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巫山脆李变身“致富果”——从1斤只能卖1元到卖20多元
5月11日上午,“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G50沪渝高速-G42沪蓉高速重庆段全媒体采访团沿着G42沪蓉高速从奉节前往巫山,抵达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

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巫山脆李变身“致富果”——从1斤只能卖1元到卖20多元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5-23

记者 杨永芹  

5月11日,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王恩海正在管护李子园。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5月11日上午,“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G50沪渝高速-G42沪蓉高速重庆段全媒体采访团沿着G42沪蓉高速从奉节前往巫山,抵达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

漫山遍野的李树染绿了江岸,青青的李子掩映其中。权发村六组,67岁的村民王恩海正在李子树下忙活。“我这两棵树,李子个大,清脆,一斤能卖20多元钱,一棵树都能卖五六千块钱。”王恩海指着地里两棵大李树说。

然而,10年前,王恩海种的李子一斤还只能卖1元钱。“那时没有高速公路,李子卖出去只能走水运,卖到邻近的湖北省。我肩挑背磨运到船上后,经过三天颠簸,当李子从船上卸下开卖时,一些已经霉烂。”王恩海回忆道,当时自家李子个小,一斤只能卖1元,还经常滞销,烂在树上。

2010年底G42沪蓉高速奉巫段通车,2011年村子就来了收购李子的小贩。他们直言:权发村李子好吃,可个头小,卖不起价钱,不像四川茂县李子品相好、个大、价格高。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恩海打算去茂县“取经”。

2012年,借助高速公路,曲尺乡在权发村搞起了李花节。周末高峰时,每天自驾看花的游客有上万人。

“如此大的场面,权发村人还从没见识过。”全村人由此大开眼界。不仅如此,在端午节采摘季,也有自驾车自发到权发村采摘,一斤李子卖出了10多元。

一个小小的李子,如此值钱,让曲尺乡政府喜出望外,看到了发展李子产业的前景。于是,他们主动向权发村群众征集意见。

“现在到四川茂县方便,以前要走两三天,现在不到一天就到了,就带我们去‘取经’吧。”王恩海等几个头脑灵活的村民们提出如此要求。

当年11月,趁农闲时节,在乡政府领导带领下,权发村6个村民开始了茂县学习之旅。

“一棵繁茂的李树,长高了不是可以结更多果子吗,可为何还要修枝,进行短化管理?果子长多了,还要疏果?”王恩海以前只给李树施肥、浇水、除草,这还是第一次系统深入了解了李树管理技术。

王恩海一行满载而归,回家后正准备对李树实施“大手术”时,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把一棵长势良好的果树剪成光秃秃的,怎么可能丰产呢?

长了见识的王恩海决定用事实说服家里人。第一年,他只挑了几棵李树实施矮化科学管理。第二年,奇迹果然出现了:进行科学管理的李树,结出的李子个大、味甜,一斤能卖6元。而未实施科学管理的李树结的李子,大多数只能卖2元一斤。

看到王恩海的李子卖出了高价钱,村里人也试着对李树搞起科学管理。

曲尺乡还邀请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免费的种植技术培训。村民们学习热情高涨,权发村李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知晓巫山脆李,当地相关部门还积极组织人员北上北京、南下广州、东赴上海、西至成都,进行现场推介。以权发村为核心的巫山脆李品牌逐渐打响,获得市场青睐,“中华名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全国优质李生产基地县”等殊荣纷至沓来。

经过品牌赋值后,王恩海家的脆李种植已达10余亩,收入快速增长,从之前的年收入几千元发展到现在年收入20万余元。

如今,作为致富带头人,王恩海也成为种脆李“技术流”。“你看,我的整个果园土质疏松,果树都不是很高大,就是老李树也不算高,果子大小均匀,果形端庄。”他指着尚在生长的李树说,“我现在没事就爱到李树林下走走看看,同时指导村里的李树管理。”

如今,一个小小的李子,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据曲尺乡党委书记徐培涛介绍,全乡李树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进入丰产期的有1.8万亩,实现年产值1.5亿元,带动了全乡6000余户增收,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巫山脆李变身“致富果”——从1斤只能卖1元到卖20多元

2021-05-23 07:50:30 来源: 0 条评论

记者 杨永芹  

5月11日,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王恩海正在管护李子园。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5月11日上午,“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G50沪渝高速-G42沪蓉高速重庆段全媒体采访团沿着G42沪蓉高速从奉节前往巫山,抵达巫山县曲尺乡权发村。

漫山遍野的李树染绿了江岸,青青的李子掩映其中。权发村六组,67岁的村民王恩海正在李子树下忙活。“我这两棵树,李子个大,清脆,一斤能卖20多元钱,一棵树都能卖五六千块钱。”王恩海指着地里两棵大李树说。

然而,10年前,王恩海种的李子一斤还只能卖1元钱。“那时没有高速公路,李子卖出去只能走水运,卖到邻近的湖北省。我肩挑背磨运到船上后,经过三天颠簸,当李子从船上卸下开卖时,一些已经霉烂。”王恩海回忆道,当时自家李子个小,一斤只能卖1元,还经常滞销,烂在树上。

2010年底G42沪蓉高速奉巫段通车,2011年村子就来了收购李子的小贩。他们直言:权发村李子好吃,可个头小,卖不起价钱,不像四川茂县李子品相好、个大、价格高。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王恩海打算去茂县“取经”。

2012年,借助高速公路,曲尺乡在权发村搞起了李花节。周末高峰时,每天自驾看花的游客有上万人。

“如此大的场面,权发村人还从没见识过。”全村人由此大开眼界。不仅如此,在端午节采摘季,也有自驾车自发到权发村采摘,一斤李子卖出了10多元。

一个小小的李子,如此值钱,让曲尺乡政府喜出望外,看到了发展李子产业的前景。于是,他们主动向权发村群众征集意见。

“现在到四川茂县方便,以前要走两三天,现在不到一天就到了,就带我们去‘取经’吧。”王恩海等几个头脑灵活的村民们提出如此要求。

当年11月,趁农闲时节,在乡政府领导带领下,权发村6个村民开始了茂县学习之旅。

“一棵繁茂的李树,长高了不是可以结更多果子吗,可为何还要修枝,进行短化管理?果子长多了,还要疏果?”王恩海以前只给李树施肥、浇水、除草,这还是第一次系统深入了解了李树管理技术。

王恩海一行满载而归,回家后正准备对李树实施“大手术”时,却遭到了家里人的强烈反对:把一棵长势良好的果树剪成光秃秃的,怎么可能丰产呢?

长了见识的王恩海决定用事实说服家里人。第一年,他只挑了几棵李树实施矮化科学管理。第二年,奇迹果然出现了:进行科学管理的李树,结出的李子个大、味甜,一斤能卖6元。而未实施科学管理的李树结的李子,大多数只能卖2元一斤。

看到王恩海的李子卖出了高价钱,村里人也试着对李树搞起科学管理。

曲尺乡还邀请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免费的种植技术培训。村民们学习热情高涨,权发村李子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知晓巫山脆李,当地相关部门还积极组织人员北上北京、南下广州、东赴上海、西至成都,进行现场推介。以权发村为核心的巫山脆李品牌逐渐打响,获得市场青睐,“中华名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全国优质李生产基地县”等殊荣纷至沓来。

经过品牌赋值后,王恩海家的脆李种植已达10余亩,收入快速增长,从之前的年收入几千元发展到现在年收入20万余元。

如今,作为致富带头人,王恩海也成为种脆李“技术流”。“你看,我的整个果园土质疏松,果树都不是很高大,就是老李树也不算高,果子大小均匀,果形端庄。”他指着尚在生长的李树说,“我现在没事就爱到李树林下走走看看,同时指导村里的李树管理。”

如今,一个小小的李子,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据曲尺乡党委书记徐培涛介绍,全乡李树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进入丰产期的有1.8万亩,实现年产值1.5亿元,带动了全乡6000余户增收,人均收入达到1万多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