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
一、简介
市歌剧院始建于1953年,是享誉西南从事歌剧表演艺术事业历史最长的专业艺术院团。2007年6月17日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由市政府批准成立重庆交响乐团,与重庆市歌剧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模式,是重庆高雅艺术的中坚力量。
剧院致力于高雅艺术的提高与普及。近年来,先后创作推出歌剧《尘埃落定》《钓鱼城》《巫山神女》《辛夷公主》,音乐剧《城市丛林》,跨界融合剧《大禹治水》,大型交响乐《长江》《太阳之子》《故乡风情画》,二胡与弦乐协奏曲《对话》等优秀作品;其中《尘埃落定》入选文化旅游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项目和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资助剧目,专家称其“进入新时代中国民族歌剧之舟并傲立船头的范本性作品”,仅《钓鱼城》一剧就获得了30余个国家级奖项;剧院多次受邀参加中国艺术节、中国歌剧节、中国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交响乐音乐季、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周等重要展演活动;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文华新剧目奖、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艺术优秀表演奖、梅花表演奖等奖项。
剧院面向市民开展“周周演”公益演出300多场,多年连续举办重庆市新年音乐会,为交响乐中国化、重庆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历年来,多次应邀出访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赴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国内多个城市巡演,为重庆争得了荣誉。
二、代表人物
翟秋芳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青联委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先后在《刘胡兰》、《白毛女》、《小女婿》、《红霞》、《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光荣灯》等数十部歌剧中担任主角。她扮演歌舞剧《光荣灯》中的王二嫂、《小女婿》中的杨香草、《红霞》中的红霞、《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此外,她还执导过《刘三姐》等多部歌剧。她编导的小歌剧《喜中喜》于1960年获“重庆市专业表演团体青年创作会演”编导奖。
王松柏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会员,曾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顾问。50多年来,先后执导了 《光荣灯》、《草原之歌》、《红霞》、《红云崖》、《洪湖赤卫队》、《海岛女民兵》、《救救她》、《议价爱情》,《火把节》,《江姐》等大小40余部歌剧。其中《火把节》获文化部1984年现代戏调演“导演奖”。
陆棨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荣誉理事、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戏剧家协会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曾创作大小歌剧(包括戏曲)近20部,其中六场歌剧《火把节》获文化部1984年现代戏调演创作二等奖,并获得全国剧协、文化部、国家民委颁发的优秀创作奖。他创作的歌剧节奏明快,人物形象鲜明,抒情幽默而又富有诗情画意。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出版了诗集《灯的河》与《重返杨柳村》,并有大量诗词被国外翻译出版。另有散文及短篇小说20余万字在《人民文学》和《四川文学》等刊物发表。他还在国内歌词刊物上发表了论文《未成曲调先有情》、《浅谈歌词创作》、《论歌词的内在形象》等,有部份文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函授中心选为教材。
吴笑平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曾任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政协委员。1978年被评为重庆市文艺界先进工作者。在数十年从艺生涯中,曾先后在歌剧《光荣灯》、《刘顺清》、《红云崖》、《柯山红日》、《三月三》、《红珊瑚》、《夺印》、《海岛女民兵》、《江姐》、《漳河湾》、《亮眼哥》等中扮演重要角色。他非常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并善于运用戏曲中的程式刻化现代人物。特别在演唱方面,他虚心向戏曲界和曲艺界的行家学习,使他在“咬字的功夫、气息的运用、行腔的归韵”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达到了“以声托情、声情并茂,韵味浓郁”的境界。在他创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光荣灯》中的农会主任、《柯山红日》中的罗家、《海岛女民兵》中的黑风,都表现出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总结心得体会的文章,如: 《漫谈歌剧的基本功》、 《嗓音问题漫谈》、 《振兴歌剧,培养优秀演员》、 《充当绿叶不易》、 《向生话学习,向传统学习》等。
李鸿文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重庆剧协理事。在数十年从艺生涯中,曾先后在歌剧《白毛女》、《刘胡兰》、《光荣灯》、《夫妻识字》、《漳河湾》、《红霞》、《草原之歌》、《大巴山游击队》、《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江姐》中担任主要或重要角色。演技娴熟,表演经验十分丰富,对角色塑造把握准确,是一位经验丰富,修养极高的演员。不仅能演,并且能做导演工作,由本人执导的作品有:《换工》、《香港大亨》、《友谊与爱情的传说》、《十五的月亮》等,业务知识全面,在西南歌剧界享有声誉。
金干
1988年评为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共歌剧研究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顾问。主要作品有:歌剧《江姐》、《李双双》、《香港大亨》、《救救她》、《魔鬼索尔南塔》、《火把节》等。歌曲《月落歌不落》、《黄杨扁担闪悠悠》、组歌《我们的山歌唱不完》,电视音乐片《寻找山的回声》。其中歌剧《火把节》1984年获文化部现代戏调演“创作二等奖”。他的作品旋律优美流畅,艺术风格鲜明,民族韵味浓郁,有不少歌曲广为传唱。1993年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和市文化局及重庆市歌剧院联合为他举办了“金干作品音乐会”。
许玉良
1999年评为国家一级导演。重庆剧协会员,重庆市音协会员,重庆声乐学会常委会成员。在四十余年歌剧艺术生涯中,曾在46部大歌剧,小歌剧,交响音乐,民族舞剧,芭蕾舞剧和音乐会中担任重要或主要角色,其中有大歌剧:《柯山红日》、《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杜鹃山》、《红云崖》、《江姐》,交响音乐《沙家浜》,芭蕾舞剧《白毛女》,和民族舞剧《刘文学》等,有较高的戏剧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以及较丰富的演出实践和纯熟的表演技巧。他还从事歌剧导演工作,执导歌剧两部,与人合作导演歌剧六部。他导演的歌剧《火把节》获文化部现代戏调演导演奖,歌剧《哭嫁的新娘》获四川省歌剧调演导演二等奖。
柯愈劢
1995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戏剧戏曲学带头人。数十年来曾在《白卷先生》、《红云崖》、《救救她》、《洪湖赤卫队》、《香港大亨》、《泪月》等歌剧中担任重要角色。他在《火把节》中担任的主要配角瓦哈,获1984年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二等奖。1987年由他执笔编剧并担任主演的大型歌剧《魔鬼索尔南塔》,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1997年与他人合作创作的四幕大歌剧《巫山神女》先后荣获1998年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1999年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重庆市政府颁发的“巴渝文学艺术奖”、2007年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何泽生
国家一级作曲,国家一级指挥,重庆市文艺界唯一双正高职称获得者,1977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1992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1997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重庆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指挥,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重庆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在作曲和指挥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
先后在歌剧《货郎与小姐》、《江姐》、《巫山神女》、《长江》、《中国之声》等中外名剧及大型交响音乐会中担任指挥。创作舞剧《三峡情祭》、交响乐《江河回想·太阳之子》,作曲、配器、录音、音乐制作、出版磁带、CD《热情火》等30多辑,作品收入出版曲集《扬琴曲选》、《春天的颂歌》、《走向煌辉》。
舞蹈音乐《叶儿青青菜花黄》《山野小曲》《竹韵》《大山下》《天老爷快下雨》获文化部群星金奖,《山里来了大学生》国家教委全国比赛金奖第一名 ,电视剧音乐《傻儿师长》《媚态观音》《武陵山剿匪记》等多部,歌曲《黄桷树,山茶花》《山沟沟》《四川妹儿》《三峡的小雨》在全国获奖,北京2008奥运会颁奖音乐配器,歌曲《红领巾,梦的翅膀》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歌曲《火辣辣的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王玉莲
1999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曾在《刘三姐》、《红云崖》、《香港大享)、《友谊与爱情的传说》、《灵与肉》、《泪月》、《芳草心》、《十五的月亮》、《魔鬼索尔南塔》等大小20余部歌剧中担任过主要角色。在她创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既有喜剧中的小村姑,也有悲剧中的中年少妇,她都能比较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特别是1984年他在歌剧《火把节》中扮演主要配角姐妞,能歌善知、热情没、悲喜有度、性格鲜明,给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配演一等奖。1990年参加四川省歌剧调演,她担任歌剧《哭嫁的新娘》的主角吉差阿枝,荣获表演等奖。
王华
198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本科,获学士学位。1985年分配至重庆市歌舞团任音乐创作, 2000年调任重庆市歌剧院工作,任音乐创作。2005年评为国家一级作曲。现为重庆市歌剧院驻团作曲家,重庆市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
歌剧《钓鱼城》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十四界文华奖“文华音乐创作(作曲奖)(主创人员之一)、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音乐奖(作曲),创作的歌曲《神女赋》、二胡协奏曲《迁徙》两次获得重庆市文学艺术奖(政府奖)等。
刘光宇
我国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中国音协理事及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十大杰出青年、重庆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名师名家项目;重庆市劳动模范、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直辖10年建设功臣、重庆市政府记予个人二等功;文化部文华奖二胡比赛、音乐创作评委,中国音协金钟奖评委,中央电视台民乐大赛总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评委等;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行政学院、重庆职业艺术学院、重庆工商大学、俄罗斯沃罗涅日国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现任重庆市歌剧院院长、重庆交响乐团团长。
他“激情喷涌、神行兼备”的演奏,先行发展出音乐的戏剧化、视觉性以及传承巴渝文化的精髓,首度开创了二胡的渝派风格。在国内外重大比赛获奖达40余次,实现了我市音乐零的突破。
他曾在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这是重庆民乐走出山城,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改写了重庆民乐史,震撼了中国音乐界。后多次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人民音乐》等报道引起全国影响。
刘光宇总演出逾4000场,观众近500万人次。其中由他自己创作并演奏的二胡独奏曲《蚂蚁》、《黄杨扁担》等在国内外舞台上演出就愈1000场,并被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和教育部列入全国中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指定为全国二胡考级曲目,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其他全国性权威刊物8次出版。他还常年深入基层,热心公益事业,获“慈善大使”称号。
阳舸
2008年评为国家一级舞美设计。1991年毕业于“重庆社会大学工艺美术专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重庆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曾担任音乐剧《油灯灯开花》、话剧《移民金大花》和《感动青春》、方言剧《身在福中》、川剧《金子》的舞美设计。其中《金子》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10大精品;《移民金大花》获“五个一工程”奖。他还担任过重庆市许多重要的大型文艺晚会的舞美设计,如:2004年曲艺主题晚会《雾都明灯》,获“文华新剧目奖”,2005年“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文艺晚会”,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奖。同年,“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中他参选的作品获“优秀创作奖"。在2007年“中国重庆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重庆市直辖10周年庆典”等重要文艺演出中,他做的舞美设计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刘广
国家一级演员优秀青年男中音歌唱家,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生导师、重庆市歌剧院院长助理。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先后师从余开基、胡中刚、张淑芳、陈玄、杨小勇、邓小俊。在歌剧《钓鱼城》《辛夷公主》《尘埃落定》《江姐》、《巫山神女》,音乐剧《城市丛林》,西洋歌剧(弄臣)(茶花女) 大型交响合唱《长江》等多部作品中担当主演和领唱。曾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员奖,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个人优秀表演奖,重庆市五个一批人才奖,连续三次获得重庆市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组金奖,还获得重庆市“巴渝新秀”称号。曾在成都,重庆,湖南,成功的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
车璐
重庆市歌剧院青年女高音,国家一级演员,院长助理,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第五届重庆青联常委,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第三届重庆电视歌手大赛金奖。2008年获得重庆市委宣传部授予的首批重庆市青年文化人才“巴渝新秀”的光荣称号。在歌剧《钓鱼城》,《辛夷公主》,《弄臣》,《江姐》,《巫山神女》,音乐剧《城市丛林》,大型交响合唱《长江》中担任主演和领唱。2013年由她主演的歌剧《钓鱼城》年内连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奖,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演员奖,中国少数民族戏剧”金孔雀大奖”优秀演员奖,2013年6月在重庆国泰剧院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2013年7月获得中国教工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办公厅颁发的“全国艺德标兵”称号。
多次在重庆市各种大型文艺晚会演出中担任独唱,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多次随重庆代表团到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在重庆市近年录制并发行的经典歌曲专辑(1,2,3集)中担任多首作品的独唱和领唱。参加多首原创歌曲的录制和演唱。声乐代表作品有《聂帅颂》,《红岩回想》,《亚细亚颂歌》,《真英雄》,《九千万分之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