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日均1300吨蔬菜保障市民“菜篮子”
位于铜梁区虎峰镇纯古村的融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暴晒在烈日中的塑料大棚,打开门的瞬间闷热难耐,什么也不做汗水也能瞬间浸透衣衫。

铜梁:日均1300吨蔬菜保障市民“菜篮子”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8-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时近立秋,热浪炙烤大地。位于铜梁区虎峰镇纯古村的融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暴晒在烈日中的塑料大棚,打开门的瞬间闷热难耐,什么也不做汗水也能瞬间浸透衣衫。

太平镇蔬菜基地务工群众正在摘菜。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太平镇蔬菜基地务工群众正在摘菜。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这里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有近120亩的规模,30多名工人常年在此务工。像最近这种天气,大棚已经采用外遮阳降温、内喷灌蔬菜的方法降温增湿。

据合作社负责人梁霞介绍,眼前的空心菜,都是采用设施大棚,以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方法种植出来的。一月底到十月是空心菜的种植生产期。随着气温升高,空心菜的生长周期越短,空心菜出产期能从三月一直持续到十月。

“天气太热了,空心菜比前两个月价格都高,批发价大概在一块五左右。”梁霞介绍,为了避开高温保障工人健康和蔬菜品质,现在大都是深夜开始摘菜,一直摘到凌晨,每天清晨五六点就发车把新鲜的菜运往中心城区。

在铜梁区太平镇白云村几排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旁边,这几天务工群众也是每天天不见亮就开始摘菜。

这片占地150亩的蔬菜基地,在去年还是一片闲置的丘陵缓坡地。为了提升土地生产能力,为宜机化耕作创造条件,去年底到今年初,太平镇对全镇1600多亩闲置地块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土地一改过去高低不平、零碎分散的状况,作业便道有序分布。

“以前耕作条件差,加上村里劳动力少,部分地块就闲置了。现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村里在今年初引进业主来发展产业。”白云村党支部书记李中告诉笔者,白云村采取村集体和业主联手经营的方式,每年从蔬菜基地总收益中提取10%作为村集体收入,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目前,蔬菜基地主要种植玉米、空心菜、木耳菜、冬寒菜等,每年种2到3季,盛产期每天产蔬菜能达到8千斤至1万斤。

为了解决灌溉问题,基地从建设初期开始就开始着手建设滴灌设备。“几千米的管子一铺,水直接到菜根根里头,比我们以前到处拉水管省力多了。”在此务工的白云村6组村民张富学是地地道道的“老把式”农民。在他的记忆中,村里的土地很多是坡地,一到旱天庄稼就缺水,现在即便在伏天也不怕干旱。

据李中介绍,等夏季蔬菜过季后,基地将再次对灌溉设施进行升级,同时也让菜地“休息”一段时间,增加土地自身恢复力,确保下一茬蔬菜质量。

据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戴安勇介绍,铜梁区是保障中心城区供应的四个核心区县之一,陆地蔬菜和大棚蔬菜品种丰富。近年来,蔬菜基地通过不断升级上档,品种不断优化,普遍推广了大棚栽培、滴灌喷灌、无公害栽培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大幅提升,目前每天向中心城区供应各类新鲜蔬菜1300吨左右。

分享
新浪微博

铜梁:日均1300吨蔬菜保障市民“菜篮子”

2022-08-04 06:0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时近立秋,热浪炙烤大地。位于铜梁区虎峰镇纯古村的融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暴晒在烈日中的塑料大棚,打开门的瞬间闷热难耐,什么也不做汗水也能瞬间浸透衣衫。

太平镇蔬菜基地务工群众正在摘菜。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太平镇蔬菜基地务工群众正在摘菜。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 摄

这里是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有近120亩的规模,30多名工人常年在此务工。像最近这种天气,大棚已经采用外遮阳降温、内喷灌蔬菜的方法降温增湿。

据合作社负责人梁霞介绍,眼前的空心菜,都是采用设施大棚,以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方法种植出来的。一月底到十月是空心菜的种植生产期。随着气温升高,空心菜的生长周期越短,空心菜出产期能从三月一直持续到十月。

“天气太热了,空心菜比前两个月价格都高,批发价大概在一块五左右。”梁霞介绍,为了避开高温保障工人健康和蔬菜品质,现在大都是深夜开始摘菜,一直摘到凌晨,每天清晨五六点就发车把新鲜的菜运往中心城区。

在铜梁区太平镇白云村几排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旁边,这几天务工群众也是每天天不见亮就开始摘菜。

这片占地150亩的蔬菜基地,在去年还是一片闲置的丘陵缓坡地。为了提升土地生产能力,为宜机化耕作创造条件,去年底到今年初,太平镇对全镇1600多亩闲置地块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土地一改过去高低不平、零碎分散的状况,作业便道有序分布。

“以前耕作条件差,加上村里劳动力少,部分地块就闲置了。现在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村里在今年初引进业主来发展产业。”白云村党支部书记李中告诉笔者,白云村采取村集体和业主联手经营的方式,每年从蔬菜基地总收益中提取10%作为村集体收入,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目前,蔬菜基地主要种植玉米、空心菜、木耳菜、冬寒菜等,每年种2到3季,盛产期每天产蔬菜能达到8千斤至1万斤。

为了解决灌溉问题,基地从建设初期开始就开始着手建设滴灌设备。“几千米的管子一铺,水直接到菜根根里头,比我们以前到处拉水管省力多了。”在此务工的白云村6组村民张富学是地地道道的“老把式”农民。在他的记忆中,村里的土地很多是坡地,一到旱天庄稼就缺水,现在即便在伏天也不怕干旱。

据李中介绍,等夏季蔬菜过季后,基地将再次对灌溉设施进行升级,同时也让菜地“休息”一段时间,增加土地自身恢复力,确保下一茬蔬菜质量。

据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戴安勇介绍,铜梁区是保障中心城区供应的四个核心区县之一,陆地蔬菜和大棚蔬菜品种丰富。近年来,蔬菜基地通过不断升级上档,品种不断优化,普遍推广了大棚栽培、滴灌喷灌、无公害栽培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大幅提升,目前每天向中心城区供应各类新鲜蔬菜1300吨左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