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良渚文化走进教科书 全国超八成初一学生在学

来源:华龙网2017-09-20

    华龙网9月20日12时讯(记者 舒婷)今(20)日上午,全国网络媒体记者杭州行活动走进“中华第一城”——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感受底蕴深厚的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创造出了非凡的物质成就、形象的图像符号、统一的精神信仰、分化的社会阶层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权组织,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最为直接、最为典型的物证。

莫角山遗址全景图。 杭州网供图 华龙网发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浙江杭州老和山遗址、吴兴钱山漾遗址、上海马桥遗址、苏州越城遗址等一系列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者们从器物特点及组合上总结出了如鱼鳍形足鼎、表面易脱落的黑皮陶、三角形石刀、石耘田器以及精致的玉器等这些与山东龙山文化不同的特点。于是,1959年夏鼐先生正式提出把长江以南太湖流域主要包含黑陶的这种文化,命名为“良渚文化”,从而开始了良渚文化研究的新历程。

    1986年是良渚遗址发现50周年,此时,上海和江苏都陆续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墓,而良渚文化的发现地浙江却一直是空白。这让当时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等考古学家着实着急。于是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反山。

    制定详细的计划后,发掘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挖到1米深的时候,当确认那块隐约“露头”的石块是一件玉琮时,研究者们都激动地跳了起来,因为玉琮是良渚文化墓葬等级的重要标志,挖到它就表示真正挖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墓。

莫角山营建图 杭州网供图 华龙网发

    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范围最终确定,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约1900米,总面积约3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北京紫禁城。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杭州市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还走进了教科书。据了解,今年开学,在1400万初中一年级学生新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一整页介绍了良渚文化。除了文字讲述出土的各类遗存和遗址对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多元一体特征的意义外,还选登了四张照片,分别是良渚出土的玉璧、玉钺、刻符罐和玉琮。这就意味着全国80%以上的初一学生,将通过课本了解到良渚考古学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

    除此之外,作为了解良渚文化的“第一扇门”,良渚博物院从开馆之初就实行免费参观,近年来博物院主动走进周边的区、学校、企业以及村庄,开展良渚文化的公众宣传。同时,还开设了“第二课堂”,与周边中小学对接,设置以兴趣为主的课程、活动项目、互动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大家欢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良渚博物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北大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已成为博物院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品牌,每年都能吸引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参加,有力有效地传播了良渚文化。

    据悉,目前良渚遗址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良渚文化走进教科书 全国超八成初一学生在学

2017-09-20 12:41:30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今(20)日上午,全国网络媒体记者杭州行活动走进“中华第一城”——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感受底蕴深厚的良渚文化。

    华龙网9月20日12时讯(记者 舒婷)今(20)日上午,全国网络媒体记者杭州行活动走进“中华第一城”——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感受底蕴深厚的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创造出了非凡的物质成就、形象的图像符号、统一的精神信仰、分化的社会阶层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政权组织,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最为直接、最为典型的物证。

莫角山遗址全景图。 杭州网供图 华龙网发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浙江杭州老和山遗址、吴兴钱山漾遗址、上海马桥遗址、苏州越城遗址等一系列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者们从器物特点及组合上总结出了如鱼鳍形足鼎、表面易脱落的黑皮陶、三角形石刀、石耘田器以及精致的玉器等这些与山东龙山文化不同的特点。于是,1959年夏鼐先生正式提出把长江以南太湖流域主要包含黑陶的这种文化,命名为“良渚文化”,从而开始了良渚文化研究的新历程。

    1986年是良渚遗址发现50周年,此时,上海和江苏都陆续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墓,而良渚文化的发现地浙江却一直是空白。这让当时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斌等考古学家着实着急。于是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了反山。

    制定详细的计划后,发掘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在挖到1米深的时候,当确认那块隐约“露头”的石块是一件玉琮时,研究者们都激动地跳了起来,因为玉琮是良渚文化墓葬等级的重要标志,挖到它就表示真正挖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大墓。

莫角山营建图 杭州网供图 华龙网发

    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范围最终确定,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长约1900米,总面积约3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4个北京紫禁城。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

    杭州市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还走进了教科书。据了解,今年开学,在1400万初中一年级学生新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一整页介绍了良渚文化。除了文字讲述出土的各类遗存和遗址对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多元一体特征的意义外,还选登了四张照片,分别是良渚出土的玉璧、玉钺、刻符罐和玉琮。这就意味着全国80%以上的初一学生,将通过课本了解到良渚考古学对于中国历史的深远意义。

    除此之外,作为了解良渚文化的“第一扇门”,良渚博物院从开馆之初就实行免费参观,近年来博物院主动走进周边的区、学校、企业以及村庄,开展良渚文化的公众宣传。同时,还开设了“第二课堂”,与周边中小学对接,设置以兴趣为主的课程、活动项目、互动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深受大家欢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良渚博物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北大中学生考古暑期课堂”已成为博物院一个重要的社会教育品牌,每年都能吸引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参加,有力有效地传播了良渚文化。

    据悉,目前良渚遗址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