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瞭望台丨从“畜”势待发到链式布局 荣昌这样引发“蝴蝶效应 ”
提到荣昌美食,就会想起卤鹅;提到荣昌特产,就会想起陶瓷;提到荣昌产业,就会想起生猪大数据。这个因“繁荣昌盛”而得名的区县,似乎什么都会做,而且都能做出“名堂”,是典型的“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多点开花的思维,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这是因为荣昌人逐渐意识到,需要将各个放鸡蛋的“篮子”串起来,才能产生链式效应赋能高质量发展,于是就有了“1+3+1”的全新打法。
这种整合发展的思维,在一季度交出亮眼答卷:19个集中开工的工业项目,总投资134亿元;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云签约”,共落袋重点项目38个,总投资268.5亿元。
本期渝州瞭望台,让我们一起感知荣昌“1+3+1”的蝴蝶效应。
江苏老乡见老乡
重庆有了首个光伏投产企业
在集中投产仪式上,重庆昊格新能源集团总经理潘猛作了声情并茂的发言。
这是一家由江苏远道而来的光伏企业,其所在的苏锡常地区,是世界光伏产业高地。潘猛之所以动情,是因为他们来重庆很晚却是跑得最快的。
看到重庆很多区县开始争抢新能源蛋糕,昊格原本准备去四川绵阳,是荣昌的营商环境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于是,昊格从拿地开始,不到一年就建成投产,重庆第一家投产的光伏企业就此在荣昌高新区诞生。
有意思的是,在现场采访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得知,昊格落户荣昌,一个江苏老乡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位江苏人更早落户荣昌高新区,开了一家制衣企业,当他得知昊格想到西部投资,赶紧行动,充当荣昌“编外”招商官员,经过现身说法以及回江苏实地对接,硬是把昊格给“撬”了过来。
昊格一位高层证实了这一说法,并补充道,他们都是江苏无锡的企业家,江浙人喜欢抱团,商人招商更有说服力,从到注册公司到建厂的这段时间,荣昌高新区专人专班,全程协助,一起加了无数个班,确保了项目的快速投产,极大减轻了企业的时间成本。截至3月,昊格公司已建成600MW自动智能化光伏组件生产线1条。可生产目前世界上主流的166、182、210尺寸的各尺寸光伏组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注意到这样一个数据,在同期投产的12个企业中,有10家都是自主购地建厂,像昊格就拿了120亩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链式组合新打法
“1+3+1”激活多个产业链
在重庆“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地处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的荣昌,开始重新思考高质量发展。
经过深入调研,荣昌区委区政府确立了“1+3+1”的新打法,用来统领经济建设全局。
第一个“1”是消费品支柱产业。荣昌消费品产业有优势,食品、服饰、陶瓷新材料等在细分领域享有盛誉,像荣昌陶瓷、眼镜、美食等,都是名声在外。
其中的“3”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荣昌一方面紧抓东部地区产业西进的风口,一方面依托本地和重庆的高校资源,引进孵化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而遴选出的这三大优势板块,将会在荣昌的高质量发展中成为主引擎之一。
第二个“1”是农牧高新特色产业。众所周知,农牧是荣昌的特色产业,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就坐落于此;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国家级(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已经上线,中国畜牧科技论坛的成功举办,更是让荣昌成为畜牧科技圈的头部城市。
祭出“1+3+1”的新打法,可以看出荣昌不再满足于“小而美”。
用荣昌区委相关领导的话说,就是要集中优势、做大优势,将产业链搞起来,才能为既有和新落户荣昌的企业提供“有源之水”,而链式布局,只有靠政府来推动。能否激活产业链,也是考验地方政府施策能力的新课题,同时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答题。
荣昌通过“1+3+1”的“新算法”,很快就收到了来自市场的回应,招商引资和实际投产、达产的形势向好,反过来促使该区定下了全年工业总产值冲击1200亿元的目标,增长12%以上。
如何迭代产业园
荣昌高新区打出一套组合拳
在全国高新区序列中,荣昌高新区有点与众不同,它是全国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
经过重庆畜牧科学院等产学研机构的加持,荣昌高新区在畜牧科技、生物医药、农业数据产业等方面发力较早,诞生了一批头部企业和科创平台。
不过,荣昌高新区并不满足于此,又相继打造出重庆轻纺消费品产业园、重庆眼镜产业园、重庆陶瓷产业园、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等市级特色产业园,为全面实施“1+3+1”奠定了产业基础。
有想法,才会有办法。
在产业更新的进程中,荣昌高新区明显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压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中,荣昌并非一马当先。为了从竞争中把握机遇,荣昌高新区一方面采取的是“合纵连横”,与有产业竞合关系的川渝“邻居”抱团发展,共同做大产业上下游,例如与内江高新区一起推动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建设;另一方面,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尤其是在营商服务方面下功夫,提前布局企业落地所需要素保障,提高产业承载能力,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能随时进场、随时开工;通过压缩工业项目审批环节、落实企业问题大解决行动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竭力为企业解燃眉之急、除后顾之忧;制定专项培育方案或扶持政策,全面推进电子电路、陶瓷、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全力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上市企业和“四上企业”。
“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力争在‘1+3+1’现代工业集群发展上,实现全年研发投入占比4.4%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35家、新增科技型企业70家以上、创新研发平台不少于6个,荣昌高新区在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考核排名上升5个位次以上。”荣昌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主政者说】
荣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荣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皓:
善于扇“翅膀”,才会有“蝴蝶效应”
荣昌高新区是全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培育出了多部引擎、多个平台,为“1+3+1”的链式发展打好了基底,也引发了产业集聚的“蝴蝶效应”。荣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荣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皓认为,一个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起点设计和高水平运作,想要“蝴蝶效应”,就要学会于扇“翅膀”。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荣昌一季度集中投产的企业,涉及哪些行业?
李皓:本次集中投产项目12个,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总投资约51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8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其中重庆昊格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光伏产业领域的佼佼者,是我区去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建设高端智能化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生产线,产品将辐射整个中西部地区。项目从去年6月开工到现在,仅用9个月时间就顺利投产,又一次展现了“荣昌速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荣昌高新区如何做好“1+3+1”的链式布局?
李皓:一直以来,荣昌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坚持工业强区、人才兴区,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们抢抓“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新产业发展培育,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优化构建了消费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和农牧高新“1+3+1”工业集群,先后引进了一大批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优质产业项目在荣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已形成了“周周有签约、月月有开工、季季有投产”滚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荣昌高新区在全国排位如何?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李皓:2020年荣昌高新区在全国排名进位17名,我(荣昌)区被评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兴城市”“中国年度最佳投资休闲目的地”“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地方”。(我们)要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时间观念,全过程服务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做到“无事不扰、难时出手、有呼必应”,为企业提供最放心、最安心、最舒心的营商环境。
记者手记
“1+3+1”的算法,恰似会飞的蝴蝶,引领了数千公里外的产业西进风暴。荣昌变多点开花为连点成线,这种链式整合的思维,正是区域新发展理念催生的打法,是变优势为胜势的自我产业进化,不用太深奥的理论模型做支撑,只需摸清自身家底,再寻求最大公约数,让荣昌成为产业集聚地,就能破解集群式、集约式发展的命题,而荣昌也正是这样做的,也实实在在收获了“1+3+1”创造的红利。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羊华 曹建/文
张馨月/视频
袁舒含/配音
董霞/编辑
赵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