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开州:50万人撑起劳务经济 走出脱贫新路子
华龙网2月1日22时30分讯(首席记者 张雅萍)“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重庆市开州区作为年轻的新区,如何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如何发展劳务经济、鼓励返乡创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日前,开州区委书记冉华章在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时,详细讲述了走进新时代的开州如何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
深入学习: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
冉华章介绍,开州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全区上下学懂、弄通、做实。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宣传教育。党员干部带头学、深入学,学深悟透,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入开展“六进”宣讲活动,让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基层宣传文化阵地,保持大力度宣传,促进各领域覆盖,形成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通过深入学习宣传,开州区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推动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冉华章表示,下一步,开州区将更加坚定自觉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扣扣子”、“担担子”、“钉钉子”,对标对表抓好落实,开州将重点围绕“七个着力”,实施好“九项行动”,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富饶生态开州,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生态保护:念好山字经 做好水文章 发展乡村游
入冬以来,位于重庆开州的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内陆续飞来2000多只候鸟,其中不乏斑背潜鸭、小天鹅、中华秋沙鸭等濒危珍稀动物,成为冬日汉丰湖最靓丽的风景线。这些从西伯利亚、华北等地远道而来的候鸟为什么选择在汉丰湖越冬?这得归功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大幅改善。冉华章表示,近年来,开州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辖区江河流域水质总体保持Ⅲ类及以上。
冉华章介绍,开州区坚持把生态摆在优先位置,恢复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将全区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生态和水生态四个子系统,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时,守住生态底线,严格产业准入,拒绝环境污染。
同时,开中秋坚持将绿色作为发展导向,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给生态“增值”。依托绿水青山,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5年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依托汉丰湖的独特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旅游城市,建成汉丰湖国家重点湿地公园、开州举子园,建设开州故城、水乐园,打造全国城市钓鱼对抗赛、汉丰湖国际摩托艇大赛等重大赛事品牌,既保护了生态,又推动了发展,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开州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功能重要,冉华章表示,开州区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修复力度,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作出应有的贡献。
脱贫攻坚:既要有好生态,也要有好生活
开州长沙镇的齐圣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3500多名群众中,有1000多人是贫困人口。如今,齐圣村却成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示范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扶贫工作队在摸底中发现,齐圣村里的柑橘产业,因为长期缺乏有效管理,经济效益很差。怎样实现精准脱贫,工作队多方考察、决定一方面改良落后的柑橘品种,一方面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
在政策的帮扶下,齐圣红心猕猴桃越做越强,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730亩,齐圣村又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发展了1000多亩优质柑橘、500多亩蓝莓、300多亩青脆李等产业园区。为了让贫困群众能更好地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村里按照扶贫资金“配股到户、参股入社、按股分红、脱贫转股、滚动使用”的思路,探索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路子,组织全村农民土地入股、现金入股,集体和财政资金参股入社、配股到户、按股分红,实现了全村家家户户年年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开州区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据冉华章介绍,经自查验收,开州区135个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实现脱贫10.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5%。
2018年是开州区的脱贫决胜年,该区正力争在扶贫模式、制度设计上有所创新,通过夯实脱贫基础助力深度贫困乡镇村、重点贫困群体深度发力,通过提升脱贫能力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全力以赴确保完成脱贫任务、通过国家验收。
劳务经济:一曲湖山谣 唤我回故乡
水秀山青的开州城拥有的财富不仅是绿水青山,还有100多万敢想实干、敢为人先的开州人,曾被央视称为“中国打工第一县”的开州是人口大区,也是劳务大区,50万在外务工经商的开州人,走出了一条发展劳务经济摆脱贫穷的路子。
多年以来,开州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当好在外开州人的“娘家人”,在开州人务工经商集中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开州区成立流动党支部36个、乡情联络组11个,为在外打拼的开州人搞好服务,同时解决好农村“三留守”问题,让外出的人安心创业、放心打拼。
近年来,开州区又着手把劳务经济引向返乡创业,现在开州返乡创业者已超过7万余人,创办经济实体3万多户。去年,开州区为48家返乡企业专门规划建设了家居产业园,达产后年产值可达70亿元,带动5000多人就业。
冉华章表示,今后,开州区将进一步搞好服务,支持在外创业的老乡更好发展,鼓励在外打工经商的开州人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的开州老乡创业就业,共同走向全面小康。