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猴子数量不到200只 10年后猴子数量超过上千只
四面山 猕猴争霸
四面山成“美猴王”天堂,观猴戏猴怎样才安全,动物专家给你一个建议

市民向猕猴喂食

四面山龙潭湖边,两只野生猕猴边晒太阳边取乐。

龙潭湖边,两只幼猴靠在妈妈怀中玩耍。

长时间的相处,龙潭湖猴园饲养员陈勇与猴子之间感情融洽。
7月,重庆主城酷热似火,随之,江津四面山也跟着火了。火的原因有二:一避暑、二观猴。
四面山青山叠翠,绿水荡漾,气候适宜,早已是出名的避暑胜地。近年来,四面山猴群数量暴涨,随处可见,妙趣横生,大大提升了四面山的颜值,成为一道有趣的游玩风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猴嬉戏不当,时有一些险情发生。为此,记者前往打探,了解到一些观猴攻略与读者分享。
四面山成为猕猴天堂
近日,记者来到四面山,看见今年景区的野生猕猴数量明显增多,景区内随处可见猴子的身影,这些调皮又大胆的小生灵,也为景区平添了更多的生气。
在紧邻四面山镇商业街区的龙潭湖边,记者看到,不少的野生猕猴从林间蹿出,或蹲在过道,或在湖边悠闲散步。遇到游客经此路过,便三三两两簇拥上去索要食物。更有不少胆子大的猴子,会径直跑到商业广场去逗留玩耍,甚至爬上居民房屋楼顶去“高瞻远瞩”。
四面山森林资源服务中心动物专家邓飞告诉记者,10年前,整个四面山就只有花果山、龙潭湖一带有野生猴子的踪迹,大概也就2—3个种群,猴子数量也不到200只。但到去年,野生猕猴的分布种群已达到9—10个,数量也超过上千只。整个四面山周边,包括景区的大小洪海、卧龙湖、土地岩、望乡台等地,都分布有不同种群的野生猕猴。这些猴群主要为中华猕猴,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为啥猴子的繁衍如此快速?邓飞介绍,整个四面山自然保护区范围达3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8%,这也是地球北纬28度线上仅存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带。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上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景区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就了这儿的动植物资源繁衍茂盛,也才有了四面山变“花果山”的今日胜景。
猴王争霸,胜者为王
“四面山的猴群,每年都会进行猴王争霸赛,以确立猴王的霸主地位。”邓飞笑着说,“这是十足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邓飞介绍,为了争夺猴王宝座,成年的公猴每年会在一个合适的时候,邀约进山进行“比武”,而“比武”场地往往会选在茂盛的大树顶上。每当武林争霸赛战况激烈时,树林间呼呼作响,众猴上蹿下跳,往往胜者仰天长嘯,败者哀猴悲鸣。
一番捉对厮杀后,两只公猴常常都会不同程度受伤。败下阵来的公猴一般会选择两条活路,要么带着自己的家眷离开猴群,另觅山头;要么就只能屈尊在新拥戴的猴王膝下,听其使唤。而新上任的猴王,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会让猴群的所有猴子均臣服于它。它也会和族群里的母猴相继交配,繁衍猴子猴孙,继而巩固自己在族群的霸主地位。
山民告诉记者,游山观猴,若能巧遇“猴王争霸赛”,那便是千载难逢的幸事。
人猴亲近带来新问题
“随着野生猕猴数量不断增加,也给景区带来了一些新问题”,邓飞说。
据了解,猕猴的食物一般是以树子嫩叶、野果、野花、鸟蛋等为主,当然有时也会对山上农民种的庄稼地下手,比如玉米、番茄、黄瓜等等。由于夏天森林里的食物相对丰富,猴子下山的数量和频率会比冬天少一些。
一到冬天,因食物短缺,四面山的不少猴子便会下山,来到人类聚居区觅食,有的甚至会进入没有关好门窗的居民家中翻箱倒柜。居民区主干道两旁的树上、丛林间,时常会发现猴子的踪影。
“这两年猴子数量猛增后,夏天下山的猴子也开始多了起来。”由于猕猴是有组织、无纪律的族群动物,和人类的距离过近以后,时常会发生与人的小摩擦。仅去年,四面山就发生猴子伤人事件40多起。
记者就此向动物专家讨教观猴安全经验,了解了几条与猴共处的基本规则:
一是不要和猴群有过近的亲密接触。由于一些游客不了解野生猕猴的生活习性,随意投食或进行恐吓,也由此带来了安全隐患。再加有的不听话的野猴还会主动挑衅游客,抢包、拉衣服、从游客手中抢夺食物等,因此更要小心防范。
记者在龙潭湖边看到,野生猕猴因争抢食物相互厮打,也有故意从游客手中抢夺食物,甚至看到有猴子为了觅食故意推攘游客,拍打游人后背或手部。
值得注意的是,现场竟然也有一些游客为了吸引野猴注意,故意用食物进行挑逗,惹得猴子恼羞成怒,发出“吱吱”的抗议声。
二是最好到有专业管理的猴园观猴。位于龙潭湖边的猴园生活着四面山最大的一个野生猕猴群,分布有大小猴子400余只。
负责喂养和管理这群猴子的陈勇,已在这儿工作了8年。他告诉记者,由于长期的专业喂养和管理,在这里生活的猕猴相对比较听话,也几乎没有发生猴子伤人的事件。龙潭湖的猴子,最早也是管理员从山上唤下来的,长时间的精心照料和喂养,如今繁衍的猴群已固定在猴园生活。
陈勇说,猴子的报复心很重,建议游客不要主动去干扰猴子的生活。他讲了一个真实的小故事:两年前,一工作人员走路不小心撞到了一只猕猴,结果这只猴子之后一直伺机报复,甚至乘该工作人员上厕所时,爬到厕所的木梁上方,向其撒尿。
邓飞特别提醒:“猕猴是灵长类动物,身上携带了多种细菌,有传染风险。如果一旦出现被猴子咬伤、抓伤等情况,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注射狂犬疫苗。”
相关
野生猕猴数量大增
如何确保和谐相处
目前已进入夏季避暑旅游高峰期,四面山景区客流大增。同时,景区外围,如广场、居民区的野生猕猴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针对人猴共处、风险增大的情况,邓飞告诉记者,当地镇政府也正在牵头采取多项措施,以保障游客的安全和人猴的和谐相处。
首先,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醒前来游玩的游客保持安全距离,文明观猴,不用石头、棍棒进行挑衅,也不要给猴子随意喂食,特别是带骨头、带刺,以及高糖高盐的食物,这些食物会给猴子身体带来伤害。尽量不要和猴子四目对视,否则猴子以为你在挑衅它,从而向你发动攻击。政府和景区也在野猴时常出没的地方设置警示牌,提醒游客文明投食,防止猴子抓咬。
其次,四面山镇政府牵头,与管委会、森林管理局等联合成立日常巡护队,加强对景区的综合管护。遇到性情凶暴的猕猴,会采取用棍棒、弹弓等进行驱赶。
邓飞呼吁,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前来四面山游玩的游客应做文明游客,与野生猕猴和谐相处,共护和谐大自然。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罗伟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