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全面深化“河长制” 让每条河流长治久清
华龙网9月9日12时40分讯(记者 李黎)今年5月,重庆忠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出台《忠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细化全县“河长制”工作的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全县重要河库生态安全要得到保障,要实现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目标。如今已过去近半年时间,忠县“河长制”推行情况如何?能够发挥哪些作用?近日,记者走进忠县一探究竟。
守水有责 让每一位“河长”都成为河流的“呵护者”
今年6月,忠县拔山镇杨柳村党支部书记刘一武多了一个新头衔——忠县飞龙河(阿金河段)“河长”。当上“河长”后刘一武多了一项工作,定期带着巡查记录表到管辖的河段进行巡查,开展河道岸养护、绿化维护、河面保洁等活动。
“除了正式的巡河外,我也会经常到河边逛逛,碰到问题就及时处理。”刘一武说,现在管护阿金河的队伍越来越大,镇上聘请了4名专职保洁员,每天定时定点清洁河道。“这样一来,河道岸的垃圾就能保证被及时清理。”
“现在阿金河的水更清澈了,每天傍晚都会有不少村民来这儿散步。”临河而居的村民老宋说,以前没人管,水面上的垃圾随处可见,现在有了“河长”监管,保洁员清理,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乱扔了。
“从前治水,治理后很容易反弹。”忠县水务局负责人说,根本原因在于水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管辖范围的交界处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
今年5月,忠县出台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由县委书记担任总河长,县长担任副总河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联系水务、环保工作的负责人分别担任甘井河、汝溪河、大沙河、渠溪河、黄金河、白石河、东溪河等7条县级河流河长,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辖区内的乡镇(街道)级河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村(社区)级河长。大大小小的河流经过哪个区域,就由属地的“河长”分段管理、分段负责。
“‘河长制’”的推行,让每一片需要保护的水域有了责任主体,解决了管理责任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忠县水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河长”还不够,还要对“河长”进行考核监督。
因此,忠县对570名县、镇和村级河(库)长进行公示,同时,建立了河长会议制度、考核问责制度、部门联动工作制度、信息共享与发布制度、工作督察制度、验收制度、信息报送制度、河长巡查制度等8个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要求每一个“河长”守河有责、守河尽责。
源头治理 把影响河流生态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近日,忠县白公街道长河社区一组村民范昌五的生猪养殖场被关停,150头猪搬到了远离河道的“新家”。“新家”里,除了沼气池、干粪堆码池、沼液存储池等设施一应俱全外,范昌五还租了100亩果园作为消纳土地使用。
据白公街道畜牧站站长汪兴华介绍,自推行“河长制”以来,街道认真查找梳理河道污染源,列出问题清单,其中生猪养殖问题最为严重。“限养区内的养殖场就有12家,这些养殖场紧邻河边,污水入河无法避免。”汪兴华说。
为此,白公街道从今年8月起启动养殖场关停工作。经过街道工作人员和“河长”的耐心动员,逐渐做通了养殖户的思想工作,于是有了范昌五搬迁的这一幕。
目前,白公街道限养区内原有的12家养殖场,已经关停或转移了8家,剩余4家也将在近期全部关停。
“必须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长远看,保护好水资源才是造福子孙的大事。”忠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忠县关停了168家河道保护区的养殖场,基本切断农业污染。
与此同时,为了从源头保护河流生态安全,忠县如今提高环保标准、加强环保监管,对环保不达标项目坚决不引进,倒逼企业引进新工艺、新技术。
据统计,去年全县共排查整治砂石码头、违法建设项目、农环项目、乡镇饮用水源、州屏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等环保突出问题21个,一系列的举措,把影响河流生态问题消除在了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