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救援背后的力量:企业民兵、外卖小哥、飞行员都来了
8月21日17时,巴南区界石镇新玉村发生山林火灾;
8月21日22时,北碚区歇马街道虎头村凹儿坪发生火情。
凶猛的火势,陡峭的山石,烈日的炙烤……来自各方的救援力量不断汇聚。
他们有的自发购买矿泉水、泡面等物资,开车送往救火一线;有的背着背篓、装着物资,骑着摩托一路疾驰;有的组成“人肉”传送带,分批运送灭火设备前往一线……
摩托大军立大功
他们中有民兵,有骑士,还有外卖小哥
这一次,山城骑士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巴南区界石镇新玉村发生山林火灾,由于山路狭窄崎岖,救援车辆无法抵达现场。8月22日清晨,宗申集团机车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宗申骑士俱乐部骑士,前往火灾现场运送灭火物资保障。同时,组织数百名员工作为守山灭火志愿者奔赴灭火一线。
宗申集团机车公司燃油开发部民兵队员熊明建,第一时间就报名前往。“我们的任务,就是守住中线隔离带。”熊明建和志愿者们一起,扑打明火、开辟隔离带、清理现场,连续奋战36个小时。饿狠了,随意吃上两口;困极了,去大巴车上眯小会。现场没有一个人叫苦,有的,只是拧成一股绳的劲。
另一家央企中建科技也迅速调集救援力量,先后组织党员和志愿者共分4批次300余人次,第一时间参与到巴南山火救援工作中。队员们轮番上阵,在山上扑火超80小时,安全守护2条5公里的防火隔离带,消除扑灭大小火情30余次,并严防死灰复燃。
外卖小哥不接单了,也要上山去!
25日晚9点,拉着最后一名人员从山上撤离后,33岁的美团外卖小哥易真强一口气喝完了一瓶矿泉水。
在这条仅能容下两辆摩托车并行的山路上,两天时间,易真强不知道跑了多少个来回。24日中午,他在一个骑手微信群里看到,北碚有大量物资和人员,需要及时送到灭火一线去。易真强停止了接单,调转车头向缙云山驶去,“这个时候,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下午最忙,要送人进去,也要换人出来,几百人轮换,全靠摩托车运送。”易真强不记得自己送了多少人进去,又运了多少人出来。这些人中,有去一线的消防员,也有撤离下来的志愿者。偶尔,他会和他们聊一下火场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他只是把这些疲惫的救援人员运送到目的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美团外卖已为包括易真强在内的多名参与重庆山火志愿服务的外卖员申请了“先锋骑手”荣誉称号,还将为他们颁发奖状、奖金及锦旗。
5天4夜,车友会会长组织50多名志愿者“骑手”上山救火!
“支援北碚灭山火,有没有人一起去?”8月22日,“驭狮会”摩托车车友会会长张文杰在车友群里“吆喝”了一声。接下来的一小时,报名的提示音就没停过。
当日下午4点,张文杰就和第一批车友志愿者出发了。“走之前我和北碚联系过,对方说差摩托车,我就放弃了开车上去的念头。”张文杰说,他对摩托车纯属爱好,没想到一个爱好却有这样的价值。
运送物资的路是挖土机现开出来的,洒水车经过时,黄泥巴就变成了泥浆。摩托车骑手们必须从泥浆上开过去。“打滑,平时可能只需要15分钟的路程,我们单面跑一趟要40分钟。”5天4夜,在张文杰的组织下,共50多位志愿者车友骑着摩托参与运送物资。
“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那些在一线直面‘火蛇’的人,才真正令我钦佩。”张文杰永远不会忘记,在运送物资的路上,一位消防员向他鞠躬致谢,他瞬间湿了眼眶。“其实,我们真正该感谢的是他们。”
飞行员为一线送物资
他说“这是青年的担当”
“希望廉价的毛巾,可以擦干你们冲锋一线的汗水,希望这一百盏头灯,能照亮你们上山的路,希望你们穿上这20块一双的解放鞋,能在逆行上山的路上走得更稳一点……”这两天,朋友圈这样一则视频火了,视频中的年轻小伙叫徐卫东,是重庆航空的一名飞行员。
8月22日一早,徐卫东执飞航班任务。“从空中俯瞰我们的城市,竟看到几个山头冒起浓烟,我的城市竟然被山火包围了。”当天下午四点落地,徐卫东第一时间便去采购。
“给歇马当地打电话才知道,原来当时最紧缺的是胶鞋、毛巾、头灯等物资。”徐卫东和朋友扫遍了机场附近的五金店。
“开车去北碚送物资的途中,看见直升机吊桶灭火,心里太感慨了。”徐卫东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同行,其实很能体会其中的艰辛,尤其执行这样的任务,对飞行高度以及洒水时机,均有着很高要求。飞高了,会影响洒水精准度,飞低了,上蹿的火焰会危及机上人员安全。
这几天徐卫东还陆陆续续接到了外地朋友托他买物资的信息。在把物资送到歇马那天,他在朋友圈这样写道:等秋高气爽之日,我们接大家来重庆,在街头吹嘉陵江的晚风,看洪崖洞的夜景,吃最江湖的火锅……
不卖房了,去救火!
“大家吃的饭都是尘土和沙”
29岁的赖巍是一名德佑的房产经纪人,周一听到社区在征集志愿者时,他就放下了手中的业务报了名。从8月22日开始,他连续一周都在救火。
在山上挖隔离带、砍刀砍树、运送物资,赖巍一直在一线,4天来,休息时间加一起不超过24小时。
“听消防队的指挥,需要我们干啥就干啥!”他说,自己以前是蓝天救援队的,接受过一些救援培训,经验比较丰富。所以有一次去救火,直接被编入了应急管理队,负责指导现场的挖机挖隔离带。
赖巍说,救援的环境很恶劣,山路很难走,大家能够看到进山的路,都是人们齐心协力砍出来、走出来的。大家吃的饭都是尘土和沙,连续一周吸入灰尘,赖巍的嗓子都哑了。
25日晚上,赖巍坚守到决战,一直等到明火灭了才回去,到家都4点多了,早上7点多又起来。
“现场有好几千人参与,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火。重庆遇到这种困难,只要条件允许,每个重庆人都会去帮忙的。”赖巍说。
这几天在各个救火现场,还有更多志愿者,他们的故事写也写不完。凡人微光,正如点点荧光,汇聚成人间星河。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董进 姜念月 邱小雅/文 受访者供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