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十九大时光】渝北统景镇:印盒村一片林带来的变化

来源:华龙网2017-10-12

    华龙网10月12日15时讯(记者 王思洋 通讯员 杨龙群)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印盒村的李子规模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天,李花静静地绽放,遍布印盒村整个山谷,而这美丽的景色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首届印盒李花节的成功举办,印盒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才跃出了大众的视野,而后干部群众依托李子规模种植基础乘势而为,走出了一条“基地变景区”的乡村旅游致富路。

    这就是统景镇印盒村,自从201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印盒村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也让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近日,记者就再次来到统景镇印盒村,听老人们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印盒村漫山遍野的李树。渝北区统景镇供图 华龙网发

    修路又种树 小想法支撑新梦想

    “印盒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丘陵庄,崎岖山路多凼凼,出门就要杵棒棒。”这首歌谣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曾经的印盒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德文说,这首歌谣是当时印盒村交通不畅、经济落后的生动写照。

    “当时很流行一个说法,‘要致富,先修路’,我当时的想法是‘先修路,再栽树’,印盒村周围好几个山头,只要合理利用,形成规模种植,经济肯定能起来,经济起来了,村民收入增加了,大家的日子当然就好过了。”回想起自己的曾经,周德文很是感慨。

    他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因为修路涉及到占地、出钱等问题,周德文就一家一家做工作,有的村民家太贫穷,他就到处“化缘”来垫上;有的村民家没劳动力,他就主动把活揽过来自己干。在他的带动下,印盒村出村的公路终于被打通了。

    路修通了,产业发展又成为周德文思考的问题。综合印盒村的土壤气候条件,周德文发现李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村民们并不太相信,“当时好多人问我,李子卖不出去能当饭吃吗?没办法,我就只能自掏腰包买回树苗、肥料,动员村里有胆识的党员示范种植。”周德文告诉记者。

    周德文他们的大胆尝试有了好的结果,几年后,其他村民见种李子树确实比种庄稼挣钱,都自觉开垦荒山种植李子树,到了2011年,全村种植的李树面积已经超过了一万亩,每到阳春三月,这里上万亩李竞相怒放,玉树琼花,层层叠叠,恍如置身千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印盒村美景。渝北区统景镇供图 华龙网发

    乡村旅游旺 吹响致富新号角

    虽然李树种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印盒村村民的生活,但如何让这片李子林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村的李子种植面积是统景镇最大的,有一万多亩,如果每年只是卖点李子,感觉赚头不大,所以我就一直想着,怎么围绕李树再想想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乡村旅游这个点子。”周德文说道。2011年,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印盒村举办了第一届李花节,大量市民被吸引到这个当时还略显偏僻的小山村,市民醉心于漫山遍野花飞胜雪的美景,而村民们也从中发掘到新的商机。

    让人意外的是,李花节结束后,周德文却主动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张罗着办农家乐。他的举动曾让很多村民不理解,有的人甚至揣测,是不是开农家乐比村干部更赚钱,所以他才不干。

    多年后,周德文才说起了当年选择的缘由。2011年第一届李花节时,村里为了让游客呆的久,曾经把农家乐的牌匾做好送到村民手中,都没人愿意接。“大家都怕亏本,不敢干,所以当时很多游客都是空着肚皮回城的,好可惜嘛。”周德文告诉记者,“正好那时候我也六十多了,很多管理、市场经营的事情我也不太懂,我就想着要不就顺势退下来,好好搞农家乐,要是大家看到我搞得好,能赚钱,肯定也愿意,我们村里的农家乐不就起来了?”

    就这样,周家庄农家乐开张了,而村支书也由曾经在外经营公司多年的村民周恒举接任。就在周家庄开业后的2012年,周家庄就给周德文带来了22万收入。

统景首届李花节开幕式表演。渝北区统景镇供图 华龙网发

    山上万亩林 山下孕育新惊喜

    原来开农家乐真的能赚钱!村民周华文、周华云、龚家慧等见周德文的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起了农家乐。从2011年到现在,印盒村的农家乐已经从0发展到35家,农家乐的兴起,让游客们在印盒除了单纯看李花、摘李子外,还能品尝到地道农家菜,增添了新的乐趣。

    而李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提升了村民的收入,近年来,随着印盒景区的发展,印盒村的面貌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新村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景区道路、停车场、观景亭、登山步道、印盒广场等景区设施的修建,极大改善了印盒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让村民出行更方便;农村环境整治,完善了印盒景区的细节,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文明意识,让景区变得更加文明、美丽……

印盒村农家乐。渝北区统景镇供图 华龙网发

    如今的周德文,每天早晚空闲时仍喜欢在村子里到处走走看看,“十年之前,我肯定想不到今天村子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这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好政策支持,也少不了村民们自己的努力,我相信,随着渝北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村里的生活也会越过越红火!”周德文说道。

    而他的畅想不是空想,现在印盒李花已经成为了统景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市民们在这里可享受到赏花、采果、垂钓、观雪的乐趣,也给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动力。十八大以来,印盒村民以年均纯收入10%的速度递增。2017年,李花盛开约17天,印盒村共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单日车流量约4000辆次,带动景区内实现农家乐营业收入160余万元,全镇综合收入约1000万元。李花、李树已经成为了统景真正意义上的“发财树”,给村民的生活不断带来新惊喜、新变化。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十九大时光】渝北统景镇:印盒村一片林带来的变化

2017-10-12 15:05:25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近年来,随着首届印盒李花节的成功举办,印盒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才跃出了大众的视野,而后干部群众依托李子规模种植基础乘势而为,走出了一条“基地变景区”的乡村旅游致富路。

    华龙网10月12日15时讯(记者 王思洋 通讯员 杨龙群)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印盒村的李子规模种植已有2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天,李花静静地绽放,遍布印盒村整个山谷,而这美丽的景色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首届印盒李花节的成功举办,印盒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才跃出了大众的视野,而后干部群众依托李子规模种植基础乘势而为,走出了一条“基地变景区”的乡村旅游致富路。

    这就是统景镇印盒村,自从201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印盒村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也让世代居住于此的村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近日,记者就再次来到统景镇印盒村,听老人们讲述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

印盒村漫山遍野的李树。渝北区统景镇供图 华龙网发

    修路又种树 小想法支撑新梦想

    “印盒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丘陵庄,崎岖山路多凼凼,出门就要杵棒棒。”这首歌谣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曾经的印盒村村党支部书记周德文说,这首歌谣是当时印盒村交通不畅、经济落后的生动写照。

    “当时很流行一个说法,‘要致富,先修路’,我当时的想法是‘先修路,再栽树’,印盒村周围好几个山头,只要合理利用,形成规模种植,经济肯定能起来,经济起来了,村民收入增加了,大家的日子当然就好过了。”回想起自己的曾经,周德文很是感慨。

    他是一个说干就干的人,因为修路涉及到占地、出钱等问题,周德文就一家一家做工作,有的村民家太贫穷,他就到处“化缘”来垫上;有的村民家没劳动力,他就主动把活揽过来自己干。在他的带动下,印盒村出村的公路终于被打通了。

    路修通了,产业发展又成为周德文思考的问题。综合印盒村的土壤气候条件,周德文发现李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村民们并不太相信,“当时好多人问我,李子卖不出去能当饭吃吗?没办法,我就只能自掏腰包买回树苗、肥料,动员村里有胆识的党员示范种植。”周德文告诉记者。

    周德文他们的大胆尝试有了好的结果,几年后,其他村民见种李子树确实比种庄稼挣钱,都自觉开垦荒山种植李子树,到了2011年,全村种植的李树面积已经超过了一万亩,每到阳春三月,这里上万亩李竞相怒放,玉树琼花,层层叠叠,恍如置身千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印盒村美景。渝北区统景镇供图 华龙网发

    乡村旅游旺 吹响致富新号角

    虽然李树种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印盒村村民的生活,但如何让这片李子林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村的李子种植面积是统景镇最大的,有一万多亩,如果每年只是卖点李子,感觉赚头不大,所以我就一直想着,怎么围绕李树再想想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乡村旅游这个点子。”周德文说道。2011年,在他的努力争取下,印盒村举办了第一届李花节,大量市民被吸引到这个当时还略显偏僻的小山村,市民醉心于漫山遍野花飞胜雪的美景,而村民们也从中发掘到新的商机。

    让人意外的是,李花节结束后,周德文却主动辞去了村支书的职务,张罗着办农家乐。他的举动曾让很多村民不理解,有的人甚至揣测,是不是开农家乐比村干部更赚钱,所以他才不干。

    多年后,周德文才说起了当年选择的缘由。2011年第一届李花节时,村里为了让游客呆的久,曾经把农家乐的牌匾做好送到村民手中,都没人愿意接。“大家都怕亏本,不敢干,所以当时很多游客都是空着肚皮回城的,好可惜嘛。”周德文告诉记者,“正好那时候我也六十多了,很多管理、市场经营的事情我也不太懂,我就想着要不就顺势退下来,好好搞农家乐,要是大家看到我搞得好,能赚钱,肯定也愿意,我们村里的农家乐不就起来了?”

    就这样,周家庄农家乐开张了,而村支书也由曾经在外经营公司多年的村民周恒举接任。就在周家庄开业后的2012年,周家庄就给周德文带来了22万收入。

统景首届李花节开幕式表演。渝北区统景镇供图 华龙网发

    山上万亩林 山下孕育新惊喜

    原来开农家乐真的能赚钱!村民周华文、周华云、龚家慧等见周德文的农家乐办得红红火火,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起了农家乐。从2011年到现在,印盒村的农家乐已经从0发展到35家,农家乐的兴起,让游客们在印盒除了单纯看李花、摘李子外,还能品尝到地道农家菜,增添了新的乐趣。

    而李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提升了村民的收入,近年来,随着印盒景区的发展,印盒村的面貌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新村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景区道路、停车场、观景亭、登山步道、印盒广场等景区设施的修建,极大改善了印盒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让村民出行更方便;农村环境整治,完善了印盒景区的细节,进一步提升村民们的文明意识,让景区变得更加文明、美丽……

印盒村农家乐。渝北区统景镇供图 华龙网发

    如今的周德文,每天早晚空闲时仍喜欢在村子里到处走走看看,“十年之前,我肯定想不到今天村子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这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好政策支持,也少不了村民们自己的努力,我相信,随着渝北乡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好,我们村里的生活也会越过越红火!”周德文说道。

    而他的畅想不是空想,现在印盒李花已经成为了统景旅游的一张新名片,市民们在这里可享受到赏花、采果、垂钓、观雪的乐趣,也给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动力。十八大以来,印盒村民以年均纯收入10%的速度递增。2017年,李花盛开约17天,印盒村共接待游客13万余人次,单日车流量约4000辆次,带动景区内实现农家乐营业收入160余万元,全镇综合收入约1000万元。李花、李树已经成为了统景真正意义上的“发财树”,给村民的生活不断带来新惊喜、新变化。

[责任编辑: 王正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