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绿色发展理念践行者 龙乡遍种果树增绿又添“金”
华龙网8月14日9时25分讯(记者 李黎)山青林绿,天蓝水碧,空气清新。行走在龙乡大地,视线里皆是生态画卷,这一幅幅美如画的景色正是重庆铜梁区推进生态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好例证。
近年来,铜梁区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把一座座矿山变成了青山,把一座座青山变成了金山,让这些“绿”增加附加值,实现了生态与富民的双赢。
废弃矿山变身乡村花园
盛夏8月,铜梁华兴镇团林村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桂花、紫薇、红叶李、红叶石兰等树木将山坡装点成满满的绿意,树下的三角梅、山茶、红千层、栀子花等随风摇曳,煞是好看。置身其中,恍然进入了一座美丽的乡村公园。
“这些山坡过去是采矿场的废弃矿山,十分荒凉。从2014年开始,政府开始进行治理,造起生态景观林500多亩,恢复了生态。”华兴镇工作人员但永贵告诉记者,经过综合治理,乱石坡改造成了梯土,通过绿化美化和香化,生态得到了修复,空气质量变好了,山区环境也变靓了。
团林村矿区仅是铜梁矿山改造的缩影。铜梁区国土房管局地震地矿管理科负责人徐斌说,全区共有20多个镇街的非煤矿山,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矿区采矿极不规范,矿渣乱堆、废水乱排、耕地乱占、粉尘满天,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整治非煤矿山,才能守住绿水青山。”铜梁区委、区政府思路明朗,说干就干。
2014年,铜梁相继制定《铜梁区加大非煤矿区整治力度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方案》、《铜梁区清理整顿非煤矿山改善提升生态环境总体方案》等20多个文件,从矿山规划、矿产资源开采、矿企关闭,到土地复垦复绿,进行全程化、全方位的规范管理,明确了整治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根据“依法整顿、规范经营,总量管控、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铜梁在团林村矿区试点积累的经验上,以点带面打响“绿色矿山”建设攻坚战。
据悉,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区非煤矿山企业从2008年的132个减到目前的50个,石灰石矿山企业平均年产量超过30万吨,是原来的6倍,全封闭、喷水等降噪降尘的新工艺得到推广。同时,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目前,已对全区50个非煤矿山企业实施复垦、复绿,治理面积近1000亩。
发展经果林走生态经济“双赢”路
7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铜梁石鱼镇兴发村采访时,村里的种果大户老蒋正忙着过秤、收钱。
送走一批来采摘的游客后,老蒋说,这两年果子丰收,前来采摘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现在不出家门,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兴发村过去是靠种粮为主业的普通的农业村,虽然解决了温饱,但离致富还有距离。”兴发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村里发展水果种植后,村民们在果树上获得效益,村里返乡创业的人也逐渐增多,现在村里已经建起3000多亩小水果基地,全村90%的农户都有自己的家庭果园。
同样乐享“生态红利”的还有小林镇。据了解,近年来小林镇大力发展特色林业,去年仅销售李子、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就使全镇增收近500万元。同时,“老鹰咀李子”也成为小林镇的重要名片。
石鱼镇和小林镇的产业发展,是铜梁区积极发展林业经济,推动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真实写照。
铜梁区林业局局长张光文告诉记者,铜梁区林业局牢牢树立“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转变传统林业发展模式,主打“特色经济牌”,围绕现代林业、立体林业,大力发展李子、桃子等重点种植产业,着重推广林下养殖、林下种植、林下生态旅游等模式,一方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一方面加大特色产业发展,让生态富民。
据悉,目前铜梁各个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经果林产业,除了石鱼镇的桃李、小林镇的李子,沿河村不仅养羊,还种植优质核桃1200亩;太平镇坪漆村栽植了优质香桃500亩;西河镇双永村规划种植了胭脂脆桃500亩,成片建设200亩;水口镇树荫村发展了血橙、麦科特等柑橘类及桃李等特色优质水果800亩;安溪镇金滩村栽植的油茶苗达到了500亩。据统计,2016年,铜梁全区完成新造林5.5万亩,其中经果林3.5万亩,全年特色经果产值近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