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母亲抵抗遗忘!《百姓故事》里的主人公 这次又被央视报道了
华龙网讯(记者 李凤兰)一个有爱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今(19)日凌晨,张兴义收到了央视记者发来的视频链接。那是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遇见你》报道的关于他和母亲的故事。在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之际,张兴义“照顾者”的身份也引发广泛关注。而在去年,华龙网品牌栏目《百姓故事》就首发报道了这对母子,(详见《“公主”母亲的时间旅行》)。
“妈妈今年又长了十斤,上下楼梯也不用扶了。”张兴义语带欣喜,告诉华龙网记者,“把母亲从养老院接回来自己照顾,从不后悔”。
“琐碎的日常,值得记录”
“我们才起床,正在看电视。”电话里,张兴义说为了让母亲高兴,在仙女山的家里,他总是在下午陪着母亲看少儿节目或综艺节目。
“午睡最多一个半小时,我就要把妈妈喊起来,不然晚上睡不着。”60岁的儿子,依然是“妈妈”“妈妈”不离口。
去年,华龙网《百姓故事》首发报道他照顾母亲的感人事迹后,其他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年初,张兴义还获评了2022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谈及这次央视报道自己的原因,张兴义认为是:“琐碎的日常,值得记录”。
照顾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确实太琐碎了。一天24小时,母子俩形影不离,早晨7点,张兴义和母亲吃完早饭,出门打羽毛球,午饭后便是午休娱乐,晚饭后再出门锻炼。
张兴义既重视母亲的健康,也重视自己的健康,这样才有好体力照顾母亲。
在央视18分钟的报道里,张兴义照顾母亲的诸多细节,锻炼、买菜、聊天……也一一得到呈现,引发共鸣。
母亲的变化一个接一个
因为张兴义乐观的性格,照顾母亲的艰难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被化解。
今年,母亲患阿尔茨海默症已5年。两年前,张兴义把靠插管进食的母亲,从养老院接回来,那个时候母亲只有七十几斤,走路都要有人扶。经过悉心照顾,母亲现在体重已过百,这让儿子很满足。
“去年热天买的睡衣,今年扣子都扣不上了。”出发去仙女山避暑前,张兴义又给母亲买了新睡衣、新衬衣。
在仙女山的住处附近有一个羽毛球场,“去年妈妈走2圈要花20分钟,今年走完12圈只要半小时了。”
“以前妈妈总是一个人呆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在吃完饭了还晓得帮我收碗。”
一个接一个,张兴义高兴地说着母亲的变化。即便母亲“进步巨大”,却依然很难认出眼前的儿子,叫出儿子的名字。
两年来,在朝夕陪伴母亲的过程当中,张兴义对阿尔茨海默症的认识也更深了。
“妈妈就像生活在黑暗里,我就站在光明里。患病的人如果有亲人陪伴,回到黑暗的时间就要少些,情绪就要好些。”
张兴义早早计划着,这个冬天,他还要带着母亲去海南或云南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