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千万产业”催生山村新职业——
山村捕鼠人别样守护中药材
9月20日上午8点,巫溪县兰英乡西安村,巫溪县瑞雪药材公司的中药材基地里,75岁的王从知行走在田间,目光如炬。

巫溪“千万产业”催生山村新职业——
山村捕鼠人别样守护中药材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2-09-21
巫溪“千万产业”催生山村新职业——</p><p>山村捕鼠人别样守护中药材

王从知展示自制捕鼠弓。记者 龙丹梅 摄视觉重庆

9月20日上午8点,巫溪县兰英乡西安村,巫溪县瑞雪药材公司的中药材基地里,75岁的王从知行走在田间,目光如炬。

他的视线定格在一堆浮土上,这堆土比旁边的高,旁边的太白贝母都耷拉着枝叶。王从知跨步上前,开始刨土,几下功夫,一个隐藏在浮土下的鼠洞便出现在眼前……

王从知从小在西安村长大,为了保住口粮,他从小学会了捕鼠。后来,日子好过了,大家不愁吃喝,便没人再捕鼠。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成为西安村乡村振兴重要产业,可遍地的中药材引来偷食的老鼠。在这场保卫中药材的“人鼠大战”中,王从知的捕鼠手艺重新派上了用场,捕鼠如今成了他的职业。

一年灭鼠上千只

“这个洞有拳头大,偷食的应该是个山老鼠,要两只竹箭才抓得住。”王从知一边打量鼠洞,一边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根“丫”形树杈,两头枝丫朝下插进土中固定,再拿出一副竹制弯弓和两枚磨得锋利的竹箭,把弓绑在树杈上,麻绳做的弓弦紧绷绷地拉满,两枚竹箭箭头对准鼠洞,再用浮土把洞封住。

这副看起来像小孩玩具的弓箭,就是王从知的捕鼠利器。“别看它不起眼,可灭山鼠百发百中。”王从知满是褶皱的嘴角向上弯出弧线,腰板挺起来。老鼠的习性是晚上出没,只要通过这个洞,触发机关,张满的弓弦弹出,锋利的竹箭会立刻贯穿老鼠的身体,“不信明天你来看。”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说起老鼠的习性,王从知滔滔不绝,田间地头,一般老鼠挖过的地方,土都要比旁边的高,那就是鼠路,“这种小个点的山老鼠只需要一只竹箭,但机关要设在鼠洞的尽头,因为这种老鼠不走回头路……”

这份自小习得的手艺如今成了他谋生的工具——村里两家中药材企业雇他专职捕鼠,按月发薪水,还有公司按捕鼠的数量结账,抓一个100元。一年下来,他捕鼠至少上千只,靠捕鼠收入至少三四万元。但附近村民叫他帮忙,他却不收费,二话不说上门。

王从知抓老鼠有股狠劲,只要看到药材地里有老鼠,不抓到不肯罢休。有一次,他在刨鼠洞时,老鼠一口咬住了他的手指,他忍着疼,还是硬生生地把老鼠从洞里给扯了出来。

“我不狠它(老鼠)就狠,毁起药材来(让人)心疼。”王从知说,老鼠偷食贝母底果(即贝母鳞茎,入药部位),所过之处破坏中药材根系。老鼠还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去年他捣毁了3个老鼠窝,每个窝里囤积的贝母有5斤多,价值好几千元。

小时候曾“鼠口夺粮”

王从知捕鼠的手艺源自儿时。

西安村位于大山深处,东与湖北大九湖相连,南与巫山官阳镇接壤,平均海拔1600米,山高坡陡,草深林密。

过去不通路,村民们只能种点苞谷、红苕、洋芋当口粮,在深山里找些云木香、独活等中药材,烘干后背出村去卖。

大山里老鼠多,它们在田间打地洞啃食红苕、洋芋,祸害庄稼地。“当时人都吃不饱,怎么能让老鼠偷了去。”王从知从小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学捕鼠,他们活用树枝、竹子、麻绳自制弓箭,自设土机关捕鼠,从“鼠口夺粮”。

土地包产到户后,吃饱已不成问题。改革开放后,年轻人逐渐外出打工,在家的老人种点苞谷、洋芋,吃穿不愁,便也无人肯花心思再去灭鼠。

巫溪县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近年来以高山野生贝母为种源自主选育了“巫溪太白贝母”这一品种。

西安村海拔高、立体气候明显,村委会所在地狭长平坦,有“西安槽”之称,特别适合发展中药材。2008年,巫溪县瑞雪药材公司负责人陈基禄在西安村发展了100亩贝母,但刚刚种下,山鼠就结队而来。

太白贝母是名贵中药材,一亩地产值能达到三四十万元。但投入高、种植周期长,当地民间流传“1年一根针,2年一根苗,3年一飘带,4年一棵树”,形象地说明了太白贝母的种植难。

陈基禄说,当时大家想了各种方法灭鼠,什么捕鼠板、捕鼠夹、粘鼠贴、鼠药等都试过,但这些在城市常用的灭鼠方法用来对付大山里的老鼠却“水土不服”。

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王从知。“当时看他拿着自制的弓箭,就跟小孩玩具一样。”陈基禄说,没想到这土工具的效果极好,一开始每天能抓三四十只,基地的老鼠少了,贝母一天天长大了,他也聘请王从知专职为基地捕鼠。

小山村的“千万产业”

靠着脱贫攻坚期间打下的产业基础,这几年,中药材产业成了西安村的主打产业,现有独活2500亩,太白贝母400余亩,在地中药材4000亩左右,年综合产值超过2000万元。今年,仅贝母一项,产值便近千万元。

村里引进了7家中药材企业、2家合作社,还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这些年,西安村成功创建“重庆市一村一品中药材示范村”,是巫溪县太白贝母种源及种植基地和千亩独活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村民返乡创业。西安村党支部书记方孝见说,全村共578户、2067人,过去大多数人在外打工。自从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来后,如今在家村民480户、1860人,家家有产业,户户种中药材。今年,预计人均收入将达到2万元。

小山村重新热闹起来,过去大家都不在意的“鼠患”问题也浮出台面,过去曾一度消失的“灭鼠”手艺又重新吃香了。目前,不少村民跟着王从知学灭鼠,一定要把小山村的“千万产业”做大做强。

首席记者 龙丹梅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巫溪“千万产业”催生山村新职业——
山村捕鼠人别样守护中药材

2022-09-21 06:19:48 来源:
巫溪“千万产业”催生山村新职业——</p><p>山村捕鼠人别样守护中药材

王从知展示自制捕鼠弓。记者 龙丹梅 摄视觉重庆

9月20日上午8点,巫溪县兰英乡西安村,巫溪县瑞雪药材公司的中药材基地里,75岁的王从知行走在田间,目光如炬。

他的视线定格在一堆浮土上,这堆土比旁边的高,旁边的太白贝母都耷拉着枝叶。王从知跨步上前,开始刨土,几下功夫,一个隐藏在浮土下的鼠洞便出现在眼前……

王从知从小在西安村长大,为了保住口粮,他从小学会了捕鼠。后来,日子好过了,大家不愁吃喝,便没人再捕鼠。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成为西安村乡村振兴重要产业,可遍地的中药材引来偷食的老鼠。在这场保卫中药材的“人鼠大战”中,王从知的捕鼠手艺重新派上了用场,捕鼠如今成了他的职业。

一年灭鼠上千只

“这个洞有拳头大,偷食的应该是个山老鼠,要两只竹箭才抓得住。”王从知一边打量鼠洞,一边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根“丫”形树杈,两头枝丫朝下插进土中固定,再拿出一副竹制弯弓和两枚磨得锋利的竹箭,把弓绑在树杈上,麻绳做的弓弦紧绷绷地拉满,两枚竹箭箭头对准鼠洞,再用浮土把洞封住。

这副看起来像小孩玩具的弓箭,就是王从知的捕鼠利器。“别看它不起眼,可灭山鼠百发百中。”王从知满是褶皱的嘴角向上弯出弧线,腰板挺起来。老鼠的习性是晚上出没,只要通过这个洞,触发机关,张满的弓弦弹出,锋利的竹箭会立刻贯穿老鼠的身体,“不信明天你来看。”

“蛇有蛇道,鼠有鼠路。”说起老鼠的习性,王从知滔滔不绝,田间地头,一般老鼠挖过的地方,土都要比旁边的高,那就是鼠路,“这种小个点的山老鼠只需要一只竹箭,但机关要设在鼠洞的尽头,因为这种老鼠不走回头路……”

这份自小习得的手艺如今成了他谋生的工具——村里两家中药材企业雇他专职捕鼠,按月发薪水,还有公司按捕鼠的数量结账,抓一个100元。一年下来,他捕鼠至少上千只,靠捕鼠收入至少三四万元。但附近村民叫他帮忙,他却不收费,二话不说上门。

王从知抓老鼠有股狠劲,只要看到药材地里有老鼠,不抓到不肯罢休。有一次,他在刨鼠洞时,老鼠一口咬住了他的手指,他忍着疼,还是硬生生地把老鼠从洞里给扯了出来。

“我不狠它(老鼠)就狠,毁起药材来(让人)心疼。”王从知说,老鼠偷食贝母底果(即贝母鳞茎,入药部位),所过之处破坏中药材根系。老鼠还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去年他捣毁了3个老鼠窝,每个窝里囤积的贝母有5斤多,价值好几千元。

小时候曾“鼠口夺粮”

王从知捕鼠的手艺源自儿时。

西安村位于大山深处,东与湖北大九湖相连,南与巫山官阳镇接壤,平均海拔1600米,山高坡陡,草深林密。

过去不通路,村民们只能种点苞谷、红苕、洋芋当口粮,在深山里找些云木香、独活等中药材,烘干后背出村去卖。

大山里老鼠多,它们在田间打地洞啃食红苕、洋芋,祸害庄稼地。“当时人都吃不饱,怎么能让老鼠偷了去。”王从知从小就跟着村里的长辈学捕鼠,他们活用树枝、竹子、麻绳自制弓箭,自设土机关捕鼠,从“鼠口夺粮”。

土地包产到户后,吃饱已不成问题。改革开放后,年轻人逐渐外出打工,在家的老人种点苞谷、洋芋,吃穿不愁,便也无人肯花心思再去灭鼠。

巫溪县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近年来以高山野生贝母为种源自主选育了“巫溪太白贝母”这一品种。

西安村海拔高、立体气候明显,村委会所在地狭长平坦,有“西安槽”之称,特别适合发展中药材。2008年,巫溪县瑞雪药材公司负责人陈基禄在西安村发展了100亩贝母,但刚刚种下,山鼠就结队而来。

太白贝母是名贵中药材,一亩地产值能达到三四十万元。但投入高、种植周期长,当地民间流传“1年一根针,2年一根苗,3年一飘带,4年一棵树”,形象地说明了太白贝母的种植难。

陈基禄说,当时大家想了各种方法灭鼠,什么捕鼠板、捕鼠夹、粘鼠贴、鼠药等都试过,但这些在城市常用的灭鼠方法用来对付大山里的老鼠却“水土不服”。

这时,有人向他推荐了王从知。“当时看他拿着自制的弓箭,就跟小孩玩具一样。”陈基禄说,没想到这土工具的效果极好,一开始每天能抓三四十只,基地的老鼠少了,贝母一天天长大了,他也聘请王从知专职为基地捕鼠。

小山村的“千万产业”

靠着脱贫攻坚期间打下的产业基础,这几年,中药材产业成了西安村的主打产业,现有独活2500亩,太白贝母400余亩,在地中药材4000亩左右,年综合产值超过2000万元。今年,仅贝母一项,产值便近千万元。

村里引进了7家中药材企业、2家合作社,还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这些年,西安村成功创建“重庆市一村一品中药材示范村”,是巫溪县太白贝母种源及种植基地和千亩独活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村民返乡创业。西安村党支部书记方孝见说,全村共578户、2067人,过去大多数人在外打工。自从中药材产业发展起来后,如今在家村民480户、1860人,家家有产业,户户种中药材。今年,预计人均收入将达到2万元。

小山村重新热闹起来,过去大家都不在意的“鼠患”问题也浮出台面,过去曾一度消失的“灭鼠”手艺又重新吃香了。目前,不少村民跟着王从知学灭鼠,一定要把小山村的“千万产业”做大做强。

首席记者 龙丹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