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奇迹 毛线钩
你家里是不是也有妈妈用棒针钩的毛衣?在重庆市渝中区,68岁的刘一华孃孃钟情于“钩钩针”,夜以继日地钩。

针奇迹 毛线钩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2-10-12
针奇迹 毛线钩1
刘一华打“钩钩针”
针奇迹 毛线钩2
展示她的作品
针奇迹 毛线钩3
整理“钩钩针”材料
针奇迹 毛线钩4
刘一华与她的“钩钩针”学生

你家里是不是也有妈妈用棒针钩的毛衣?在重庆市渝中区,68岁的刘一华孃孃钟情于“钩钩针”,夜以继日地钩。她竟然把“重庆渝派绒线编织”申请成为渝中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曾去了北京、上海参展,甚至亮相法国、美国的时装周。

尽管她身患重症,目前依然坚持带着一群同样热爱“钩钩针”的青年、中年、老年朋友一起钩。她期待用毛线和针钩出更多兼具艺术性和时尚感的作品,并走入千家万户。

世代传承

传了上百年的“钩钩针”

在刘一华的家里,有一大半面积都被钩针作品占据。除了衣服,还有帽子、围巾、披肩、桌巾、屏风、窗帘、靠垫等,都是用毛线钩成的。哪怕是记者在跟她聊天时,她手中的钩针也不曾放下,一上一下有节奏地翻动。“钩钩针”似乎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要是哪天不钩几下,浑身都觉得不舒服!”

说起刘一华家里打钩针的历史,已上百年可以追溯几辈人。她的曾祖母是一名农村妇女,当时当地聚集了众多外乡人,她虚心吸收各地民间编织手法,常为家里人制作衣物,并将技艺传给了下一代。

第二代传承人开始以编织衣物作为谋生手段,用亲手制作的毛衣为子女换回大米和其他生活用品。刘一华的妈妈、第三代传承人宣藻芳,都是亲手给每个子女织衣物,哪怕是再艰苦的条件,兄弟姐妹都不缺衣服穿。

到了刘一华这里,40年前,她为儿子钩了一条裤子,那是她的第一件“作品”。看到孩子穿上后欣喜的表情,她情不自禁爱上这门传了几代的手艺,正式拿起针和线,开始了“钩钩针”生涯。

善于创新

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

刘一华年轻时曾从事文艺工作,在做舞台服装设计时,她拿起钩针,为芭蕾舞演员们钩出亮丽的服装,让舞台效果顿时亮眼起来。她还在平平无奇的塑料凉鞋上钩出一朵朵灵动的小花,引起路人的“围观”。

在继承的基础上,刘一华丰富了编织的范围,在传统编织理念和技法上加入原创与跨界的元素,通过编织技艺,让作品超越普通的衣服属性,成为独有的手工艺术品。

当大多数女性都把编织当成一种业余爱好时,刘一华就已经在渝中区大同路开店,常有顾客来请教,学一些新的款式设计,然后拿回家学着织。“其实用传统钩针织出的东西并没有特别高的技术难度,色彩配合和花型设计是别人学不走的。”她也并不介意其他人来“取经”,都热心地与他们交流,传授技术。就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她对针法的创新与服装款式和色彩配合的突破。

刘一华最喜欢钩花朵,向日葵、玫瑰,蒲公英……她平时逛花市、花展时,就琢磨着怎么用线和针勾勒出花的形态——大自然给予了她创作灵感。计划下一批作品,她准备用毛线钩出各种海洋生物,呼吁大家保护自然环境。

成功申遗

给多位明星钩过演出服

刘一华每天以编织为乐,编织已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让她高兴的是,以前喜欢钩针作品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主要是有“文艺范儿”的姐姐们。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并开始学“钩钩针”,最小的只有十多岁,甚至还有职校服装专业的男学生,风格也向时尚化、年轻化转变。

她认为,“钩钩针”的魅力,是工厂的机器无法替代的。“机器到不了的地方,针能到达。”在刘一华看来,一根针一根线,却能呈现出万千变化。同样,若是哪一针钩错了,整件作品都要重新来——必须一丝不苟,才能成就作品,这也正是钩针的魅力所在。

杭州一位舞者去参加国际颁奖礼时,找她定制了一款长裙,她以梵高的《向日葵》为灵感,用毛线演绎出奔放、自由的情绪,舞者穿上后受到全场好评。她还给张迈、陈春、陈思思、杨丽萍等明星钩过演出服。

她被评为首届重庆市“十佳服装设计师”,将“重庆渝派绒线编织”申请成为渝中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作品曾去北京、上海参展,甚至亮相法国、美国的时装周。

刘一华从来没有停止过手中的针线,她期望融合了艺术性的“钩钩针”能够走上更大的国际舞台,走入更广的国际市场,让更多人领略这针线间的无限风光。

助人为乐

钩针中病患重拾生活信心

去年,刘一华被查出患有肺癌,她没有放下钩针,反而是以更快的速度与时间赛跑,在钩针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传递对美的向往。

在刘一华的学生当中,有一个人也患有癌症,曾经她不愿与外界接触,但在钩针中找到了乐趣,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刘一华一边教她技术,一边鼓励她通过钩针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刘一华介绍,其实钩针并非川渝地区的“特产”,中国很多地方有钩针,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四十多年钩针生涯中,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拘一格,不死守图解,更多依靠创造力和想象力,天马行空,想怎么钩就怎么钩。

在刘一华眼里,钩针如笔,线如墨,可以呈现千变万化。她教学生们的也只是基础针,没有图解,其余的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一百个人做出来都会是一个样子。”

她说,以前大家喜欢钩钩针,是因为文化生活匮乏,现在喜欢钩钩针,是因为一针一线里蕴藏着大千世界,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用针线实现。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刘力 摄影报道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针奇迹 毛线钩

2022-10-12 06:04:52 来源:
针奇迹 毛线钩1
刘一华打“钩钩针”
针奇迹 毛线钩2
展示她的作品
针奇迹 毛线钩3
整理“钩钩针”材料
针奇迹 毛线钩4
刘一华与她的“钩钩针”学生

你家里是不是也有妈妈用棒针钩的毛衣?在重庆市渝中区,68岁的刘一华孃孃钟情于“钩钩针”,夜以继日地钩。她竟然把“重庆渝派绒线编织”申请成为渝中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曾去了北京、上海参展,甚至亮相法国、美国的时装周。

尽管她身患重症,目前依然坚持带着一群同样热爱“钩钩针”的青年、中年、老年朋友一起钩。她期待用毛线和针钩出更多兼具艺术性和时尚感的作品,并走入千家万户。

世代传承

传了上百年的“钩钩针”

在刘一华的家里,有一大半面积都被钩针作品占据。除了衣服,还有帽子、围巾、披肩、桌巾、屏风、窗帘、靠垫等,都是用毛线钩成的。哪怕是记者在跟她聊天时,她手中的钩针也不曾放下,一上一下有节奏地翻动。“钩钩针”似乎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要是哪天不钩几下,浑身都觉得不舒服!”

说起刘一华家里打钩针的历史,已上百年可以追溯几辈人。她的曾祖母是一名农村妇女,当时当地聚集了众多外乡人,她虚心吸收各地民间编织手法,常为家里人制作衣物,并将技艺传给了下一代。

第二代传承人开始以编织衣物作为谋生手段,用亲手制作的毛衣为子女换回大米和其他生活用品。刘一华的妈妈、第三代传承人宣藻芳,都是亲手给每个子女织衣物,哪怕是再艰苦的条件,兄弟姐妹都不缺衣服穿。

到了刘一华这里,40年前,她为儿子钩了一条裤子,那是她的第一件“作品”。看到孩子穿上后欣喜的表情,她情不自禁爱上这门传了几代的手艺,正式拿起针和线,开始了“钩钩针”生涯。

善于创新

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

刘一华年轻时曾从事文艺工作,在做舞台服装设计时,她拿起钩针,为芭蕾舞演员们钩出亮丽的服装,让舞台效果顿时亮眼起来。她还在平平无奇的塑料凉鞋上钩出一朵朵灵动的小花,引起路人的“围观”。

在继承的基础上,刘一华丰富了编织的范围,在传统编织理念和技法上加入原创与跨界的元素,通过编织技艺,让作品超越普通的衣服属性,成为独有的手工艺术品。

当大多数女性都把编织当成一种业余爱好时,刘一华就已经在渝中区大同路开店,常有顾客来请教,学一些新的款式设计,然后拿回家学着织。“其实用传统钩针织出的东西并没有特别高的技术难度,色彩配合和花型设计是别人学不走的。”她也并不介意其他人来“取经”,都热心地与他们交流,传授技术。就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她对针法的创新与服装款式和色彩配合的突破。

刘一华最喜欢钩花朵,向日葵、玫瑰,蒲公英……她平时逛花市、花展时,就琢磨着怎么用线和针勾勒出花的形态——大自然给予了她创作灵感。计划下一批作品,她准备用毛线钩出各种海洋生物,呼吁大家保护自然环境。

成功申遗

给多位明星钩过演出服

刘一华每天以编织为乐,编织已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让她高兴的是,以前喜欢钩针作品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主要是有“文艺范儿”的姐姐们。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喜欢并开始学“钩钩针”,最小的只有十多岁,甚至还有职校服装专业的男学生,风格也向时尚化、年轻化转变。

她认为,“钩钩针”的魅力,是工厂的机器无法替代的。“机器到不了的地方,针能到达。”在刘一华看来,一根针一根线,却能呈现出万千变化。同样,若是哪一针钩错了,整件作品都要重新来——必须一丝不苟,才能成就作品,这也正是钩针的魅力所在。

杭州一位舞者去参加国际颁奖礼时,找她定制了一款长裙,她以梵高的《向日葵》为灵感,用毛线演绎出奔放、自由的情绪,舞者穿上后受到全场好评。她还给张迈、陈春、陈思思、杨丽萍等明星钩过演出服。

她被评为首届重庆市“十佳服装设计师”,将“重庆渝派绒线编织”申请成为渝中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作品曾去北京、上海参展,甚至亮相法国、美国的时装周。

刘一华从来没有停止过手中的针线,她期望融合了艺术性的“钩钩针”能够走上更大的国际舞台,走入更广的国际市场,让更多人领略这针线间的无限风光。

助人为乐

钩针中病患重拾生活信心

去年,刘一华被查出患有肺癌,她没有放下钩针,反而是以更快的速度与时间赛跑,在钩针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传递对美的向往。

在刘一华的学生当中,有一个人也患有癌症,曾经她不愿与外界接触,但在钩针中找到了乐趣,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刘一华一边教她技术,一边鼓励她通过钩针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刘一华介绍,其实钩针并非川渝地区的“特产”,中国很多地方有钩针,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四十多年钩针生涯中,她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拘一格,不死守图解,更多依靠创造力和想象力,天马行空,想怎么钩就怎么钩。

在刘一华眼里,钩针如笔,线如墨,可以呈现千变万化。她教学生们的也只是基础针,没有图解,其余的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没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一百个人做出来都会是一个样子。”

她说,以前大家喜欢钩钩针,是因为文化生活匮乏,现在喜欢钩钩针,是因为一针一线里蕴藏着大千世界,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用针线实现。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纪文伶 刘力 摄影报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