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连线|把握时代脉搏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陈卉丽 记者 苏思 摄视觉重庆
鲁广峰 (受访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我们又该怎样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10月17日,重庆日报记者连线在京参会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以及在重庆认真收看了开幕会盛况的重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鲁广峰,请他们分享聆听、学习报告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期盼。
现场聆听:她深感文物保护责任重大
“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护好文物,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举措。”
“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我无比振奋、自豪,备受鼓舞,也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感到骄傲、自豪。”回忆起二十大开幕会盛况,陈卉丽难掩激动。
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陈卉丽特别关注报告中指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部分内容。在她看来,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护好文物,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举措。
她表示,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不仅要竭尽全力把文物保护好,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胸怀,为保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视频连线:他正在送文化下乡的路上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文化工作者大有可为,此次磨子乡之行就是一次接地气的实践。”
17日视频连线时,鲁广峰正在赶往忠县磨子土家族乡途中。当天早上,他便与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的群文工作者们一起前往磨子乡,要给当地农民画室送去全新的画材,并开办农民画培训班。
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一句话在鲁广峰和同事中引发热议。
鲁广峰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文化工作者更有担当、更有作为的时代。
“公共文化服务和群众文化工作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如今,丰富多彩且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优化、触手可及,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生活因此更加美好。”鲁广峰认为,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文化工作者大有可为,此次磨子乡之行就是一次接地气的实践。
共同心愿: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虽然工作性质不同,服务方式也不同,但是各领域文化工作者的初心是一样的。”
同为文化领域的党员,鲁广峰通过连线的方式请教陈卉丽代表——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我们又该怎样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从事文物保护工作27年,陈卉丽参与过众多保护修缮项目,其中就包括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奖的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她感慨:“这个工程耗费8年之久,也让我对文物保护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陈卉丽看来,文物保护领域所取得的进步十分巨大,引人注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投入,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国文物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以重庆为例,除了在大足区建立大足石刻博物馆、大足石刻文物医院、大足石刻监测预警中心,出版大足石刻考古报告外,还建起了全国第一个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
各种高科技也运用到文物修复中来,让修复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比如我们在修复千手观音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工业X光探伤、红外热像探测等技术首次运用于石质文物勘察研究,开创了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的先河。”陈卉丽称。此外,大足石刻的国际“朋友圈”也在扩大。近年来,大足石刻研究院与意大利、日本等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开展了广泛交流合作。
“我们在文物保护事业上取得的成绩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和掌声。在交流中,大家互相借鉴各自好的经验做法,这也开拓了基层文物工作者的国际视野。”陈卉丽认为,这就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生动案例。
听了陈卉丽的介绍和分享,鲁广峰十分感慨地表示,虽然自己和陈卉丽的工作性质不同、服务方式也不同,但是各领域文化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初心是一样的。
鲁广峰表示,作为一名群文工作者,将以更加踏实的作风,用心用情创作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组织更多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忠诚实干担当推动新时代重庆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创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