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民政局:民生甘露润民心 提升群众幸福感
华龙网12月28日20时讯(记者 王思洋 实习生 闫仪)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是民政工作的基本要义。今(28)日,记者在重庆市渝北区民政局采访获悉,今年以来,该局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两大理念,针对精准化社会救助,完善保障社会福利,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多措并举,为群众织就幸福生活。

精准化社会救助 落实社会救助托底保障
在渝北区双凤桥街道,16岁的蒋某患有白血病,其父亲是二级残疾病人,患有严重的冠心病和肺气肿。为了给蒋某治病,本就困难的家里已前后花费40多万元,更是把唯一的住房抵押,还借了不少债。
渝北区民政局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不仅给予这个家庭1万元的临时救助金,又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申请到重庆市社会救助基金会的4万元救助金,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针对蒋某这类特殊的困难群众,渝北区民政局创新举措,聚焦精细管理,精准推行救助。通过重点突出源头管控、动态管理、信息核查三方面工作,充分落实社会救助托底保障,确保困难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救助。
除此以外,今年,渝北区民政局还在不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力度。
在制度管理上,渝北区建立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低保工作和敬老院管理纳入了渝北区政府对镇街的考核范围,出台文件明确了市、区低保认定办法差异条款的执行意见。
数据显示,目前渝北有城乡低保对象14563人(其中城市低保3160人,农村低保11403人),特困供养人员3870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6201.03万元;医疗救助18.92万人次,发放救助金3613.85万元(1-11月),临时救助1507户,发放救助金860.998万元;特困供养人员经费2951.74万元,照料护理补贴31万元,切实保障了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权益。

细致化居家养老服务 实现社会福利全面覆盖
96岁的蓝婆婆住在渝北区龙塔街道紫福路社区,因为腿脚不便,出门剪头发成了难题。紫福路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知道这一情况后带着有20多年经验的理发师吴小英为她上门服务。
在蓝婆婆家中,工作人员搀扶着她慢慢走到椅子旁坐下。“不用着急,我们慢慢来。”理发师吴小英左手拿梳子,右手握住电推子,手法利落。
“感谢政府,感谢社区,更感谢紫福路社区养老服务站的娃娃们,为我们家里的老人理发,党和政府对老人提供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真的很好,感谢,感谢!” 理发结束后,蓝婆婆女婿刘先生很是感动,一直连声道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渝北区民政局正在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多样化、专业化、精准化发展。不仅创新居家养老试点,还不断扩大社区养老覆盖面,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深入融合,鼓励各镇街通过公办民营的方式,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各站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特色服务,强化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性、频繁性、针对性。
除此以外,在福利事业上,渝北区民政局联合市福彩中心举办了“公益福彩情系消防”等公益活动,扩大了福彩影响力。截至11月渝北区福彩已实现销量44158.17万元,继续排名全市第一,充分发挥了福彩的社会公益效益,塑造福彩公益形象。
在儿童福利方面,渝北区实施了农村留守儿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为全区1228名农村留守儿童全部落实了监护人,将77名困境儿童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发放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生活费93.6万元,有效保障了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并开展以“有爱不孤单”为主题的孤困儿童关爱活动,发放“六一”慰问金8.54万元。

专业化公共社工服务 有效解决居民困难事
“我一个人住久了,时常会感到孤独寂寞。”85岁的独居老人彭兆碧住在农转非分配的房子里。老式的楼梯房,约60平方米的房屋面积,没有装修,家具简陋,屋中更是堆满了废旧物品。“我没有文化,不识字不识数,儿女为我买了一部老年机,我只会接听电话,每天都守着电话,盼望着他们能够打电话回来问候。”
彭兆碧有两任丈夫,都已病逝,生有两儿两女,也都不在身边。得知这一情况后,渝北区民政局的社工们主动联系了彭兆碧,上门教她认数字,用手机,教她设置亲情号码,拨打紧急电话……
今年12月22日,社工还为彭兆碧送去了冬至节温暖的饺子,让老太太高兴不已。“我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再也不会感到孤独了。”
彭兆碧心态的改变是对渝北区社工们最大的肯定及鼓励,也是对渝北区民政局社会工作的极大认可,这一切都离不开渝北区民政局推行的“三社联动”。
据了解,今年,渝北区民政局加快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的社会治理模式,不仅增设木耳镇公租房民意路社区等5个社区,全区现有社会组织增至503个,还引入了3家社工机构,举办了社工考试公益培训班3期,参训人数达700余人。目前全区专业社工人才累计已达1183人。
除此以外,今年,渝北区民政局还致力抓改革,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行政审批效能。

在公共服务方面,渝北区民政局在区婚登处设立了“婚姻法律服务室”,由专业律师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婚姻法律咨询,开展了“家和计划”婚姻家庭社会工作项目,引入专业社工开展婚姻家庭辅导。
同时,渝北区民政局还开创“志愿者+三网”多方联动流浪救助模式,开展“送温暖”、“送清凉”等专项救助活动,截止目前总计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达2016人,帮助42位流浪人员成功寻亲。
针对殡葬服务,渝北区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丧葬负担问题,出台一系列殡葬惠民政策,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为困难群众“身后事”减负。
在优化行政审批方面,渝北区民政局取消了福利企业认定审批事项,制作行政审批标准化的服务指南、流程图和审查工作细册,精简了5项行政审批材料,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审批项目压缩共80天,优化了核名、预审等7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