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特别报道 | 国旗之下,是我家
“娃娃,看国旗下面,我们的家。”

国庆节特别报道 | 国旗之下,是我家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10-01
微信图片_20221001082224

△ 10月1日,江津四屏镇青堰村插旗山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微信图片_20221001092156

△ 这个国庆,家里其他人都没能回乡,丁家大儿子丁光全一个人完成了这场升旗仪式。

△ 近两个月前,丁家大儿子丁光全、三女婿邓孝成等一行人扛着旗杆上山,他们要换下被雷雨损坏的旧旗杆。

△ 8月6日,换旗杆现场,丁光全用绳子拉住旗杆上方,其他人用树枝固定,众人一起将旗杆慢慢拉起来立直。

△ 新旗杆换好,五星红旗飘扬在插旗山上空,一行人在国旗下庄严地敬礼。

△今年中秋节,94岁的丁文启决定跟儿孙一起上山升旗。9月11日,上山前一夜。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老屋前,摊开一面国旗,听老爷子讲过去的故事。

△ 插旗山,是江津区四屏镇青堰村的制高点,海拔近1400米,从村子的地标双胞胎泉出发,步行登山需要两个多小时。这里原本没有路,是丁家人和村民一锄一锤修出来的路。

△ 9月12日上午,一家人到达山顶,准备升旗,丁文启摩挲着鲜红的旗帜。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丁文启一家四代站在国旗之下,国歌声嘹亮,回荡在山间。

△ 丁文启的眼中满是热爱。

△丁文启牵着4岁的重孙,站在国旗下眺望山下的村落。他说:“娃娃,祖祖从没想过青堰村有现在的繁华,我们要感谢祖国、感谢党。”

丁文启还有一个愿望:在插旗山上装上太阳能探照灯,让以后的夜晚,如同这白昼,照着插旗山上的红旗飘扬,让附近村落的所有人都看得见!

 

  在重庆江津四屏镇青堰村,村民丁光全每天早上出老屋第一件事,就是顺着房顶,望向远处的插旗山,看国旗是不是在空中飘扬。这个习惯他已保持6年。

  “国旗不能倒,必须竖着;如果倒了,那就要千方百计竖起来。”这是6年前,父亲丁文启讲给他的道理。从此,每天早上他要看到国旗飘扬,才能安心。

  2016年,88岁的老党员丁文启指着插旗山山顶说:“那里以前有国旗,现在也该有。”

  插旗山,海拔约1500米,是当地最高的地方,曾是空军航标所在地。上世纪50年代,山上设有瞭望台,会升国旗,并有专人值守,山因旗而得名。而后时代变迁,航标被淘汰,旗帜也随之消失了半个多世纪。

  生在长在插旗山下的丁文启生于1928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受了太多苦。他少时家穷,想上学却没有机会,成了这辈子的遗憾。于是,他到老都坚持自学,读书看报写文章的习惯一直延续到退休后。

  丁文启热爱家乡青堰村,热爱新生活。在他70多岁高龄时,还在向外界投稿推介青堰村,村子“盛产双胞胎”的故事,也是经过他的推荐,引起了外界关注,变得广为人知。

  2016年,青堰村通了公路。路通了,洋房建起来了,民宿开起来了,游客常来常往,青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丁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那是看得见的幸福。丁文启经常跟儿孙说,没有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没有青堰村的今天,没有丁家的今天。

  丁文启的老屋就在插旗山下,每每抬头望向孤零零的山顶,他总觉得心里有空缺一般。“我想让村里的人时时刻刻看得见国旗,记住党和国家带给我们家乡的好。”心怀感念,丁文启提出重新让红旗飘扬在插旗山的想法,子孙们集体响应。

  在丁文启的组织下,2016年5月1日,一家人把用树枝、晾衣杆等一节一节接起来的自制“旗杆”扛上了海拔约1500米的插旗山,五星红旗终于又一次在青堰村最高的山顶飘扬起来。

  丁家大儿子丁光全一直住在村里,其他子女有些住江津城区,有些住其他地方。在此后的6年多里,丁家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全家老少一起,到青堰村登山升旗。而丁光全则负责日常维护,每天看一看国旗是否迎风飘扬,也就这样成了他的习惯。

  今年7月,一场暴风雨之后旗杆断了,丁光全赶紧给妹夫邓孝成打电话,商量的结果是:“换!这次换个不会断的!”6年里,丁家人前前后后换了四次旗杆。8月初的一个周末,邓孝成从城里回来,他和几位村民一起,抬着不锈钢杆子、电焊机、发电机上了山。

  邓孝成出发前,丁文启再三嘱托:“一定记得拍照回来给我看。”邓孝成知道,老岳父心里惦记得很,也想去升旗,无奈近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很难成行。

  这次回村换国旗,邓孝成还给丁文启带来一个好消息:四屏镇将把插旗山打造成镇级党员教育基地。丁文启听闻,更是表达了想要再次登山升旗的愿望。邓孝成和丁光全合计了下,决定帮老父亲了这个心愿。

  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邓孝成的儿子邓旭婚礼上,趁着人齐,他跟家里人说了心里的打算,一家老小集体响应。

  第二天,除了有工作和学习走不开的,一家四代人大半都从城里回到了老屋。晚上,老爷子心绪难平,把大家叫到一起,围着一面旗帜坐下来,说:“我们屋里四代同堂,从来没有哪个和哪个‘割裂’(注:重庆话,指闹纠纷),为啥?因为我们爱家。那我们也像爱家一样爱国,国也就像家一样好。”

  9月12日一早,丁家20来口人浩浩荡荡地上山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对于94岁的丁文启来说极为不易,好走的路,丁文启自己走,遇陡坡烂路,长子丁光全、长孙丁荣华、次子丁光照、女婿邓孝成、长孙邓旭几个人轮流背他。

  这里本没有路,这条山路,是丁光全带着村民们一锄头一锄头修出来的。山林间,丁家人扛着国旗穿林而过,他们一边走,一边高唱国歌,声音在山间回荡。

  当旗帜冉冉升起,丁文启眼中含泪,向国旗敬礼!

  四岁的重孙丁家祺站在丁文启身边,两人牵着手望向山下的青堰村。四通八达的公路连接着村落,一幢幢红墙白瓦的民居整齐地排列,好一派欣欣向荣!

  “祖祖,我们在看啥子呀?”

  “娃娃,看国旗下面,我们的家。”


  文/林楠 图/李文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评论 专题 | 区县 鸣家 教育 | 文艺 史家 生活 | 问政 旅游 汽车 房产 | 健康 财经 政法 | 国企 专题 原创 | 应急 信用 视听 | 直播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国庆节特别报道 | 国旗之下,是我家

2022-10-01 10:21:13 来源:
微信图片_20221001082224

△ 10月1日,江津四屏镇青堰村插旗山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微信图片_20221001092156

△ 这个国庆,家里其他人都没能回乡,丁家大儿子丁光全一个人完成了这场升旗仪式。

△ 近两个月前,丁家大儿子丁光全、三女婿邓孝成等一行人扛着旗杆上山,他们要换下被雷雨损坏的旧旗杆。

△ 8月6日,换旗杆现场,丁光全用绳子拉住旗杆上方,其他人用树枝固定,众人一起将旗杆慢慢拉起来立直。

△ 新旗杆换好,五星红旗飘扬在插旗山上空,一行人在国旗下庄严地敬礼。

△今年中秋节,94岁的丁文启决定跟儿孙一起上山升旗。9月11日,上山前一夜。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老屋前,摊开一面国旗,听老爷子讲过去的故事。

△ 插旗山,是江津区四屏镇青堰村的制高点,海拔近1400米,从村子的地标双胞胎泉出发,步行登山需要两个多小时。这里原本没有路,是丁家人和村民一锄一锤修出来的路。

△ 9月12日上午,一家人到达山顶,准备升旗,丁文启摩挲着鲜红的旗帜。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丁文启一家四代站在国旗之下,国歌声嘹亮,回荡在山间。

△ 丁文启的眼中满是热爱。

△丁文启牵着4岁的重孙,站在国旗下眺望山下的村落。他说:“娃娃,祖祖从没想过青堰村有现在的繁华,我们要感谢祖国、感谢党。”

丁文启还有一个愿望:在插旗山上装上太阳能探照灯,让以后的夜晚,如同这白昼,照着插旗山上的红旗飘扬,让附近村落的所有人都看得见!

 

  在重庆江津四屏镇青堰村,村民丁光全每天早上出老屋第一件事,就是顺着房顶,望向远处的插旗山,看国旗是不是在空中飘扬。这个习惯他已保持6年。

  “国旗不能倒,必须竖着;如果倒了,那就要千方百计竖起来。”这是6年前,父亲丁文启讲给他的道理。从此,每天早上他要看到国旗飘扬,才能安心。

  2016年,88岁的老党员丁文启指着插旗山山顶说:“那里以前有国旗,现在也该有。”

  插旗山,海拔约1500米,是当地最高的地方,曾是空军航标所在地。上世纪50年代,山上设有瞭望台,会升国旗,并有专人值守,山因旗而得名。而后时代变迁,航标被淘汰,旗帜也随之消失了半个多世纪。

  生在长在插旗山下的丁文启生于1928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受了太多苦。他少时家穷,想上学却没有机会,成了这辈子的遗憾。于是,他到老都坚持自学,读书看报写文章的习惯一直延续到退休后。

  丁文启热爱家乡青堰村,热爱新生活。在他70多岁高龄时,还在向外界投稿推介青堰村,村子“盛产双胞胎”的故事,也是经过他的推荐,引起了外界关注,变得广为人知。

  2016年,青堰村通了公路。路通了,洋房建起来了,民宿开起来了,游客常来常往,青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丁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那是看得见的幸福。丁文启经常跟儿孙说,没有党和国家的政策,就没有青堰村的今天,没有丁家的今天。

  丁文启的老屋就在插旗山下,每每抬头望向孤零零的山顶,他总觉得心里有空缺一般。“我想让村里的人时时刻刻看得见国旗,记住党和国家带给我们家乡的好。”心怀感念,丁文启提出重新让红旗飘扬在插旗山的想法,子孙们集体响应。

  在丁文启的组织下,2016年5月1日,一家人把用树枝、晾衣杆等一节一节接起来的自制“旗杆”扛上了海拔约1500米的插旗山,五星红旗终于又一次在青堰村最高的山顶飘扬起来。

  丁家大儿子丁光全一直住在村里,其他子女有些住江津城区,有些住其他地方。在此后的6年多里,丁家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全家老少一起,到青堰村登山升旗。而丁光全则负责日常维护,每天看一看国旗是否迎风飘扬,也就这样成了他的习惯。

  今年7月,一场暴风雨之后旗杆断了,丁光全赶紧给妹夫邓孝成打电话,商量的结果是:“换!这次换个不会断的!”6年里,丁家人前前后后换了四次旗杆。8月初的一个周末,邓孝成从城里回来,他和几位村民一起,抬着不锈钢杆子、电焊机、发电机上了山。

  邓孝成出发前,丁文启再三嘱托:“一定记得拍照回来给我看。”邓孝成知道,老岳父心里惦记得很,也想去升旗,无奈近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很难成行。

  这次回村换国旗,邓孝成还给丁文启带来一个好消息:四屏镇将把插旗山打造成镇级党员教育基地。丁文启听闻,更是表达了想要再次登山升旗的愿望。邓孝成和丁光全合计了下,决定帮老父亲了这个心愿。

  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邓孝成的儿子邓旭婚礼上,趁着人齐,他跟家里人说了心里的打算,一家老小集体响应。

  第二天,除了有工作和学习走不开的,一家四代人大半都从城里回到了老屋。晚上,老爷子心绪难平,把大家叫到一起,围着一面旗帜坐下来,说:“我们屋里四代同堂,从来没有哪个和哪个‘割裂’(注:重庆话,指闹纠纷),为啥?因为我们爱家。那我们也像爱家一样爱国,国也就像家一样好。”

  9月12日一早,丁家20来口人浩浩荡荡地上山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对于94岁的丁文启来说极为不易,好走的路,丁文启自己走,遇陡坡烂路,长子丁光全、长孙丁荣华、次子丁光照、女婿邓孝成、长孙邓旭几个人轮流背他。

  这里本没有路,这条山路,是丁光全带着村民们一锄头一锄头修出来的。山林间,丁家人扛着国旗穿林而过,他们一边走,一边高唱国歌,声音在山间回荡。

  当旗帜冉冉升起,丁文启眼中含泪,向国旗敬礼!

  四岁的重孙丁家祺站在丁文启身边,两人牵着手望向山下的青堰村。四通八达的公路连接着村落,一幢幢红墙白瓦的民居整齐地排列,好一派欣欣向荣!

  “祖祖,我们在看啥子呀?”

  “娃娃,看国旗下面,我们的家。”


  文/林楠 图/李文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露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