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瞭望台|不灭的“炉火” 万盛玻璃百年涅槃之路
人的一天,都要跟玻璃打交道。
居家生活,需要门窗玻璃传递阳光;开车坐车,需要玻璃为你遮风挡雨;照镜子、喝酒、玩手机……重庆应用玻璃的历史,与一个小地方息息相关,这就是万盛场,现隶属于万盛经开区。
这里的人们自1909年就开始制作玻璃,“炉火”一直传承至今。随着福耀、耀皮等玻璃巨头入场,万盛经开区玻璃产业悄然迭代,汽车玻璃、建筑玻璃、特种玻璃、电子玻璃一起形成了全产业链。本期渝州瞭望台,让我们一起了解万盛玻璃的故事。
忆百年:
从玻璃作坊到联营工厂
在业内,无人不知万盛玻璃,不只是玻璃产品种类丰富,还跟这里的百年玻璃制作史有关。
据在万盛经开区档案馆工作的费国容介绍,早在1909年(清宣统元年),万盛场的周家院建起2个观音炉,并组建了当地第一家私营玻璃厂,时有雇工10余人,后发展到15个炉子,雇工60余人。由外地运来石英砂,用本地岚炭(即焦炭)作燃料,掺入皮硝、石灰、㭎炭等辅料,拌和装入石罐,置窑中熔化,用铁管挑出熔液,人工吹制、加工成玻璃片、亮瓦等大料产品运往重庆、泸州销售,日产量70-500公斤不等。
随后数十年,受战乱影响,万盛玻璃几度兴衰,至1948年,万盛仅剩两家玻璃厂。
新中国成立后,万盛玻璃产业又经历过开开停停,直到1970年恢复了生机。是年,万盛街道在浸水垭兴建街道玻璃厂,即南桐矿区万盛玻璃厂。建生产厂房128平方米、拉管场简易棚200平方米、机修房64平方米、“猪槽炉”1座。此乃南桐矿区第一家集体所有制工厂。
1971年,南桐矿区万盛玻璃厂将“猪槽炉”改为方炉,开始采用人工挑料及自制手压机生产大口药瓶、输液筒、试管等玻璃器皿。
1973年,万盛人得知重庆客车总厂从沈阳用飞机空运挡风玻璃,遂考察引进煤热弯挡风玻璃技术,上马了汽车玻璃,为今天成为重庆最大的汽车玻璃产业基地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万盛玻璃继续开疆拓土,成为涵盖汽车玻璃、家用玻璃、医用玻璃、酒瓶饮料瓶等日用玻璃制造的重镇。
看近年:
从老式工厂到福耀入场
万盛玻璃的二次创业,从二十年前的福耀入场说起。
世界汽车玻璃巨头曹德旺,于2001年落子万盛。重庆万安玻璃有限公司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福耀玻璃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开启了万盛玻璃从“小而散”到现代工厂的迭代。
万盛和福耀可谓互相成就,万盛福耀是该集团成立的第二家子公司,也是重庆市重点企业、双百企业,在双方的努力下,这里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制造基地之一。
除了不断扩大产能,曹德旺本人也经常来万盛考察、布局新的生产线。
2014年,福耀玻璃三工厂(“三工厂”指年产300万套高档汽车玻璃生产线项目,是福耀集团在万盛投资建设的第三个项目,位于平山产业园区建设组团。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占地约200亩)一期工程项目开工建设。
“万盛造”汽车玻璃广泛应用于宾利、奔驰、宝马、长安、奥迪、通用、丰田、沃尔沃、福特等汽车品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从福耀玻璃集团(重庆)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去年产能规模达到350万台套,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
除了福耀汽车玻璃,曹德旺还在万盛生产浮法玻璃,2011年—2013年,就连续上马了两条浮法玻璃生产线。
谈到万盛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一直以来的支持,曹德旺说,福耀集团深耕万盛的20年,是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迅猛发展的20年,是地企合作、携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20年。福耀将持续以科技创新拓展边界,深度开发玻璃生产原材料硅砂,加大汽车配件和多种功能强大的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不断在万盛补链、延链、强链,扩大投资布局,提升合作层次,壮大产业集群。
数今朝:
从汽车玻璃到全产业链
人们习惯把“1+N”称为产业链;万盛玻璃产业链却不一样。
万盛玻璃是几大龙头“自我循环”的产业链模式,不是一个龙头带动多个下游配套,而是各龙头切分细分市场,把上下游全部吃透。所以,万盛玻璃企业不多,但个个自带产业链。
除了福耀,还有耀皮、高科、铁锚等不同领域的玻璃企业,在万盛投资兴业。
据万盛经开区经济信息局局长成少斌介绍,“万盛造”的建筑玻璃广泛应用于科威特哈马拉大厦、北京中国尊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广州新电视塔、重庆火车西站、奥陶纪世界第一天空廊桥等地标性建筑项目;“万盛造”的高端幕墙门窗玻璃成为万达、万科、碧桂园、融创、中海等大型房企供应商,辐射20多个省份及30多个城市;未来,“万盛造”特种玻璃将为国内高铁动车、轨道交通、大型客机等提供配套。
2021年,万盛玻璃产业产值达43.2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6.9%。实现利润1.8亿元。
下一步,万盛将依托区内龙头企业,聚焦家居家电玻璃、电子玻璃、医用玻璃和玻璃纤维发展方向,推动玻璃材料生产及玻璃产品精深加工,做优做强高端玻璃产业,不断提升“重庆市特色产业(玻璃)基地”水平。
一座现代玻璃产业城,在万盛经开区崛起,这座老工业基地,悄然跳出能源产业老化的瓶颈,由“黑色”煤炭变为“透明”玻璃。
“接下来,万盛经开区将在玻璃制造和智造的基础上,继续打造新材料产业,实现新的产业布局。”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光灿如是说。
【主政者说】
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光灿: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以玻璃产业为例,万盛工业实现了智能化绿色化的突围,如何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袁光灿给出万盛路径: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万盛玻璃产业的迭代是否印证了万盛工业的转型?
袁光灿:万盛工业转型发展起步于玻璃材料产业。作为老工业城市,万盛是重庆新型工业化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发展具有良好基础。
近年来,万盛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专项计划,建成了科创大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培育市级及以上科技型企业;围绕全市“芯屏器核网”产业链,引进培育了5G、锂电、电子元器件等智能产业项目。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万盛重点围绕绿色工业做文章,既对玻璃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智能化技改升级,同时布局了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一批新兴产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近年来,万盛智能化绿色化工业转型成绩如何?
袁光灿:目前,万盛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71个,建成智能化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10个、“专精特新”企业7个,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5%以上;培育发展市级科技型企业3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集聚了福耀玻璃、耀皮玻璃、东方希望、川东化工、中镭科技、冠宇电池、惠伦晶体、南京云海、多普泰制药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2021年,万盛数字经济产值达20亿元、同比增长48%;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6.4亿元,占工业投资比重达64.3%,位列全市第一。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立足新发展阶段,万盛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袁光灿:万盛将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因地制宜走好转型路、因势利导打造升级版,全面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推动綦江—万盛协同发展,打造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支点城市,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万盛因工业而兴,工业是万盛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未来五年,万盛将把工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以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聚焦主导产业、搭建创新平台、谋划特色园区,不断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新能源(储能)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医药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多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构建“1+3”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市级新能源(储能)特色产业园区。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构建“一区两工程三中心”为主的创新平台体系(即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实施1亿元创新资金池工程、10000平方米创新人才公寓工程,全力打造西部玻璃新材料创新研发中心、西部3C锂电池创新研发中心、西部镁铝合金创新研发中心),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记者手记】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被视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从“开采”到“制造”再到“智造”,万盛从玻璃产业中,得到了启发,走出了万盛路径。
一只手把落后产能“请出去”,一只手将新兴产业“引进来”,“工业技改投入比例”居全市第一更是一针强心剂。
一座现代化“玻璃城”在万盛崛起,新兴产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持续发展。如今,万盛早已摆脱“资源诅咒”,走出了自己的诗与远方。
从万盛脚本我们看到,玻璃产业带来的是,转型的底气和机遇;不灭“炉火”传承下来的是,破局的思路和焕新出发的生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羊华 王钰 袁舒含/文
袁舒含/视频
赵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