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祭祖》《武松打店》《逼嫁》《请医》……重庆川剧陪市民过五一

《北海祭祖》《武松打店》《逼嫁》《请医》……重庆川剧陪市民过五一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21-05-04

小小一方川剧戏台,唱尽人间喜乐悲哀。作为重庆地方戏曲标志性剧种,川剧历史悠久,在山城也有广泛的受众。文旅融合大发展的今天,川剧自然也是五一假期重庆文化旅游大餐的重头戏。3日下午,川剧折子戏专场在重庆市川剧院金汤街剧场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观看。

当天亮相的折子戏包括《北海祭祖》《武松打店》《逼嫁》《请医》四出,都是川剧传统经典剧目。其中,《北海祭祖》来自《绣襦记》,曾享誉川渝,被认为是川剧老生唱腔的经典;《武松打店》又名《十字坡》,故事源自《水浒全传》,演绎了武松十字坡遇张青、孙二娘的故事;《逼嫁》则来自《荆钗记》,讲述王十朋在京赴试期间,未婚妻钱玉莲被晚母钱孙氏逼嫁于其侄孙有乾的故事;《请医》是传统剧目《幽闺记》之一则,讲述了江湖庸医温德栋在治疗时闹的不少笑话。

记者注意到,此次折子戏专场大多由重庆市川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担纲,虽然演员年纪比较小,但业务能力都很不错,舞台上的手、眼、身、法、步都可圈可点,可谓唱作俱佳。比如《武松打店》一折,年轻的演员们完成度很高,较好地展示了这折以以短打武生和武旦为主的戏的工架优美、开打勇猛、念白脆劲见长等艺术特点,他们的努力甚至也得到了现场不少老戏迷肯定,老人家们频频点头,为川剧的传承者们鼓励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金汤街剧场毗邻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和山城巷,一些来渝旅游的外地游客也“误打误撞”走进了剧场。“我们从山城巷钻出来,想去通远门看看,刚好路过这个小剧场,顺道买张票看了看,这是我第一次看川剧。”来自北京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她对川剧的第一印象不错,“川剧的吐字脆生生的,很好听,演员的扮相也好看,川剧应该是我这次重庆行最难忘的记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北海祭祖》《武松打店》《逼嫁》《请医》……重庆川剧陪市民过五一

2021-05-04 09:18:19 来源: 0 条评论

小小一方川剧戏台,唱尽人间喜乐悲哀。作为重庆地方戏曲标志性剧种,川剧历史悠久,在山城也有广泛的受众。文旅融合大发展的今天,川剧自然也是五一假期重庆文化旅游大餐的重头戏。3日下午,川剧折子戏专场在重庆市川剧院金汤街剧场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观看。

当天亮相的折子戏包括《北海祭祖》《武松打店》《逼嫁》《请医》四出,都是川剧传统经典剧目。其中,《北海祭祖》来自《绣襦记》,曾享誉川渝,被认为是川剧老生唱腔的经典;《武松打店》又名《十字坡》,故事源自《水浒全传》,演绎了武松十字坡遇张青、孙二娘的故事;《逼嫁》则来自《荆钗记》,讲述王十朋在京赴试期间,未婚妻钱玉莲被晚母钱孙氏逼嫁于其侄孙有乾的故事;《请医》是传统剧目《幽闺记》之一则,讲述了江湖庸医温德栋在治疗时闹的不少笑话。

记者注意到,此次折子戏专场大多由重庆市川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担纲,虽然演员年纪比较小,但业务能力都很不错,舞台上的手、眼、身、法、步都可圈可点,可谓唱作俱佳。比如《武松打店》一折,年轻的演员们完成度很高,较好地展示了这折以以短打武生和武旦为主的戏的工架优美、开打勇猛、念白脆劲见长等艺术特点,他们的努力甚至也得到了现场不少老戏迷肯定,老人家们频频点头,为川剧的传承者们鼓励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金汤街剧场毗邻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和山城巷,一些来渝旅游的外地游客也“误打误撞”走进了剧场。“我们从山城巷钻出来,想去通远门看看,刚好路过这个小剧场,顺道买张票看了看,这是我第一次看川剧。”来自北京的李小姐告诉记者,她对川剧的第一印象不错,“川剧的吐字脆生生的,很好听,演员的扮相也好看,川剧应该是我这次重庆行最难忘的记忆。”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