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长寿”故事 做大富硒品牌
专家齐聚重庆盛赞江津富硒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华龙网12月8日18时17分讯(首席记者 雷其霖)今(8)日上午,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举行,来自农业部、富硒产业发展研究专家、农业企业等多个领域的专家齐聚江津,畅论富硒产业发展的未来。与会专家对江津发展富硒产业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在大会上,江津的富硒产业企业项目与重庆德庄、永辉等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
农业部赞江津发展富硒产业大有可有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国务院于今年7月份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也指出“国民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将营养融入所有健康政策,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张建华在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富硒农业是功能农业的典型代表,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农业发展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在满足与“吃得饱”和“吃得安全”之后,满足于“吃得健康”的社会新需求,是全球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
据江津区区委书记程志毅介绍,从2013年起,江津立足富硒资源优势,坚持“富硒富民”,走以富硒产业为核心的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先后成立了富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出台了加快富硒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编制了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富硒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成立了“富硒食品研发中心”。如今江津已形成了粮油、蔬菜、畜禽、花椒、茶叶、水果、水产、中药材八大富硒绿色产业,建成富硒种植基地40万亩,打造特色品牌37个,认证富硒产品38个,获评“中国富硒美食之乡”“中国生态硒城”,把“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
2016年江津农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连续5年位居全市第一,仅富硒产业产值就破40亿元,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
在今日召开的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富硒产业大会上,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盛赞江津富硒产业发展大有可为。
他说,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要提升农业效率,需要突破创新,勇于引入新技术,重新改造传统农业。发挥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载体和引擎作用,打破农村时空局限,消除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生产、流通、消费方式智慧化转型升级,打造生态农业、智慧乡村、培育现代“三农”队伍。
“重庆的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以区县为单位来统筹。”唐珂说,江津富硒产业从种养模式到市场营销,要有精细完备的产业统筹。不能按传统方式来做,要按互联网思维来统筹。
“这样可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实现农业的定制生产、农产品的精准对接,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效率。”唐珂说,“‘岚静天空青嶂耸,雨余烟敛翠华重’,绿水青山的江津历来是川东地区的富硒之地,长寿之乡,是农业产业大有可为之地。”
江津富硒产业需要树立一个引领全国的产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而中国是缺硒国,硒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使得我国富硒农业发展备受关注。
如何发展富硒产业?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富硒产业大会上,行业专家相继给出了真知灼见。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名誉会长、首席顾问、中国长寿之乡绿色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赵宝华表示,任何一个“长寿之乡”,走的是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共同的经验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人与人、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人口发展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他说,中国与欧美国家的长寿大国还有很大差距,需要长期坚持打造,“长寿之乡是是动态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长寿之乡也要与时俱进。”
中国富硒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赵桂慎来到江津以后觉得江津特别适合于运动。他表示,江津自然环境好又富硒,离城区近适合发展康体经济和庄园经济。这些经济的打造都可以与江津的富硒宴、休闲农业和乡村农业示范区打造结合起来。
据了解,12月6日,农业部和国家林业总局共同发布了特种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第一批名单,重庆荣昌猪、涪陵青菜头、奉节脐橙3个区县产品入选,这些区县都是单一产品,并在全国有极大影响力。
“江津对外发布的江津十大富硒产品,其中有6个是地理标识,但到底是哪个产品能在富硒产业里引领江津?”赵桂慎说,江津发展富硒产业必须要从富硒农业跨界到富硒产业,要在产业链设计上好好下功夫。赵桂慎还建议江津可以把富硒的营养强化剂产业做起来,把江津打造成富硒的营养强化剂中心和硒养生庄园。
人体硒元素摄入量标准已修改 需要大力发展富硒产业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黄振武来过江津很多次,并在江津做过多次演讲,他也是新一版硒对人体需要量的修订者。他说,人体对硒的摄入量需求是以膳食摄入来评价的,以前的安全摄入量标准的是50-400微克,现在是60-400微克。
“膳食食物里面的硒,不同的地方硒含量不一样。今后的硒检测将直接以血硒的结果来判定是否合适。”黄振武说,希望有条件的城市大力发展富硒产业,现在国家也出了很多政策,这是“健康中国”的一个重要战略,这个战略就是最主要的是人的营养与健康。
江津双胞胎村土壤富硒 要保护好生态进一步研究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五一长期研究环境硒的工作,他从70年代就开始接触硒,在60年代的时候已经介入到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研究。他也多次到过江津调研考察江津长寿之乡的老人现状。
王五一说,中国大部分长寿之乡都是处于足硒和富硒的状态,江津也是处于富硒状态。评价长寿的关键指标一个就是看百岁老人比例,1万个江津人中就有1个百岁老人。
江津的长寿和富硒产业这两方面如何更好的结合?江津需要进一步全面的规划。王五一说,江津区几江街道、白沙镇、李市镇、德感街道等百岁老人都是超过7个以上,在这些区域如何更好的把长寿水平进一步保持和提高,这需要江津继续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把各种粮食、作物、产品硒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非常精准地做到以硒提高人的健康水平、长寿水平。
“四面山双胞胎特别多,但是双胞胎正好在官方研究机构提供的富硒含量较高的地方。从硒的生理生化作用来看确实有提高生育能力的作用,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王五一说,首先研究是不是双胞胎真多,其次是不是和硒有联系,这可以给富硒产业的发展提了一个新的有意思的线索。
找准自身定位 农业品牌需要差异化营销
今日上午,江津正式对外发布江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象,而设计“一江津彩”这个品牌形象的就是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庆超说,农业需要做品牌,但现在当下的农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农产品最大的特征是区域性,每个地方所生产的东西应该是有当地的特色。”庄庆超说,农业品牌一般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来考虑,自然可以从环境、气侯、地貌等方面考虑。人文可以从历史品种、技术等方面一个个梳理。
因而在农业品牌营销中,庄庆超认为需要单产业突破,集中力量以优势产业突围;也可以选择合力搭台,整合全产业资源;还可以实现全域共建,品牌引领产业融合。
打造互联网特色小镇 推动农业产业纵深发展
当农业产业发展到一定地步,农业产业化将走向何方?中国中冶美丽乡村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美丽乡村设计院院长石小波给出了答案:打造农业互联网特色小镇。
石小波指出,互联网特色小镇的建设体系,实际上整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文创化、品牌化、科技化、旅游化等手段,以相应的项目植入到小镇中去,通过多种方式融合发展,来拉动整个农业小镇的农特产品。
建设互联网小镇就需要顶层设计,搭建农业特色小镇的框架模型,再引进一家龙头的农业企业参与其中。在这个互联网特色小镇的设计中应该建设有仓储、物流以及其他配套方面的设施,通过引进运营管理团队,打造出多个小的品牌IP,让能让这个特色小镇特色更鲜明。
在今天的富硒产业大会上,江津富硒产品生产企业还与重庆德庄、重庆永辉超市公司进行了供需产品需求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