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巴南:不愿看到家乡日渐衰落 农民工返乡实施“振兴家乡计划”

来源:华龙网2018-01-28

    华龙网1月28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张英)重庆巴南天星寺镇单石村是当地有名的“空壳村”,年轻一代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一群平均年龄约60岁的老人。

    “看着自己的家乡日渐衰落,我很心痛!”47岁的陈世彬,是土生土长的单石村人。2014年夏天,凭借着年轻人的干劲、闯劲和拼劲,在外打工多年的他毅然回到家乡,开始实施自己的“振兴家乡计划”。在第65期“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他被评为“重庆好人”。

  陈世彬在自己的鱼塘边忙碌 通讯员 张英 摄

  衣锦还乡没有喜悦

  “自幼生活艰苦,那时候就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挣钱,再也不回这个贫穷的山沟沟了!”陈世彬回忆,高中时他哭着走出了大山,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之后,他参军、当工人、做保安、做工地施工员……经过多年打拼,在南岸区开办了一家建筑劳务公司,成为一个拥有1000多万元资产的企业老板,手里掌握着700多人的饭碗。

  小有所成的他回乡过年,“衣锦还乡”的喜悦却被故乡的萧条景象冲散了。村里一半的人举家迁出,在村人口不足300人,其中大都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孤独地坐在破旧的小房子门口,遥望远方,那种渴望又无奈的眼神令人心疼。”看到家乡如今的境况,陈世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要找回当年的红火场面

  “近些年,在家乡的人越来越少,留给乡亲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陈世彬说,不少年轻人背井离乡,村里经济发展缓慢,越发坐实了“空壳村”之名。这一次,一向守信的他违背了当初再不返乡的誓言,从此扎根在单石村,开始实施“振兴家乡计划”。

  说干就干!他将打工攒下的2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收购了村里唯一一家企业(经营困难的),五六十亩的鱼塘加上一栋房子便是所有的基础。之后,他倾尽所有重新改造环境。

  “我的家人和朋友都说,你放着可观的收入、轻松的工作不要,偏要回来当一个农民,不知道咋想的!当时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坚持,就是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陈世彬说,落叶归根的归属感促使他回来。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将村里以前的红火场面找回来。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我能把合作社搞起来,还说估计又是‘像萤火虫闪一下就没了’,听起来真不是个滋味。”陈世彬说,因为缺乏经验,刚开始养的一些鱼都不成气候。面对很多人的质疑,他依然咬牙坚持着。

  2016年村两委换届,陈世彬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我最初的想法,也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长期的经营发展和外出考察学习,让他意识到“单打独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于是,他联合7名党员成立天星聚贤彩园专业合作社,并到二圣镇万亩渔村“取经”。现在,他不仅养殖了200多亩翘壳、鲳鱼等鱼类,还新种了香桃、枇杷等果树园,在自家附近的一片山坡地,每日与3000多只土鸡撒着欢儿……

  “现在,我的鱼塘亩产2000多斤生态鱼,还有售价约30元一斤的正宗跑山鸡,几乎不愁卖!”他告诉笔者,这段时间农家乐顾客盈门,还有不少顾客专门来吃年猪宴,在村民家里买土猪,直接在农家乐宰杀,好不热闹!

  “空壳村”终会焕发生机

  “村里有五六十人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收入80元至150元。”64岁的村民吴桂勤介绍,目前农民个人土地收益从以前每年700元增至2000元左右,村民们都很信任合作社能带领大家致富,也有一些年轻人逐渐返乡就业。

  据了解,天星聚贤彩园专业合作社当中农民以土地入股,在得到固定收益外,还能拿到一定比例的分红,有劳力的还能打工挣钱。这让当地村民满怀期望。

  但陈世彬还准备今年3月在村里打造一个农副产品交易场所,将老百姓家里的各式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让大家家里的土货都能卖个好价钱。

  如今,陈世彬的“振兴家乡计划”已初见成效,单石村那些透着沧桑的土墙、古老的木门、红红的灯笼仿佛都在诉说着这个村子的变化。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巴南:不愿看到家乡日渐衰落 农民工返乡实施“振兴家乡计划”

2018-01-28 06:30:45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1月28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张英)重庆巴南天星寺镇单石村是当地有名的“空壳村”,年轻一代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一群平均年龄约60岁的老人。

    “看着自己的家乡日渐衰落,我很心痛!”47岁的陈世彬,是土生土长的单石村人。2014年夏天,凭借着年轻人的干劲、闯劲和拼劲,在外打工多年的他毅然回到家乡,开始实施自己的“振兴家乡计划”。在第65期“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他被评为“重庆好人”。

  陈世彬在自己的鱼塘边忙碌 通讯员 张英 摄

  衣锦还乡没有喜悦

  “自幼生活艰苦,那时候就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挣钱,再也不回这个贫穷的山沟沟了!”陈世彬回忆,高中时他哭着走出了大山,发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之后,他参军、当工人、做保安、做工地施工员……经过多年打拼,在南岸区开办了一家建筑劳务公司,成为一个拥有1000多万元资产的企业老板,手里掌握着700多人的饭碗。

  小有所成的他回乡过年,“衣锦还乡”的喜悦却被故乡的萧条景象冲散了。村里一半的人举家迁出,在村人口不足300人,其中大都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孤独地坐在破旧的小房子门口,遥望远方,那种渴望又无奈的眼神令人心疼。”看到家乡如今的境况,陈世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要找回当年的红火场面

  “近些年,在家乡的人越来越少,留给乡亲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陈世彬说,不少年轻人背井离乡,村里经济发展缓慢,越发坐实了“空壳村”之名。这一次,一向守信的他违背了当初再不返乡的誓言,从此扎根在单石村,开始实施“振兴家乡计划”。

  说干就干!他将打工攒下的2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收购了村里唯一一家企业(经营困难的),五六十亩的鱼塘加上一栋房子便是所有的基础。之后,他倾尽所有重新改造环境。

  “我的家人和朋友都说,你放着可观的收入、轻松的工作不要,偏要回来当一个农民,不知道咋想的!当时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坚持,就是一定要把这件事做下去!”陈世彬说,落叶归根的归属感促使他回来。他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将村里以前的红火场面找回来。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那时候,很多人都不相信我能把合作社搞起来,还说估计又是‘像萤火虫闪一下就没了’,听起来真不是个滋味。”陈世彬说,因为缺乏经验,刚开始养的一些鱼都不成气候。面对很多人的质疑,他依然咬牙坚持着。

  2016年村两委换届,陈世彬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我最初的想法,也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长期的经营发展和外出考察学习,让他意识到“单打独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于是,他联合7名党员成立天星聚贤彩园专业合作社,并到二圣镇万亩渔村“取经”。现在,他不仅养殖了200多亩翘壳、鲳鱼等鱼类,还新种了香桃、枇杷等果树园,在自家附近的一片山坡地,每日与3000多只土鸡撒着欢儿……

  “现在,我的鱼塘亩产2000多斤生态鱼,还有售价约30元一斤的正宗跑山鸡,几乎不愁卖!”他告诉笔者,这段时间农家乐顾客盈门,还有不少顾客专门来吃年猪宴,在村民家里买土猪,直接在农家乐宰杀,好不热闹!

  “空壳村”终会焕发生机

  “村里有五六十人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收入80元至150元。”64岁的村民吴桂勤介绍,目前农民个人土地收益从以前每年700元增至2000元左右,村民们都很信任合作社能带领大家致富,也有一些年轻人逐渐返乡就业。

  据了解,天星聚贤彩园专业合作社当中农民以土地入股,在得到固定收益外,还能拿到一定比例的分红,有劳力的还能打工挣钱。这让当地村民满怀期望。

  但陈世彬还准备今年3月在村里打造一个农副产品交易场所,将老百姓家里的各式农产品进行统一销售,让大家家里的土货都能卖个好价钱。

  如今,陈世彬的“振兴家乡计划”已初见成效,单石村那些透着沧桑的土墙、古老的木门、红红的灯笼仿佛都在诉说着这个村子的变化。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