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降低人力成本?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成为新趋势

疫情下如何降低人力成本?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成为新趋势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3-3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30日16时50分讯(记者 姜力菘)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是灵活用工中一种主要的用工模式,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市场也成为目前国内发展较为迅速的就业市场。那么,在重庆的人力资源市场,外包服务的开展情况如何?面对这一新趋势,重庆的人力资源公司又面临什么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企业将带给你答案。

后疫情时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成新趋势

谈到重庆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发展,乔聪玲感触颇多。他是重庆杰成人力资源集团(以下简称“杰成人力”)的创始人,2011年,他放弃了世界知名日企HR高管的职务,来到重庆“拓荒”。

“当时,北上广深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都趋于饱和,而重庆还处于发展阶段。”乔聪玲回忆,当时,重庆的人力资源外包机构不到100家,整个人力资源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不少企业对人事外包意识也不够,公司业务拓展并不顺利,有半年的时间都没有接到一单业务。直到一大批电子企业来到重庆,以及重庆本地汽车产业的逐渐兴起,乔聪玲才拿下了第一单业务。

“重庆的制造业、电子企业、代工生产等企业是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比较多的领域。”乔聪玲说,制造业普遍劳动强度较大、约束较多,因此常常面临招工难的困境。此外,一些制造业工人流向了网约车、外卖、快递等新业态,造成了部分企业的用工短缺,因此需要一套能够“降本增效”“进退自如”的用工方案和管理方案。

新冠疫情发生后,人力资源市场也受到了极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灵活就业方式。所以许多企业也从自己管理人力资源,逐渐向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转变。”乔聪玲说,不久前,智联招聘在北京发布了今年春季招聘的市场行情调查报告,已有超四成企业选择灵活用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在他看来,人力资源服务正进入一个变化更加快速的时代,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将会不断出现,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将持续增长。

据了解,目前,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有人易沃福、红海人力、杰成人力、英格玛、杰博人力、外企德科等数十家单位开展人力资源外包服务。

背靠产业园外包服务有生产力更有公信力

近年来,重庆为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出台了相关政策,配套了相关设施,杰成人力入驻的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是其一,一系列举措为重庆人力资源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公司就在人社部、重庆市共建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稳当得很!”每次出去洽谈业务时,重庆红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心静都会对客户强调,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里,产业园仿佛成了一张“名片”,也成为洽谈业务的一大“卖点”。

“客户会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娄心静说,这样会有利于业务的拓展,特别是外地企业来渝要迅速打开市场比较难,产业园就是他们的担保、他们的家,“背靠大树好乘凉”。

而产业园目前的业态分布也十分合理,主要集中在招聘、猎头、培训、劳务外包、劳务派遣、薪酬设计、测评及人事代理等方面,入驻企业能够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招聘需求。一方面能满足企业急需人才的需求,园区猎头聚集基地的打造将为企业解决高层次人才招聘难题;另一方面满足企业就业方面的需求,园区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的完善,将解决企业“用工难、招工难”等棘手问题。

据了解,园区运营4年来,累计服务人员361.1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13.6万家次,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119.8万人次。

不止是招人“外包”还能提供更多专业服务

对于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重庆英格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格玛人力”)运营部部长李红梅也感同身受。她说,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型企业将费时、耗力的事务型工作外包出去,在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时,也可使HR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核心工作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随着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价格有所下降,也加大中小企业购买和使用意愿。

但是,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与沿海仍存在一定差距,乔聪玲说,在沿海,用人企业人力外包服务意识很强,外包业务形态也相对细分,而在重庆,人力外包服务更多的是局限在人员招聘上。

在乔聪玲看来,哑铃式的用人模式最为理想,“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研发和销售两头,招聘、录用、培育、发展等一系列人事方面的问题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他认为,企业只需要提出用人需求,无需把大量精力耗在人事上,而是更多的投入到做产品和市场上。

未来,人力资源外包行业会有哪些发展趋势?在李红梅看来,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化,人力资源服务的品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传统的人才招聘、档案管理、代收社保等服务已不能满足当今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开始涉足咨询、猎头、培训、福利、团建、职业指导等领域,打破传统的单一产品模式。

“我们正快速进入科技智造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也不例外。”李红梅说,未来外包服务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将成为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区块链”的用工模式也将成为探索的新方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疫情下如何降低人力成本?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成为新趋势

2021-03-30 16:50:4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30日16时50分讯(记者 姜力菘)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是灵活用工中一种主要的用工模式,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市场也成为目前国内发展较为迅速的就业市场。那么,在重庆的人力资源市场,外包服务的开展情况如何?面对这一新趋势,重庆的人力资源公司又面临什么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企业将带给你答案。

后疫情时代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成新趋势

谈到重庆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发展,乔聪玲感触颇多。他是重庆杰成人力资源集团(以下简称“杰成人力”)的创始人,2011年,他放弃了世界知名日企HR高管的职务,来到重庆“拓荒”。

“当时,北上广深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都趋于饱和,而重庆还处于发展阶段。”乔聪玲回忆,当时,重庆的人力资源外包机构不到100家,整个人力资源市场尚未完全放开,不少企业对人事外包意识也不够,公司业务拓展并不顺利,有半年的时间都没有接到一单业务。直到一大批电子企业来到重庆,以及重庆本地汽车产业的逐渐兴起,乔聪玲才拿下了第一单业务。

“重庆的制造业、电子企业、代工生产等企业是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比较多的领域。”乔聪玲说,制造业普遍劳动强度较大、约束较多,因此常常面临招工难的困境。此外,一些制造业工人流向了网约车、外卖、快递等新业态,造成了部分企业的用工短缺,因此需要一套能够“降本增效”“进退自如”的用工方案和管理方案。

新冠疫情发生后,人力资源市场也受到了极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灵活就业方式。所以许多企业也从自己管理人力资源,逐渐向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转变。”乔聪玲说,不久前,智联招聘在北京发布了今年春季招聘的市场行情调查报告,已有超四成企业选择灵活用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在他看来,人力资源服务正进入一个变化更加快速的时代,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将会不断出现,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将持续增长。

据了解,目前,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有人易沃福、红海人力、杰成人力、英格玛、杰博人力、外企德科等数十家单位开展人力资源外包服务。

背靠产业园外包服务有生产力更有公信力

近年来,重庆为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出台了相关政策,配套了相关设施,杰成人力入驻的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是其一,一系列举措为重庆人力资源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公司就在人社部、重庆市共建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稳当得很!”每次出去洽谈业务时,重庆红海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娄心静都会对客户强调,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里,产业园仿佛成了一张“名片”,也成为洽谈业务的一大“卖点”。

“客户会增加对企业的信任。”娄心静说,这样会有利于业务的拓展,特别是外地企业来渝要迅速打开市场比较难,产业园就是他们的担保、他们的家,“背靠大树好乘凉”。

而产业园目前的业态分布也十分合理,主要集中在招聘、猎头、培训、劳务外包、劳务派遣、薪酬设计、测评及人事代理等方面,入驻企业能够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招聘需求。一方面能满足企业急需人才的需求,园区猎头聚集基地的打造将为企业解决高层次人才招聘难题;另一方面满足企业就业方面的需求,园区人力资源服务全产业链的完善,将解决企业“用工难、招工难”等棘手问题。

据了解,园区运营4年来,累计服务人员361.1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13.6万家次,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119.8万人次。

不止是招人“外包”还能提供更多专业服务

对于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重庆英格玛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格玛人力”)运营部部长李红梅也感同身受。她说,随着市场的发展,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型企业将费时、耗力的事务型工作外包出去,在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时,也可使HR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核心工作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随着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价格有所下降,也加大中小企业购买和使用意愿。

但是,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与沿海仍存在一定差距,乔聪玲说,在沿海,用人企业人力外包服务意识很强,外包业务形态也相对细分,而在重庆,人力外包服务更多的是局限在人员招聘上。

在乔聪玲看来,哑铃式的用人模式最为理想,“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研发和销售两头,招聘、录用、培育、发展等一系列人事方面的问题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他认为,企业只需要提出用人需求,无需把大量精力耗在人事上,而是更多的投入到做产品和市场上。

未来,人力资源外包行业会有哪些发展趋势?在李红梅看来,随着行业的不断成熟化,人力资源服务的品类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传统的人才招聘、档案管理、代收社保等服务已不能满足当今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开始涉足咨询、猎头、培训、福利、团建、职业指导等领域,打破传统的单一产品模式。

“我们正快速进入科技智造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也不例外。”李红梅说,未来外包服务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也将成为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区块链”的用工模式也将成为探索的新方向。

[责任编辑: 何燕宏]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