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潼南:政府上“菜单” 贫困户“点菜”摘“穷帽”

来源:华龙网2017-09-11

    华龙网9月11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周冰娥)“这藤椒收成超出了我的预算,10多亩藤椒就带给我2万多的毛收益。”“唐老板,我准备今年再种上几亩,你多育点苗子哟!”不少人也附和道,“我也要多种,别忘了啊!”孟秋时节,热气减退,在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藤椒种植大户唐某的藤椒地里,却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三四十个村民一边麻利地割草,一边热闹地唠嗑,老远就能听见他们爽朗的笑声。“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地里也能种出‘金豆豆’,生活越过越好啦。”米心镇禅鹤村村民唐志勇说。

    藤椒种植改写了众多像唐志勇这样的贫困户的命运。而在米心镇,除了藤椒,通过山地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优质粮油、名贵中药材拉动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近年来,潼南区米心镇围绕脱贫摘帽工作目标,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采取政府“备菜”,为贫困户提供项目扶持菜单;贫困户“点菜”,产业精准施策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村民在村里的企业打工。通讯员周冰娥供图

    精准识别 “尖兵”下沉一线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贫。”米心镇镇长陈廷友说,该镇领导亲自挂帅,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导小组,点兵点将组队列,成立扶贫“作战部”,明确“作战图”,形成脱贫攻坚“一盘棋”。党员干部带头冲锋陷阵,“尖兵”下沉一线,反复下村到户进行调查和精准识别。

    “我们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运行机制,极少存在‘大水漫灌’或‘撒芝麻盐’等情况,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度很高。”该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肖杰介绍说,为保证精准识别,该镇建立责任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督查机制,实行“一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并将扶贫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

    “那段时间,我白天下村对各村贫困户情况进行摸排,晚上加班加点建立完善贫困户台帐,做到了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扶贫干部杨帆介绍说,“只要一想到我吃的这点苦,能让真正需要帮扶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国家政策的‘阳光雨露’,就什么都值啦”。

    161名帮扶干部、12个驻村工作队,经过下村入户走访、摸排,全镇383户、1418人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贫困情况、经济发展情况、脱贫愿望等摸得一清二楚,并按户分别建立了台帐,对家庭成员、贫困原因、承包耕地及土地流转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子女入学情况、住房情况、就业情况、收入情况及脱贫需求情况都逐一进行了登记,健全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使每一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帮扶联系单位(人)的帮扶情况一目了然。“做到了‘户有帮扶明白卡、村有贫困花名册、帮扶人有走访记录’。”陈廷友说。

贫困户杨大兵养牛脱贫致富。通讯员周冰娥供图

    精准施策 确保靶向精准

    “摸清贫困底数,搞清致贫原因只是精准扶贫、脱贫的第一步,对症下药、分类施策,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才是重中之重。”陈廷友介绍说,该镇主要通过产业带村、项目兴村、招工帮村、资金扶村等不同结对形式进行帮扶。

    “我们结合贫困户的家庭实际,凡是具备产业扶贫条件的,我们大力提供项目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市场支持,切实增强贫困户产业脱贫的信心。”陈廷友补充道。

    “我今年养的40头肉牛品质不错,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杨大兵是米心镇竹台村的一户建卡贫困户,其右手三级残疾,在政府的帮扶下,发展了养牛产业,如今已走上正轨。

    “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我想娶个媳妇过美日子。”童家村现年42岁的建卡贫困户蒋安平,经过2年多的努力,不但实现了自力更生,还有了一定存款,最近他维修了住房,萌发了娶老婆过美日子的想法。

    “除了产业扶贫外,对于没有劳动、没有种植技术等的村民,我们还鼓励他们流转土地。”陈廷友给笔者算了一笔帐,村民进行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地可获得400-800元的租金,另外还有国家种植直补,企业所需劳动力多,村民只要肯干,工资40—60元/天,月收入能在1200以上。

    “现在不种地就有钱拿,不出远门就有活干,既收土地租金,又领打工工资,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啦。”毗卢村贫困户吉孝玉说。

    据悉,该镇21户贫困户流转土地34.7亩发展产业,18户贫困户与种养能手实现联户发展,23户贫困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173户贫困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农业企业在3个贫困村或流转贫困户土地种植中药材2030亩、花椒藤椒600亩、无花果500亩;新引进蓬野农业、上宇农业流转29户贫困户土地61.6亩。

2017年引进公司助脱贫。通讯员周冰娥供图

    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脱贫成果

    “基础设施必须跟上,否则扶贫很可能后继无力。”陈廷友举例说,如果灌溉、交通等基础设施都不到位,90%的企业都会拒绝入驻,企业都没有,又何谈产业扶贫呢!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其发展信心,至关重要的。

    据了解,近几年,该镇投入近3000万元,硬化了21条道路,总长约57公里,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出行问题;新修生产便道44000米,实现了哪里有产业基地哪里就有生产便道的愿望;整治山坪塘357口,解决了村民、企业生产生活用水;新修提灌站4处,解决了高山灌溉问题;整治土地1600亩,实现了集约化、机械化生产。

    “来米心发展产业,一是瞄准了该镇完善的基础设施,二是镇、村领导干部重视产业发展。”某公司于2017年3月在米心镇流转土地800亩,种植瓜蒌,最多的时候,该公司一天能提供50、60个岗位。

    “现在卖菜都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肩挑背扛,走上2、3个小时拿到集市上去,坐在家门口就有人上门来收购,完全不愁销路,”吉家村贫困户陈文华告诉笔者,如今,村子里的路修好了,饮水问题解决了,连电压也比以前稳定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对于脱贫致富他有信心。

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通讯员周冰娥供图

    据悉,除了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米心镇也做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配套完善了水、电、气、讯、路,实现了村村都有广播、村村都有阅览室、村村都有卫生室,不仅完善了雨污管网、绿化设施,还配备了健身广场、人行步道、电商、便民服务超市等,切实方便群众生活。

    “政府量身为我们制定脱贫项目,尽心尽力解决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贴心提供各种帮扶服务,脱贫不是事儿,致富很有可能!”在采访过程中,笔者经常听到类似的话语。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潼南:政府上“菜单” 贫困户“点菜”摘“穷帽”

2017-09-11 06:30:00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近年来,重庆潼南区米心镇围绕脱贫摘帽工作目标,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采取政府“备菜”,为贫困户提供项目扶持菜单;贫困户“点菜”,产业精准施策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华龙网9月11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周冰娥)“这藤椒收成超出了我的预算,10多亩藤椒就带给我2万多的毛收益。”“唐老板,我准备今年再种上几亩,你多育点苗子哟!”不少人也附和道,“我也要多种,别忘了啊!”孟秋时节,热气减退,在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藤椒种植大户唐某的藤椒地里,却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三四十个村民一边麻利地割草,一边热闹地唠嗑,老远就能听见他们爽朗的笑声。“种了一辈子地,没想到地里也能种出‘金豆豆’,生活越过越好啦。”米心镇禅鹤村村民唐志勇说。

    藤椒种植改写了众多像唐志勇这样的贫困户的命运。而在米心镇,除了藤椒,通过山地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林果、优质粮油、名贵中药材拉动扶贫,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近年来,潼南区米心镇围绕脱贫摘帽工作目标,精准发力,精准施策,采取政府“备菜”,为贫困户提供项目扶持菜单;贫困户“点菜”,产业精准施策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村民在村里的企业打工。通讯员周冰娥供图

    精准识别 “尖兵”下沉一线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贫。”米心镇镇长陈廷友说,该镇领导亲自挂帅,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领导小组,点兵点将组队列,成立扶贫“作战部”,明确“作战图”,形成脱贫攻坚“一盘棋”。党员干部带头冲锋陷阵,“尖兵”下沉一线,反复下村到户进行调查和精准识别。

    “我们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运行机制,极少存在‘大水漫灌’或‘撒芝麻盐’等情况,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度很高。”该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肖杰介绍说,为保证精准识别,该镇建立责任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督查机制,实行“一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并将扶贫工作纳入干部绩效考核。

    “那段时间,我白天下村对各村贫困户情况进行摸排,晚上加班加点建立完善贫困户台帐,做到了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扶贫干部杨帆介绍说,“只要一想到我吃的这点苦,能让真正需要帮扶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国家政策的‘阳光雨露’,就什么都值啦”。

    161名帮扶干部、12个驻村工作队,经过下村入户走访、摸排,全镇383户、1418人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贫困情况、经济发展情况、脱贫愿望等摸得一清二楚,并按户分别建立了台帐,对家庭成员、贫困原因、承包耕地及土地流转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子女入学情况、住房情况、就业情况、收入情况及脱贫需求情况都逐一进行了登记,健全完善贫困户档案资料,使每一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帮扶联系单位(人)的帮扶情况一目了然。“做到了‘户有帮扶明白卡、村有贫困花名册、帮扶人有走访记录’。”陈廷友说。

贫困户杨大兵养牛脱贫致富。通讯员周冰娥供图

    精准施策 确保靶向精准

    “摸清贫困底数,搞清致贫原因只是精准扶贫、脱贫的第一步,对症下药、分类施策,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才是重中之重。”陈廷友介绍说,该镇主要通过产业带村、项目兴村、招工帮村、资金扶村等不同结对形式进行帮扶。

    “我们结合贫困户的家庭实际,凡是具备产业扶贫条件的,我们大力提供项目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和市场支持,切实增强贫困户产业脱贫的信心。”陈廷友补充道。

    “我今年养的40头肉牛品质不错,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杨大兵是米心镇竹台村的一户建卡贫困户,其右手三级残疾,在政府的帮扶下,发展了养牛产业,如今已走上正轨。

    “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我想娶个媳妇过美日子。”童家村现年42岁的建卡贫困户蒋安平,经过2年多的努力,不但实现了自力更生,还有了一定存款,最近他维修了住房,萌发了娶老婆过美日子的想法。

    “除了产业扶贫外,对于没有劳动、没有种植技术等的村民,我们还鼓励他们流转土地。”陈廷友给笔者算了一笔帐,村民进行土地流转每年每亩地可获得400-800元的租金,另外还有国家种植直补,企业所需劳动力多,村民只要肯干,工资40—60元/天,月收入能在1200以上。

    “现在不种地就有钱拿,不出远门就有活干,既收土地租金,又领打工工资,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啦。”毗卢村贫困户吉孝玉说。

    据悉,该镇21户贫困户流转土地34.7亩发展产业,18户贫困户与种养能手实现联户发展,23户贫困户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173户贫困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农业企业在3个贫困村或流转贫困户土地种植中药材2030亩、花椒藤椒600亩、无花果500亩;新引进蓬野农业、上宇农业流转29户贫困户土地61.6亩。

2017年引进公司助脱贫。通讯员周冰娥供图

    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脱贫成果

    “基础设施必须跟上,否则扶贫很可能后继无力。”陈廷友举例说,如果灌溉、交通等基础设施都不到位,90%的企业都会拒绝入驻,企业都没有,又何谈产业扶贫呢!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其发展信心,至关重要的。

    据了解,近几年,该镇投入近3000万元,硬化了21条道路,总长约57公里,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出行问题;新修生产便道44000米,实现了哪里有产业基地哪里就有生产便道的愿望;整治山坪塘357口,解决了村民、企业生产生活用水;新修提灌站4处,解决了高山灌溉问题;整治土地1600亩,实现了集约化、机械化生产。

    “来米心发展产业,一是瞄准了该镇完善的基础设施,二是镇、村领导干部重视产业发展。”某公司于2017年3月在米心镇流转土地800亩,种植瓜蒌,最多的时候,该公司一天能提供50、60个岗位。

    “现在卖菜都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肩挑背扛,走上2、3个小时拿到集市上去,坐在家门口就有人上门来收购,完全不愁销路,”吉家村贫困户陈文华告诉笔者,如今,村子里的路修好了,饮水问题解决了,连电压也比以前稳定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对于脱贫致富他有信心。

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通讯员周冰娥供图

    据悉,除了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米心镇也做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配套完善了水、电、气、讯、路,实现了村村都有广播、村村都有阅览室、村村都有卫生室,不仅完善了雨污管网、绿化设施,还配备了健身广场、人行步道、电商、便民服务超市等,切实方便群众生活。

    “政府量身为我们制定脱贫项目,尽心尽力解决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贴心提供各种帮扶服务,脱贫不是事儿,致富很有可能!”在采访过程中,笔者经常听到类似的话语。

[责任编辑: 王正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