼在当时是提取视网膜抗原用于研究的必备材料。宰牛通常在半夜,他便总是在凌晨两三点蹬着自行车,骑十多里路去屠宰场取牛眼。当时国内葡萄膜炎的研究相当缺乏,为读懂海外的前沿学术资料,他还自学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日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葡萄膜炎这只“羊”屡屡终于被他猎到手。
——他带领团队建立起国际上单一机构患者数量最多、来源最广的葡萄膜炎诊治及研究中心,所诊治患者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部分来自美国等10余个国家。
——他带领团队建立起国际上最大葡萄膜炎患者数据库(3万余份)和标本库(3万余份),为研究葡萄膜炎的精准诊疗奠定了重要基础。
——他带领团队建立起两个葡萄膜炎中国诊断标准,他的团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制定两个诊断标准并被国际眼科界认可的团队。
——他创立了葡萄膜炎个体化、科学化、简单化系列治疗方案,为数以万计过去被认为不可治愈的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挽救了视力……
在过去30年中,杨培增教授倾其全力,向世界葡萄膜炎领域推广着葡萄膜炎诊治的“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将eye和爱连在一起”
杨培增教授有个业余爱好,写作。
捧着他出版的新书《你是我的眼》和《点点滴滴都是爱》,炙热的文字里不仅流淌着才华,更透露着真挚。一个在学术上有追求、在临床中满心仁爱的“大医”形象跃然眼前。
在他还未读大学时,母亲的一次治病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病人在患病时是多么无助。自此之后,他立志以后若做医生,就一定要做一个好医生,要关爱病人、善待病人。
他把eye和爱连在一起,爱工作,更爱他的病人。从医30多年来,他接诊了来自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多个国家的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为数以万计过去曾被认为不可救治的葡萄膜炎患者治愈了疾病,挽救了视力。
不管再忙再累,他都尽量满足病人加号的要求。追问原因,他说:“我的生命已不属于我自己,它属于广大葡萄膜炎患者,属于千千万万病人朋友。这不是说自己有多么高尚,而是说自己在履行责任和使命。”在他看来,病人不远千里来到重庆,把眼睛、希望托付给他,他没有任何理由不关心、不善待病人。工作中,他经常连续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有时甚至忙到顾不上吃饭,为的是能让病人尽快得到正确的诊治和早日恢复光明。
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学生因葡萄膜炎双眼仅存光感,治疗一个月后无效,就想到轻生,后被家人拉住。杨培增教授给她治疗1年后,她的双眼视力恢复至 1.0,她写信给杨教授说:“为什么我的眼内饱含泪水,因为对您爱得深沉。”
一位老大爷,因葡萄膜炎失明 5 年,被断定永远失去光明。但在杨培增教授的精心治疗下,老大爷重获光明。当老大爷把家里的牛给杀了,带着一编织袋的牛肉到医院感谢恩人时,感动了许多人。
杨培增教授爱病人的例子,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踏着他的足迹,加入“eye和爱相连”的队伍。
据统计,杨培增教授先后培养博士生、硕士生100余名,这些学生毕业后到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医院工作,他们已成为我国无数葡萄膜炎研究的中坚力量,为无数患者点亮光明。
“我们要继续努力,让世界看到中国医生的力量。”站在重庆市“最美医生”发布仪式的舞台上,杨培增教授的这句话,让在场的医护人员掌声雷动。
这大概是所有中国医者的心声和追求。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连肖
相关报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