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一号提案”出炉 聚焦算力经济 全力推进“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2025-01-14 13:21:26 来源: 渝中融媒体中心
渝中融媒体中心-重庆渝中客户端(记者 徐潇 摄影 罗云希)1月13日下午,渝中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举行“一号提案”办理协商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区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的“一号提案”为《关于支持建设“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渝中区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委员们聚焦算力经济,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深入分析了渝中算力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短板,提出了9条针对性、操作性、建设性都很强的建议。
“把脉问诊”找准症结
“算力及人工智能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一号提案”认为,我市正依托算力及人工智能加速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建立健全普惠性金融服务,通过数字重庆建设持续推进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各行业算力需求旺盛。
同时,渝中区紧抓国家“东数西算”和数字重庆建设战略机遇,在“1361”总体架构下开展“疆算入渝”和算力经济发展顶层设计,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模式,完成技术验证,构建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进“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以高质量算力深度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看到“成绩”的同时,“一号提案”也全面分析了市、区算力建设发展情况,走访、调研部分企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座谈磋商,为当下的渝中算力经济“把脉问诊”。调研后,提案指出渝中区算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中小企业算力需求有待释放、算力产业链条有待延伸、算力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并提出了9项工作建议。
“对症下药”开良方
“一号提案”建议,渝中要主动融入“东数西算”“疆算入渝”和“渝哈算力走廊”建设,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渝中“431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加快打造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渝中算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渝中区应找准产业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开展基于算力应用的创新研发和场景创设,加强算力网络供需对接,促进算力产业协同集聚,赋能全市打造支撑西部、辐射“一带一路”的现代算力枢纽,加快打造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应尽快制定出台渝中区发展算力经济的扶持政策,完善算力飞地税收分享机制,探索采用弹性带宽、任务式服务、数据快递等创新模式,降低单用户网络、算力使用成本。
同时,在资金保障方面,渝中区可充分发挥区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投资作用,通过与中央、市级及优秀民营投资机构合作,加大对全区算力项目投资,联动金融机构,创新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基础设施建设上,以“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建议渝中区加快构建西部算力传输网直连通道;推动跨区域算力资源高效联动和精准匹配,探索普惠便捷、随取随用、按需收费的算力服务新模式,加快建立跨地区算力调度、网络传输、算电融合、运营服务、交易结算、收益分配等算网协同机制。
此外,提案还建议,渝中区应用好用足“黄金十二条”“青创十条”等人才政策,扩大释放算力应用场景,迭代升级《渝中区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渝中区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扶持政策》,依托“西部算电协同创新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新活力。
群策群力促发展
“‘一号提案’全面分析了渝中区在推动算力经济建设发展等方面的现状、阶段性成效及困难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政治站位高、方向找得准、内容提得实。”协商会上,提案主办、协办单位负责人与提案单位、委员(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逐一介绍办理落实工作打算,依次划分提案办理“任务单”。大家一致表示,将把“一号提案”办理落实工作作为推动业务、助推发展的具体举措,切实将委员们的真知灼见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实招良策。
作为牵头主办单位,区大数据发展局表示,围绕机制健全,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申报建设全市算力产业园,牵头制定《渝中区算力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围绕算力需求,强化算力应用和算力消纳挖潜;围绕算力供给,强化绿色普惠算力体系构建;围绕产业发展,强化产业链条完善和产业生态营造;围绕政策支持,强化产业人才资金体制机制保障,打出多方“组合拳”培育繁荣发展的算力产业生态。
协办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对标提案建议,坚决扛起了“办”的责任。大家一致表示,将认真回应提案建议,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将提案办理工作与部门相关工作一同谋划、一体部署、一起推进;将立足各单位资源禀赋,用好政策优势、优化资源供给、打通转化渠道,力求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提升提案办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努力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
各位政协委员表示,将持续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大局和重点工作,主动融入、积极参与,为全区高质高效推进算力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元素、寻找创新变量、汇聚创新力量,合力探索形成发展算力经济的“渝中路径”,助力渝中算力产业实现量的积累和质的突破。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