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上游意识” 勇担“上游责任”
重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强化“上游意识” 勇担“上游责任”
重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1-05

重庆日报记者 王翔

长江巫山县段,红叶诗画长卷在山川之间缓缓铺开。(摄于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九日)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五年时间,党中央召开了三次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重庆,到武汉,再到南京;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党中央不断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新的使命。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地位重要、责任重大。2020年11月18日,重庆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把握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结合重庆实际对标对表抓好落实。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在治水、建林、禁渔、防灾上下功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重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认真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生态品质实现新提升——重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线一单”成果发布。广阳岛实现绿色转型,缙云山、水磨溪自然保护地完成整治,实施退耕还林、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308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5%。

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已基本实现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清理整治长江干流岸线违法违规利用项目460个,关闭沿江非法码头173个,关停退出200座电站,生态整改1057座电站,长江干支流1公里范围内无新(扩)建化工项目,境内8个化工园区已实现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达标排放;主城区次级河流周边养殖场全部清零,撤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规模59.6万平方米,全面推动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已退捕渔船5342艘、渔民10489人,累计取缔餐饮船舶128艘;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48段城市黑臭水体消除黑臭,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重庆蓝”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常态。

生态文明制度有了新探索——全面推行河长制,率先开展林长制试点,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稳步推进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生态地票交易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动森林覆盖率指标区县间横向交易。

绿色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重庆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重庆第一支柱产业,全球每3台笔电、每10部手机,就有一台(部)是“重庆造”;汽车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新能源化升级;巴南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发改委首批战新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涪陵页岩气田成为全国首次实现商业化开采、首个产能超过百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加快集聚,聚数字经济企业超过1.5万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成为重庆新名片。

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新样板——重庆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共同实施的两批重大项目总计31个,涉及总投资5562.5亿元,川渝间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达19条,95个事项实现“川渝通办”,两地3万余名科技专家信息资源开放共享,60余家单位已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与贵州统筹推进十大领域合作;与沿江湖北等省合力推进三峡旅游产业合作,与上海、南京等共同推动产业转移等合作;全市形成“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格局,以“两江四岸”为主轴的城市更新加快实施,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事业统筹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强化“上游意识” 勇担“上游责任”
重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2021-01-05 09:47:43 来源:

重庆日报记者 王翔

长江巫山县段,红叶诗画长卷在山川之间缓缓铺开。(摄于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九日)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五年时间,党中央召开了三次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从重庆,到武汉,再到南京;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再到全面推动。党中央不断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新的使命。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生态地位重要、责任重大。2020年11月18日,重庆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把握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结合重庆实际对标对表抓好落实。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着力在治水、建林、禁渔、防灾上下功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重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认真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上游意识”,勇担“上游责任”,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生态品质实现新提升——重庆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面积,在全国率先完成“三线一单”成果发布。广阳岛实现绿色转型,缙云山、水磨溪自然保护地完成整治,实施退耕还林、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一系列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各类营造林308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5%。

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大力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已基本实现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全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清理整治长江干流岸线违法违规利用项目460个,关闭沿江非法码头173个,关停退出200座电站,生态整改1057座电站,长江干支流1公里范围内无新(扩)建化工项目,境内8个化工园区已实现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并达标排放;主城区次级河流周边养殖场全部清零,撤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规模59.6万平方米,全面推动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已退捕渔船5342艘、渔民10489人,累计取缔餐饮船舶128艘;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48段城市黑臭水体消除黑臭,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3天,“重庆蓝”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常态。

生态文明制度有了新探索——全面推行河长制,率先开展林长制试点,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稳步推进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排污权、碳排放权、生态地票交易机制,在全国率先推动森林覆盖率指标区县间横向交易。

绿色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重庆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转型,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重庆第一支柱产业,全球每3台笔电、每10部手机,就有一台(部)是“重庆造”;汽车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新能源化升级;巴南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纳入国家发改委首批战新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涪陵页岩气田成为全国首次实现商业化开采、首个产能超过百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不断壮大,“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加快集聚,聚数字经济企业超过1.5万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成为重庆新名片。

区域协调发展有了新样板——重庆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两地共同实施的两批重大项目总计31个,涉及总投资5562.5亿元,川渝间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达19条,95个事项实现“川渝通办”,两地3万余名科技专家信息资源开放共享,60余家单位已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与贵州统筹推进十大领域合作;与沿江湖北等省合力推进三峡旅游产业合作,与上海、南京等共同推动产业转移等合作;全市形成“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新格局,以“两江四岸”为主轴的城市更新加快实施,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农村“三变”改革、“三社”融合发展和人居环境整治取得实效,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等民生事业统筹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网络民意桥,有事请吐槽热线:023-63080011
网民:现需要穿过路口步行至映湖十里公交站台才能坐车,希望延长终点站。

空港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经核实,花石公园一期预计2024年10月完工。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