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辨识度③丨造幸福之城 兜底更大的民生-华龙网

忠县辨识度③丨造幸福之城 兜底更大的民生

2025-01-19 14:43:16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核心提示:

进入重庆两会时间,经济和民生是各方关注的热点,各区县如何交答卷?地处重庆三峡库区的忠县,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提出了“1116”总体工作思路,以“加快建设三峡库区特色中等城市特色产业集群县域样板”为总目标,产业经济板块瞄准“双千亿”新场景,关乎每一个忠县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民生领域,则提出了“双50”新路径。

按照这样的总体部署和实施路径,忠县提出了“渝东北前列、全市争先进位和打造忠县辨识度”的奋斗目标。

什么是忠县辨识度?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深入忠县采访,为你多维度解析“辨识度”背后的城市进位之道。

渝万高铁忠县㽏井河双线特大桥桥墩建设现场。通讯员 余鸿 摄
渝万高铁忠县㽏井河双线特大桥桥墩建设现场。通讯员 余鸿 摄

安居乐业,是群众最有感知的民生。忠县在谋求全面高质量发展时,始终将民生福祉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刚刚过去的2024年,该县从一揽子民生事项中挑选出的15件重点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这些重点民生事项,主要分布在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共治共享等领域。

忠县要建设三峡库区特色中等城市,并在全市实现进位,兜底民生、实现共同致富是必要条件。该县将所有民生工作事项,置入共治和共享为根本的服务场景中,把实事做深做实,走出了一条契合当地发展实际的民生提质增效之路。

推城市更新

老旧小区焕新荒地变公园

滚滚长江在忠县拐了几道弯,勾勒出了半岛、江心岛和山城的山水城市架构。

白居易曾在此为官,燃过三国烽烟,多出忠臣良将,这就是古老忠县的城市底蕴,但城市老了也需要“更新”,否则无法满足群众对安居乐业的朴实需求。

为此,忠县不断推动城市向新、向美转变,为建设三峡库区特色中等城市而“面子”和“里子”同步更新、提亮。

城市边角地改造成的公园绿地。通讯员 赵军 摄
城市边角地改造成的公园绿地。通讯员 赵军 摄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白居易不仅“咏绿”,还带领百姓在东山坡栽花种树,如今,古诗里的“东坡”已被打造成为东坡花园,设置了诗廊景观节点、慕白轩景观节点等,再现了唐代时期东坡花园的繁荣盛景。

东坡花园算是城市从“植绿”出发推动更新的一个缩影。

忠县还推进了香山体育公园、临江公园、白桥花园和鸣玉溪公园(四期)等城市公园的建设,此外,还利用坡坎崖等闲置地块,打造了43个“口袋公园”,进一步提升了公园服务半径,让群众更便捷、高效地享受到最普惠的绿色公共产品。

城市更新另一个重要工作是“旧改”,忠县白公路社区黄金水岸小区,曾经坑洼不平的路面已得到平整,昔日老旧的楼栋也焕然一新,居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在绿树掩映的长椅上摆龙门阵。

“以前小区脏乱差,污水管网堵塞导致小区臭气熏天,大门沉降,车辆乱停,垃圾乱丢……”家住该小区的刘女士说起过往,仍不住摇头。

2024年,在忠县将其纳入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共改造破损堵塞污水管网420米,拆除废弃公厕1座,复建沉降塌陷小区大门2座,油化小区路面3200平方米,改造新增小区机动车停车位45个,新增电动车集中充电棚2个,新建标准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2个……经过“由表及里”的彻底整治,黄金水岸小区满血复活。

记者从忠县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2024年,该县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市第4、渝东北第2;升级改造老旧小区370个、400万平方米,整治房屋外墙砖、空调架等安全隐患15万平方米。推行“保险+服务”电梯综合保险试点,参保率全市第1位。

忠州老城片区老旧小区通过连片集中打造,还有效保护了历史风貌及文物,形成具有忠县辨识度的文旅名片“三峡留城·忠州巷子”。2024年忠州巷子项目还成功创建市级休闲旅游街区,获得全国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重庆市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强基础配套

大桥归来科教文卫齐跟上

城市要发展,基础设施是关键,便捷交通和完善的科教文卫等功能配套,才能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忠县长江大桥,曾让当地人感到失望,这座2001年建成的老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斑驳,“体检”时更被发现吊杆锚头滑移、护套存在网状裂缝、内部填充物腐烂、内部钢丝严重锈蚀……

建设中的特大桥。通讯员 余鸿 摄
建设中的特大桥。通讯员 余鸿 摄

为保障车辆和行人过桥安全,忠县将大桥改造纳入2024年的15件民生实事,全面开启了维修改造,如今,这座桥不仅得到了“培本固元”,还全面做了灯饰亮化工程,重新C位出道。

“现在开车经过忠县长江大桥,心情都要松弛多了。”当地网友在网上留言道。

来自忠县的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在大交通方面,渝万高铁忠县段完成投资32.7亿元、占招标总额的56%,渝万高铁忠县站综合客运枢纽序时推进,三岔湾隧道成为全线首座贯通的2000米以上隧道;顺溪市政道路改造竣工并投用;忠石沿江旅游公路、电竞产业大道、二面江连接道、㽏大路等建成通车;完成农村公路建设91公里,优化及新增公交线路、省际、县际、农客班线8条。

在科技方面,科技人才培育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

在教育方面,全国首个以“数字产业”命名的高等院校——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学,职教中心成功创建重庆市“双优”中职学校,校际差异系数小学、初中分别缩减至0.53、0.35,义务教育巩固率持续保持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5%。

在医疗方面,忠县获评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县,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全县新增3家甲级基层医疗机构。

在文化消费方面,则举办了“爱尚忠州·惠民消费”、消费品“以旧换新”、“忠州忠味百碗”评选赛等活动,以及白公樱花节、三汇栀子花节、乌杨白酒封坛节、双桂荷花节、善广西瓜节、官坝采桑节、兴峰柿子节、马灌菜花节、东溪葡萄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活动,有力促进了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推进。

在服务方面,县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成投用,基层智治平台办理网格事件按期办理完成率达100%……

忠县在多个民生保障领域走深走实,不断筑牢城市基础配套的“底座”,为加快建设三峡库区特色中等城市创造了动能。

谋共治共享

用共情稳稳兜住群众幸福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更全面的民生,在这方面,忠县的解题思路是“共治共享”。

忠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以“十百工程”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入选全市唯一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发展利用示范县;拔山镇杨柳村、涂井乡友谊村、忠州街道独珠村也分别获评全市星级示范村。

忠县市民享受闲暇时光。通讯员 赵军 摄
忠县市民享受闲暇时光。通讯员 赵军 摄

在城市智治方面,忠县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升级改造,县城基本实现数字城管监督管理全覆盖,目前正在加载智慧排水、智慧工地、智慧物业、智慧房安等模块,实现更高效的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城市管理“一键联动”。

在生态修复方面,深入实施了皇华城、独珠江村等17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1.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平方公里。全面强化河长制,推行“一河一策”保护工程,马耳坝水库成功创建市级幸福河湖,管河治河经验入选全国河长制典型案例。

此外,还提质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2.15万亩、国土绿化26.74万亩。成功创建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系全市唯一获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的区县。

在生活保障方面,忠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5.3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16%;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低收入人口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建成老年食堂33个,博爱佳园获评市级四星级养老机构。

在污染防治方面,4.3万平方米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215个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全部实现整治销号,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总体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新建和改造城市污水管网22公里。

通过严控“交通、扬尘、工业、生活”四源污染,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3天,PM2.5年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建成“无废城市细胞”33个,农膜回收率达96.8%,农用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通过城乡一体的共治与共享,忠县将民生实事落在了实处和细处,这座民生为本的城市,稳稳地兜住了群众的幸福。

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羊华/文

责任编辑: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