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损从3%降到1%,相当于每亩新增收20多斤稻谷——“大铁牛”减损有妙招
8月26日上午10点,重庆日报记者见到李刚时,他正在永川区青峰镇种粮大户何天鸿承包的稻田里指导机手驾驶“大铁牛”收割稻谷。

机损从3%降到1%,相当于每亩新增收20多斤稻谷——“大铁牛”减损有妙招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8-29
机损从3%降到1%,相当于每亩新增收20多斤稻谷——“大铁牛”减损有妙招

八月二十六日,永川区青峰镇,机手在稻田里规范操作农机收割水稻。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 摄视觉重庆

8月26日上午10点,重庆日报记者见到李刚时,他正在永川区青峰镇种粮大户何天鸿承包的稻田里指导机手驾驶“大铁牛”收割稻谷。

“李师傅可不是那么好请的。”今年水稻开镰不久,何天鸿就一个劲地给李刚打电话,邀请李刚到他家收割水稻,这才排上了队。

在永川,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有43家,何天鸿为何偏偏要找李刚?

“还不是李师傅手上有活儿,做事我们放心。”何天鸿解释。

39岁的李刚是重庆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2007年,他返回永川大安街道老家从事农机维修,2011年又和朋友合伙买来10多台(套)农机、流转300亩土地,搞起了农业社会化服务。

“水稻机收效果自然不用多说,省时、省力还省钱。”李刚说,但机收也有不足之处——容易造成浪费,很难实现颗粒归仓。

“一亩田多的要损失30多斤稻谷,少的也要损失10多斤。”李刚说,造成浪费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有使用适宜的农机,有的收割机按照北方平原地区设计,割刀数量少,间隙大,稻谷容易漏掉;二是机手操作不当,有的机手驾驶农机在稻田里转弯掉头时,幅度过大,造成水稻碾压面积过大,不易收割;三是农机农艺不配套,有的稻田没有预留农机下田的坡道,农机下田时会碾压部分水稻。

这些损失的稻谷,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累计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早些年,李刚的合作社每年要代收稻田3万亩以上,如果不解决好减损问题,就可能造成近百万斤稻谷白白浪费。

正因为如此,从2012年起,李刚开始研究机收减损:一是将在实践中发现的农机设计缺陷问题反馈给厂商,通过改良优化农机,减少农机不适造成的损失;二是针对农机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以“老带新”的方式培训机手,两相结合,尽可能减少机收损失。

当天,在何天鸿承包的200亩稻田里,李刚派出的5台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李刚指着其中一台收割机对记者说:“你看,收割机在转弯掉头时,机手会按照操作规范在稻田里来回平行作业3次,这样一来为农机掉头腾出更多空间,从而减少农机对水稻的碾压。”

他又指着另一台收割机说:“这台收割机沿着右侧田坎作业,是因为收割机右侧有很多零部件,沿右侧田坎作业能减少这些零部件对水稻的撞击,这也能起减少损失的作用。”

通过采取各种机收减损措施,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代收的稻田稻谷损耗率从3%降低到1%以下,也就是说,每亩稻田要多产出20多斤稻谷。10年来,合作社累计机收稻谷近40万亩,照此计算累计减少稻谷损失近千万斤。合作社的30名机手,有1名获得高级职称,8名获得中级职称,有的机手还被评为市级十佳机手称号,纷纷成了周边种粮大户争抢的“香饽饽”。

“接下来,我们还将组织机手参加全国高水平的机收比赛和农机展会,通过以赛代练提高机手的操作水平,进一步减少机收损失。”李刚说。

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机损从3%降到1%,相当于每亩新增收20多斤稻谷——“大铁牛”减损有妙招

2022-08-29 06:32:42 来源:
机损从3%降到1%,相当于每亩新增收20多斤稻谷——“大铁牛”减损有妙招

八月二十六日,永川区青峰镇,机手在稻田里规范操作农机收割水稻。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 摄视觉重庆

8月26日上午10点,重庆日报记者见到李刚时,他正在永川区青峰镇种粮大户何天鸿承包的稻田里指导机手驾驶“大铁牛”收割稻谷。

“李师傅可不是那么好请的。”今年水稻开镰不久,何天鸿就一个劲地给李刚打电话,邀请李刚到他家收割水稻,这才排上了队。

在永川,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有43家,何天鸿为何偏偏要找李刚?

“还不是李师傅手上有活儿,做事我们放心。”何天鸿解释。

39岁的李刚是重庆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2007年,他返回永川大安街道老家从事农机维修,2011年又和朋友合伙买来10多台(套)农机、流转300亩土地,搞起了农业社会化服务。

“水稻机收效果自然不用多说,省时、省力还省钱。”李刚说,但机收也有不足之处——容易造成浪费,很难实现颗粒归仓。

“一亩田多的要损失30多斤稻谷,少的也要损失10多斤。”李刚说,造成浪费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没有使用适宜的农机,有的收割机按照北方平原地区设计,割刀数量少,间隙大,稻谷容易漏掉;二是机手操作不当,有的机手驾驶农机在稻田里转弯掉头时,幅度过大,造成水稻碾压面积过大,不易收割;三是农机农艺不配套,有的稻田没有预留农机下田的坡道,农机下田时会碾压部分水稻。

这些损失的稻谷,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累计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早些年,李刚的合作社每年要代收稻田3万亩以上,如果不解决好减损问题,就可能造成近百万斤稻谷白白浪费。

正因为如此,从2012年起,李刚开始研究机收减损:一是将在实践中发现的农机设计缺陷问题反馈给厂商,通过改良优化农机,减少农机不适造成的损失;二是针对农机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以“老带新”的方式培训机手,两相结合,尽可能减少机收损失。

当天,在何天鸿承包的200亩稻田里,李刚派出的5台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李刚指着其中一台收割机对记者说:“你看,收割机在转弯掉头时,机手会按照操作规范在稻田里来回平行作业3次,这样一来为农机掉头腾出更多空间,从而减少农机对水稻的碾压。”

他又指着另一台收割机说:“这台收割机沿着右侧田坎作业,是因为收割机右侧有很多零部件,沿右侧田坎作业能减少这些零部件对水稻的撞击,这也能起减少损失的作用。”

通过采取各种机收减损措施,陶义农业机械股份合作社代收的稻田稻谷损耗率从3%降低到1%以下,也就是说,每亩稻田要多产出20多斤稻谷。10年来,合作社累计机收稻谷近40万亩,照此计算累计减少稻谷损失近千万斤。合作社的30名机手,有1名获得高级职称,8名获得中级职称,有的机手还被评为市级十佳机手称号,纷纷成了周边种粮大户争抢的“香饽饽”。

“接下来,我们还将组织机手参加全国高水平的机收比赛和农机展会,通过以赛代练提高机手的操作水平,进一步减少机收损失。”李刚说。

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